首页期刊导航|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刘颖

月刊

1000-5072

oxbwk@jnu.edu.cn

020-85224092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inan Journal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1936年创刊,抗战时期及文革时期停刊。1979年复刊。本刊为人文社科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人文社会核心期刊,为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本刊在人文社科学术界有良好的声誉。综合水准在全国综合性大学排名25位之前。应用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文艺学、海外华人文学、华人华侨研究、汉语方言为本刊的重要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世变的迫力:鸦片战争时期"词史"书写的新向度

    闵丰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词史"写作的重大进展,与战争带来的世变迫力紧密相关.鸦片战争拉开了晚近剧烈世变的序幕,因其战争性质特殊,又正值清词发生深刻变化之时期,所以鸦片战争前后的"词史"书写,数量极为可观,并展现出多方面的全新向度.鸦片泛滥催生词坛鸦片题咏热潮,令咏物与"词史"两大门类得到天然沟通,构成咏物词史上的新气象;词人面对世变的实录与想象,一方面接续"诗史"传统,将纪实精神发扬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新奇的文本艺术特质;而常州词派"词亦有史"的理论标准,曲笔隐喻的手法主张,也在创作实践中被自觉加以运用,这是长期被忽略的重要词学现象.鸦片战争时期的"词史"书写,下启太平天国,直至清季民初"词史"巅峰,其价值与意义有必要重估,理应获得更准确的评价.

    鸦片战争世变"词史"书写纪实精神隐喻手法

    "晚清四大家"的名目生成与词学演进

    贾光奔曹明升
    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晚近词坛的经典性名目,"晚清四大家"经由"二家""三家"至"四家"层累而成,是传统词学内部调整而生成的产物,并与常州词派"形塑"而成的"四家"意识及四人的经典化历程相关.况周颐前期的"缺席"与后期的"登台",与其创作旨趣与学术重心的转移有着紧密联系,并得益于词坛领袖朱祖谋的揄扬.在词论家不同的阐释路径下,该名目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内涵,但以派别论四家、将郑文焯置于"重拙大"理论序列,以及放大"重拙大"在况周颐乃至王鹏运词学观念中的位置,无疑会强化"共性"掩盖"个性",甚至遮蔽词史真实.

    晚清四大家统序话语构建词史真实

    作为宪法实践创新的授权改革试点

    秦小建
    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授权改革试点决定,是在新时代改革形势下在法治轨道上协调具体法律制度与改革紧张关系的创新举措,构成了一项重大的宪法实践创新.虽然《立法法》将这一实践创新确立为法律制度,但仍需从宪法视角来理解其宪法意义及宪制功能,据此为其上升为宪法正式制度提供规范依据.授权改革试点作为一种独特的授权类型,在性质、目的及所涉及的宪法权限关系上均不同于其他授权类型.授权改革试点消解了具体法律制度与改革的紧张关系,通过暂停适用或暂时调整法律规定为改革试验创造法治空间,既满足了改革主体的改革意愿,调动了地方试点的积极性,又强化了改革的信息反馈机制和效果检验机制,增强了改革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贯彻了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的要求.下一步授权改革试点要上升为宪法制度,首先要通过宪法解释来明确其宪法依据,进而构造由法律保留原则、授权明确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共同构成的原则体系,为其设定合宪性的基本遵循和规范.

    授权改革试点宪法实践创新法治与改革关系合宪性

    比例原则视域下我国授权改革试点制度的优化

    梅扬
    4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授权改革试点制度是我国协调改革与法治之张力的一种创新举措.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授权改革试点制度中享有广泛的裁量空间和权限,并涉及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法益衡量,以确保自身所选定的试点措施既能够保持在改革发展目标的辐射范围内,又不会过度背离既存的统一法秩序.比例原则主要针对的是国家权力中的手段裁量权,在裁量治理上具有显著的功能优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授权改革试点决定应当遵循比例原则,通过适当性、必要性、均衡性的依序审查,降低改革试错的系统风险与制度成本,避免不合理的试点措施可能造成的全国性破坏结果,最终实现推动改革发展的"动态功能"与维护法制统一的"稳态功能"之平衡.

    授权改革试点比例原则裁量权法益均衡

    授权改革试点事项特定性的决定方法

    谭清值
    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种事项可以授权改革试点,这是授权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授权改革试点事项具有实在法基础和深厚法理支撑的特定性.授权改革试点制度的实质法治观意味着,授权事项特定性具有实质内容的限定,它包含且超越了仅要求符合形式的授权明确性.借由改革试点事项的类型化,可以架构起一套决定授权改革试点特定事项范围的方法体系.授权创制试点特定事项的决定方法包含关键两步:一是经过授权创制试点阻却事由的论证,确定创制试点事项的推定禁止范围和一律禁止范围;二是在前述推定禁止范围的事项内,经过创制试点个案中的利益衡量,最终确定是否作出授权决定.授权改制试点特定事项的决定方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确定改制试点事项的授权禁区;二是在授权禁区之外,以实质违法的个案式判定为中心确定是否授权改制试点.

    授权改革试点特定事项实质法治类型化授权决定方法

    论授权暂时调整法律适用中的试验性规范

    黄喆
    7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授权暂时调整法律适用中的试验性规范具有填补规范空缺、促成立法设想践行于现实试错检验、形成立法试验论证的实质内容对象以及为正式立法规范设定提供经验参考的基本功能.但已有试验性规范也存在制定主体结构不当、制定权限不明、程序规制缺位、内容体系化不足四个方面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试验性规范制定主体结构,科学配置试验性规范制定权限,建立健全试验性规范程序安排和推进试验性规范内容体系化建构,以提升授权暂时调整法律适用中试验性规范制定与运行的制度化水平.

    授权改革试点暂时调整法律适用试验性规范

    经济金融周期与财政货币政策周期的二维测度及关联效应研究

    刘金全郭惠萍
    8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GARCH模型的动态赋权法合成金融周期指数,使用连续小波变换从时频视角测度经济周期、金融周期、货币政策周期和财政政策周期的周期性特征,实现对各周期进行时序和频谱的二维测度.基于小波相干分析对各周期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探讨,并使用动态溢出指数模型来进一步系统地考察各周期之间的风险传导渠道.研究发现:(1)我国当前面临经济和金融双重叠加的下行压力,金融周期长度长于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周期长度长于财政政策周期.(2)金融危机之后,各周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金融周期呈顺周期性,货币财政政策周期呈逆周期性,其中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占主导地位.(3)近年来金融周期波动的溢出影响显著增强,股市、信贷分别是影响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渠道.我国应持续推进货币政策由"稳健"向"宽松"过渡且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延长政策的期限结构,从而提振预期,助推经济发展.

    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经济政策周期连续小波变换动态溢出指数

    地方财政能力与府际应急支出竞争

    王秋石段芳
    10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地方应急支出总体上长期不足且地区间分布严重不均,而2003年以来实施的以"一案三制"为中心的一系列应急管理改革也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本文从府际应急支出竞争的角度出发,依据公共经济学和组织学基本理论,构建了一个解释地方财政能力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应急支出不同影响机制的整体性分析框架,并使用2019-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和SDM模型偏微分方法,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三个方面验证了地方财政能力对应急支出的多重影响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与本地区应急支出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受到晋升锦标赛和应急支出"逐底竞争"的影响,地方财政能力对邻近地区的应急支出会产生负向溢出效应.这一结论为克服地方应急支出的"逐底竞争"问题、保证地方常规性应急储备和支出处于合理水平、减少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依赖心理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有利于推动我国应急管理尤其是应急预算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地方财政能力应急支出府际竞争溢出效应面板数据空间分析

    财政压力、绿色创新质量与知识平衡性

    刘海英张饶山
    129-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3-2020年绿色专利数据,运用知识宽度法测算了中国各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质量,在此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了财政压力对其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压力的增大会直接抑制绿色技术创新质量的提高.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压力对绿色技术创新质量具有非对称的负面影响,且在东部地区的抑制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偏好和区域知识宽度是财政压力影响绿色技术创新质量的中介变量,而区域知识平衡性在上述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财政压力绿色技术创新质量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新型文化资本与智能时代"技术鸿沟"的生成

    陈龙陈泽
    14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演进总是牵引着社会内部的分化动态.人工智能在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化元过程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分化趋势及不平等问题——新的鸿沟正在浮现.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多重响应分析与深度访谈相结合,探究在智能时代新型文化资本冲击下的新"技术鸿沟"及其生成逻辑.研究发现,新旧鸿沟交叠下的"暮年倒计时"使得银发群体产生了自我放逐于智能时代之外的应对姿态,这与子代为帮助老年群体融入智能时代的"技术代劳"与"善意隔离"一起,消除了智能反哺行为的存在空间.在时间精力资源有限性的限制下,社会精英群体为维护其在传统资本方面的优势而做出的取舍与努力,反而会制约其新型文化资本的发展,这为新精英群体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对智能传播带来的新社会分化趋势与不平等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十分迫切.

    新型文化资本智能传播技术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