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双月刊

2096-7721

jqrwkxzz@163.com

010-64016517 029-87286478

100010 71000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 西安市锦业路1号都市之门C座301A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obotic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Chinese Journal of Robotic Surgery,简称 CJRS)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腔镜与机器人外科分会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机器人外科学全学科中英双语学术期刊。于2019年6月17日获批创刊(“国新出审 [2019] 1763 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0-1650/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7721。于2020年4月28日正式出版“创刊号”。本刊旨在刊载机器人外科学领域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促进机器人外科学的应用和发展,推动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临床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本刊为双月刊,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实用性强。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并严格执行“同行评议”和“三审三校”制度,依据稿件学术质量,公平、客观地取舍稿件。对录用稿件免费快速发表。初设述评、论著、综述、病案报道、专栏、讲座、教学、护理、最新动态等栏目,是国内外从事机器人外科学科研、教学、临床医护人员和管理工作者,以及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医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必备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子宫肌瘤患者机器人辅助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应激水平及苏醒质量相关分析

    宋晓雨陈炫龙孙艳芳
    608-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子宫肌瘤患者机器人辅助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应激水平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 2020 年 5 月—2023 年 5 月在太和医院行机器人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的 80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40例实施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后再行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术后 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躁动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NE、COR、GLU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行机器人辅助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麻醉,具有较好镇痛、镇静效果,可缩短定向力恢复时间,稳定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减轻机体应激状况.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子宫肌瘤机器人辅助手术镇痛应激水平苏醒质量

    不同麻醉方法在机器人辅助小儿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

    张雅磊刘晨李光耀张进...
    615-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在机器人辅助小儿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机器人辅助小儿肾盂成形术患儿,并实施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组(n=90,静脉麻醉)和吸入组(n=90,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围手术期恢复与躁动评分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即刻、气腹结束时、手术结束时心率均降低,拔管后升高,平均动脉压在气腹5 min和拔管后即刻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入组相比,静脉组心率变化更显著,静脉组拔管后平均动脉压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围手术期恢复时间均长于吸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两组患者的躁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部分C-WISC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入组相比,静脉组综合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虽苏醒时间较长,但其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更好,且对患儿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安全性较好.

    肾盂成形术机器人辅助手术麻醉管理术后恢复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预防策略研究

    苟伟挺詹海婷王瑞周燕燕...
    620-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使用第 4 代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行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PN)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3 年 5 月—2024 年 1 月收治的 86 例接受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n=16)和非AKI组(n=70).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后肾癌患者AK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术后肺炎、热缺血时间是影响接受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肾癌患者术后AKI的危险因素,24 h内每 5 min 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是保护因素;C-index值为0.957,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ROC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辅助RAPN术后肾癌患者AKI的AUC为0.98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特异度、敏感度、约登指数分别0.952、0.970、0.922.结论: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术后肺炎、热缺血时间及SDANN是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RAPN肾癌患者术后发生AKI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

    肾部分切除术机器人手术系统急性肾损伤影响因素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复杂大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附手术视频)

    李博巍马少寒祁馨仪李贝...
    626-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复杂大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为临床诊治过程提供个体化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4 月—2023 年 11 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子宫全切术的 19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分别为 82 例和 111 例.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统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以及大子宫人群和巨大子宫人群围手术期指标.结果:机器人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2 h 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腹腔镜组,而两组患者在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时长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大子宫患者中,机器人组较腹腔镜组术中输血率降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在巨大子宫患者中,机器人组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长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输血率降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增长.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复杂大子宫切除术不仅可行、安全,而且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机器人辅助手术腹腔镜手术复杂大子宫子宫全切术

    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在肾部分切除术中手术入路选择的应用研究(附手术视频)

    郭峰艾合买提·卡德尔倪泽称王晨宇...
    63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不同手术入路选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 11 月—2021 年 5 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中心采用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T1 期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的 23 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肿瘤部位与肾蒂的关系、腹部手术史、肥胖等因素,将所有患者分为经腹入路组(10 例)和后腹膜入路组(13 例),比较两种不同入路对围手术期的影响.结果:23 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周围脏器及大血管损伤,无中转开放.比较不同手术入路发现,采用经后腹膜入路手术的装机速度及手术时间比经腹腔入路手术的时间显著缩短.结论:采用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良好,且经后腹膜入路的手术方式效果更佳.

    机器人辅助手术肾肿瘤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改良Trocar布局的单一体位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于俊杰温儒民王军起毛立军...
    638-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改良Trocar布局的经腹部入路机器人辅助单一体位技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 2020 年 6 月—2022 年 4 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 75 例UTUC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传统腹腔镜组和改良机器人辅助组,分别记录患者的基线特征、围手术期结果以及病理结果,同时记录术后短期并发症,随访观察患者总生存期和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改变手术方式.改良机器人辅助组和传统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与传统腹腔镜组相比,改良机器人辅助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短.而在术中输血人数、术中出血量、术后管道留置时间、切缘阳性率、淋巴结阳性个数以及短期并发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短期随访结果同样提示改良机器人辅助组在总生存率和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方面与传统腹腔镜组一致,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改良Trocar布局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单一体位治疗UTUC短期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Trocar布局肾输尿管切除术

    综合干预对达芬奇机器人经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王春晓王哲罗恒赵洁...
    643-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机器人经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6 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经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全麻手术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疼痛、舒适度及并发症.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P<0.05),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HAMA、HAMD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疼痛率相比,研究组Ⅰ度疼痛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Ⅲ度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达芬奇机器人经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可改善其不良情绪,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降低并发症.

    综合干预机器人辅助手术经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情绪疼痛

    基于移动医疗模式下的精准管理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移植术后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李磊王丽妍刘珂计丹英...
    648-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移动医疗模式下的精准管理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移植术后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6 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移植手术的 100 例血液净化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医疗模式下的精准管理进行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水平(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钾),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钾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透析健康素养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KD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6.00%)(P<0.05).结论:基于移动医疗模式下的精准管理可有效改善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移植术后血液净化患者的营养水平,并显著提高其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移动医疗手术机器人肾移植血液净化自我管理能力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白桦肖大雷白文学李世楠...
    654-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和漯河市中心医院 2019 年 1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 125 例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即机器人组(n=48)和腹腔镜组(n=77),机器人组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免疫炎症反应等.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初次进食时间、胃肠减压管及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消化道重建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中出现中转开腹率和肿瘤破裂率低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严重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后免疫功能高于腹腔镜组,炎症反应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临床值得应用.

    机器人辅助手术腹腔镜手术胃间质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期附件包块的临床对比研究

    张婷纪妹赵曌何南南...
    659-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并评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期附件包块的效果,分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妊娠期附件包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 2019 年 1 月—2023 年 1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57例妊娠期附件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机器人组(n=17)和传统腹腔镜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妊娠结局、终止妊娠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既往腹部手术史发生率、产次、糖类抗原 125、附件包块侧性、附件包块性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附件包块病理类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患者孕周更长,附件包块直径更大,急诊手术率更低,手术时间更短,术中估计失血量更少,术后排气时间更短,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住院总费用更多.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并发症、输血或中转开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终止妊娠方式、新生儿出生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 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 5 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妊娠期附件包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妊娠期附件包块患者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术后的妊娠结局、终止妊娠方式和新生儿结局相似.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即使在更大的妊娠期子宫和(或)更大的附件包块而导致手术难度较高的情况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仍能表现出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等优势.

    机器人辅助手术腹腔镜手术附件包块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