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介入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滕皋军

月刊

1008-794X

jrfsxzz@163.com

021-81818191,62409496

200052

上海市华山路1328号(八五医院内)

介入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李海燕梅志军...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治疗效果,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以专科发展前沿为基础、以护理问题为导向,全面阐述了硬化剂注射的优点和类型、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及相关并发症护理等.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专家意见,对硬化剂注射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规范,本共识可操作性强,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硬化剂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可视化微球研究进展

    杨延杰马靖嶔颜志平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球是血管介入手术中常用的栓塞材料,然而受到制作材料的限制,几乎所有的微球都无法在体内被影像学设备检测到.微球的可视化是指在微球中加入各种显影材料,使之具备在影像学设备下显影的能力.为了优化栓塞过程和便于术后随访,目前已报道多种可视化微球,如X线可视化微球、MRI可视化微球、超声可视化微球等.临床经验表明,这些微球可以提供真实的空间分布和实时的术中反馈,有助于优化、个性化以及改进血管栓塞技术.本文就上述可视化微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微球可视化血管介入影像学设备

    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刘涛张纪存张杰峰刘继红...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接受桥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接受全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桥接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治疗的 142 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手术时均使用 8F股动脉鞘,术毕股动脉穿刺点由指压法封堵 68 例,7 F ExoSeal封堵器封堵 74 例.比较指压法组和封堵器组股动脉穿刺点封堵成功率及穿刺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封堵器组与指压法组相比,手术成功率显著增高(94.6%比 83.8%,P=0.037).指压法组、封堵器组患者术后至出院前分别有 11 例(16.2%)、4 例(5.4%)发生穿刺点相关并发症(P=0.030),6 例(8.8%)、2 例(2.7%)发生深静脉血栓(P=0.109),均未发生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同侧下肢急性缺血、穿刺点相关大出血及需要血管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结论 ExoSeal封堵器可安全地应用于溶栓后桥接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治疗的AIS患者,股动脉穿刺点封堵成功率较高,且降低穿刺点血肿发生率.

    血管闭合装置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并发症

    30例川崎病患儿主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付佳张勇刘婧杨勇...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武汉儿童医院川崎病(KD)伴冠状动脉病变(CAL)患儿主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武汉儿童医院接受主动脉造影术检查的 30 例恢复早期KD伴CAL患儿临床资料.术前超声心动图评估CAL程度,并在喉罩全身麻醉下行主动脉造影术.结果 30 例KD伴CAL患儿主动脉造影检查均获成功.造影后CAL风险分级结果显示,Ⅰ级 5 例,Ⅱ级 7 例,Ⅲ级 12例,Ⅳ级 4 例,Ⅴ级 2 例.所有患儿中有冠状动脉陈旧性血栓形成 1 例(Ⅲb级),冠状动脉狭窄伴侧支循环形成 1 例(Ⅴ级).CAL位于右冠状动脉近段 15 例、中段 3 例,远段 2 例,左冠状动脉主干 12 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 9 例.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 17 例,窦性心律不齐 4 例,右束支传导阻滞 4 例,房性早搏 1 例,室性早搏 2 例,T波改变 1 例,Q波改变 1 例(Ⅴ级,心脏彩色超声提示左心扩大),其余患儿均无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及瓣膜反流表现.结论 KD伴CAL患儿恢复早期接受主动脉造影检查安全可行.本组KD患儿CAL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近段,尤其是右冠状动脉近段,以及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主动脉造影

    激光辅助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肢体缺血的临床研究

    李攀峰李晓健王国权张松坡...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激光辅助球囊血管成形术(LA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L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采用LABA或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CL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32 例患者行LABA治疗,40 例患者行单纯BA治疗.LABA组技术成功率、术后踝肱指数(ABI)、术后ABI较术前提高值、术后 24 个月临床症状持续改善率和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均高于单纯BA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靶血管穿孔、截肢及死亡事件,在靶血管动脉夹层、远端栓塞、补救性支架置入及术后 24 个月免截肢生存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LA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CLI安全有效,中期疗效优于单纯BA.

    膝下动脉激光球囊血管成形术严重肢体缺血

    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

    姚全军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 例术后复发、治疗后进展的胸壁肿瘤患者,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DSA引导下动脉栓塞和CT引导下局部消融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并评价治疗疗效.结果 随访率 100%,中位随访时间为 18.5 个月.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DSA引导下动脉栓塞术,7 例患者 9 个病灶首程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2 例患者复发再次行射频消融治疗.4 例患者 5 个病灶首程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1 例患者复发再次行微波消融治疗.根据mRECIST评价标准,6、12、18 个月有效率(ORR)分别为 72.7%(8/11)、45.5%(5/11)、18.2%(2/11),6、12、18 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 81.8%(9/11)、63.6%(7/11)、27.3%(3/11),中位生存期为 13.2 个月.术后 1、3 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42±1.25)分、(1.91±1.24)分,明显低于术前(6.78±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给予穿刺引流后,胸腔积液消失;2 例患者术后发热,对症治疗后发热好转;1 例患者治疗后 6 个月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消融可改善胸壁肿瘤患者疼痛症状,延长生存期,而且创伤小、安全性好,可作为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办法.

    动脉栓塞消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评价不同栓塞材料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效果及预后

    管清龙陈海波刘成龙曹耿飞...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 30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0 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TACE治疗的 84 例不能手术切除HCC患者临床资料.TACE术中根据患者病情使用不同栓塞材料,术前及术后 1、6、12 个月行IVIM-DWI检查.根据IVIM-DWI序列设定的固定b值,分析不同栓塞材料下单指数模型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双指数模型纯弥散系数(D值)、伪弥散系数(D*值)和灌注分数(f值).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及不同栓塞治疗材料将患者分为稳定组和进展组,对比分析ADC值、D值、D*及f值变化.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AFP)含量、肿瘤大小等 4 个临床参数和治疗前后ADC值、D值、D*值、f值共 8 个功能学定量指标参数,确定具有预后预测价值的IVIM参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VIM参数对预测值的诊断价值和Cut-off值.结果 治疗后载药微球组ADC值显著高于碘化油组,载药微球组、碘化油组D*值显著低于PVA颗粒组,载药微球组f值显著低于碘化油组(均P<0.01).稳定组中载药微球组疗效明显优于碘化油组和PVA颗粒组,进展组中碘化油组比载药微球组和PVA颗粒组更易出现疾病进展.稳定组治疗前f值显著高于进展组(P=0.005),治疗后ADC值显著高于进展组(P=0.029).ROC分析显示,载药微球组、碘化油组、PVA颗粒组分别中位随访 30、19、26 个月,总平均生存时间为 25个月,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D值(AUC 0.878)、D*值(AUC 0.554)及治疗后D值(AUC 0.791)、D*值(AUC 0.552)、f值(AUC 0.467)是TACE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治疗前后D值诊断效能更高,治疗前D值<0.505×10-3 mm2/s、治疗后D值<0.785×10-3 mm2/s时预测为疗效差.结论 治疗前后D值是预测不同栓塞材料TACE治疗HCC疗效的最佳参数.

    肝细胞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

    国际数据库介绍

    145页

    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在肺穿刺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梁浩张洁来龙祥岳衍晓...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在肺穿刺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 2021 年 9 月至 2023 年 5 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治疗的 43 例DSA导引肺穿刺活检并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封堵止血治疗效果.结果 43 例患者肺穿刺活检均成功取得,针道均由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成功封堵.封堵治疗后 5 min,43 例中仅 1 例术前表现为中量咯血伴中度出血影患者转为痰中带血,肺内出血影较 5 min前稍扩大,其余患者均止血成功,咯血症状消失,肺内出血影与 5 min前相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封堵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明胶海绵-血凝酶封堵剂可用于治疗肺穿刺活检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

    肺穿刺活检术明胶海绵蛇毒血凝酶出血

    串联型颈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模拟分析

    曹俊杰姚志超霍桂军刘占鳌...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对串联型颈动脉狭窄(tandem carotid artery stenosis,TCAS)进行模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 1 例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和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串联型狭窄患者,使用CFD技术对建立的 4 个颈动脉分叉三维模型(1 个真实患者模型,3 个假定手术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探索TCAS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结果 在串联型狭窄中,狭窄优先在CCA形成,随后导致ICA狭窄;TCAS较单个颈动脉狭窄的局部血流动力学情况更复杂,风险更高;串联型狭窄中,单个狭窄部位的治疗会影响第二个狭窄部位的血流,并可能导致再狭窄或斑块破裂.结论 在规划TCAS手术方案时,对选定TCAS患者进行CFD模拟可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术后血流改变情况,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颈动脉狭窄串联病变血流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