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介入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滕皋军

月刊

1008-794X

jrfsxzz@163.com

021-81818191,62409496

200052

上海市华山路1328号(八五医院内)

介入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支气管动脉灌注术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刘玉金伍筱梅王晓东...
    219-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气管动脉灌注术(bronchial arterial infusion,BAI)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BACE)治疗肺癌从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尽管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暂时未能列入肺癌治疗相关指南与规范,但因BAI/BACE有较好的客观反应率和比系统化疗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临床应用备受关注.鉴于此,本共识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并广泛征集国内同道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临床实践并充分讨论,对BAI/BACE治疗肺癌的理论依据,特别是肺癌血供研究成果、适应证、禁忌证、术前评估事项、术前准备、操作流程、疗效评估、综合治疗、并发症防治以及随访要求等方面基本达成一致.为开展BAI/BACE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区域性化疗栓塞专家共识

    2023年度"林贵-刘子江优秀介入论文奖"评选通知

    229页

    比较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与临床评分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中的价值

    宋心雨孙正李跃华
    230-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试图利用CT图像的纹理特征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发生,并与传统的临床预测评分进行比较.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7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再灌注治疗.根据随访ADC图像弥散受限区勾画出梗死区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ing,ROI),并匹配到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和平扫CT(non-contrast CT,NCCT)相应的缺血区域.在所有患者中随机抽取5个HT和5个非HT组成测试组,余下组成训练组.分别在CTA和NCCT训练组中选取最有预测价值的6个纹理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带入不同分类器进行5倍交叉验证训练,最后根据训练后的分类器对测试组进行预测评估.此外,对所有训练组患者进行4项临床评分(HAT、SEDAN、HIAT2、THRIVE-c).结果 训练后的分类器模型在CTA和NCCT中都表现出明显的预测价值.在CTA预测模型中,线性支持向量机(linear SVM)分类器预测效能最好,其在5倍交叉验证中的平均预测准确度为0.816,AUC值为0.890;在测试组中预测准确度为0.800,敏感性为0.600,特异性为1.000.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为NCCT中表现最好的分类器,但NCCT模型HT的预测性能稍逊于CTA模型,其在训练组中预测准确度为0.697,AUC值为0.763.NCCT测试组的预测准确度为0.700,敏感性为0.600,特异性为0.800.相比于纹理分析模型,4种临床评分预测表现较差,AUC值均小于0.700.结论 基于CT图像脑缺血区的纹理分析(CTA和NCCT)具有预测AIS患者再灌注治疗后HT的能力,预测效能优于传统的临床评分方法.

    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纹理分析临床评分预测

    动态路图在冠状动脉低剂量模式中的应用

    吴骁旻叶梓王亚平刘洋...
    23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联合应用动态冠状动脉路图(dynamic coronary roadmap,DCR)技术及低剂量冠脉模式是否可以进一步降低总放射剂量、透视时间和对比剂用量.方法 纳入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行冠脉造影患者94例,随机分为DCR组53例,对照组41例.DCR组应用冠状动脉动态路图指导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照组采用低剂量冠脉造影模式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的总空气比释动能(airkerma,AK)、剂量面积乘积(DAP)、术中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R组的AK明显减低,为(597.9±222.8)mGy 比(717.0±326.8)mGy(P=0.039);DAP 也显著减少,为(33.2±13.3)Gycm2/s 比(41.3±21.5)Gycm2/s(P=0.027);DCR 组的透视时间少于对照组,为(9.8±3.3)min 比(12.1±4.3)min(P<0.01);两组对比剂用量无明显差异,为(122.3±19.0)mL比(130.5±28.5)mL(P=0.116).结论 在低剂量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动态冠脉路图模式,进一步降低了放射线剂量、透视时间及对比剂用量.

    动态冠脉路图低剂量模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氢吗啡酮静脉自控镇痛对瘢痕妊娠患者辅助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石静谢军袁玉山李琳娜...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氢吗啡酮静脉自控镇痛(pc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瘢痕妊娠患者辅助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瘢痕妊娠行UAE辅助治疗的患者116例.依据UAE术后PCIA药物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为58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前10 min静注氢吗啡酮2 mg(观察组)和舒芬太尼2μg/kg(对照组),并连接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观察组:氢吗啡酮10mg+氟比洛芬酯1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置至镇痛泵中;对照组:舒芬太尼2 μg/kg+氟比洛芬酯1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置至镇痛泵中.记录两组患者UAE术后0.5、4、8、12、24、48 h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布鲁格曼舒适度量表(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评分,术后 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0.5 h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4、8、12、24、4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0.5、4、8、12、24、48 h B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嗜睡、皮肤瘙痒、低氧或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PCIA有助于缓解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疼痛,但氢吗啡酮对比舒芬太尼可明显降低术后VAS评分、提高术后BC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药物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氢吗啡酮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静脉自控镇痛镇痛

    基于术前炎症指标构建和验证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列线图

    赵东旭仲斌演侯忠衡詹一...
    24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并验证基于术前炎症生物标志物的预测模型,评估其对不可切除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的预后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六家医疗机构接受TACE作为初始治疗的544例患者,并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LASSO算法和Cox回归筛选独立影响因素并建模.从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对模型进行验证,绘制Kaplan-Meier风险分层曲线确定组间预后差异,计算模型的似然比卡方值、R2值、AIC值、C指数以及AUROC值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效能.结果 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376例和168例.多因素分析显示BCLC分级、肿瘤大小、肿瘤数量、中性粒细胞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是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BCLC分级、肿瘤大小、肿瘤数量、NLR、PNI和PS评分是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OS和PFS模型的C指数分别为0.735(95% CI:0.708~0.762)和 0.736(95%CI:0.711~0.761),外部验证为0.721(95% CI:0.680~0.762)和0.693(95% CI:0.656~0.730).列线图的时间依赖性C指数、时间依赖性ROC曲线和时间依赖性AUC曲线均显示出理想的区分能力.校准曲线与理想标准线明显重合,表明模型稳定性高,过拟合程度低.决策曲线分析揭示了更大范围的阈值概率,可以增加净收益.Kaplan-Meier 曲线显示不同风险组患者的预后差异显著(P<0.000 1).模型的似然比卡方值、R2值、AIC值、C指数以及AUROC值均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其他模型.结论 基于术前炎症标志物所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TACE预后方面表现出优秀的准确性和出色的预测效率,可以作为指导个体化治疗和预测预后的有效工具.

    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炎症标志物预后预测模型

    CalliSpheres D-TACE与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影响

    张辉张庆桥袁磊曹生亚...
    259-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与传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40例,其中D-TACE 20例,c-TACE 20例.对比两组患者TACE术前、术后5 d和1个月的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肽(P Ⅲ NP)、Ⅳ型胶原(CⅣ)和层黏蛋白(LN)、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结果 D-TACE组与c-TACE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全部患者栓塞后造影均示肿瘤染色完全消失.术后5 d,两组患者HA、LN、P Ⅲ NP、CⅣ均较术前升高(P<0.05);c-TACE 组 HA、LN、CⅣ值高于 D-TACE 组(P<0.05).术后1 个月,D-TACE 组 HA 较术前升高(P<0.05);c-TACE 组 HA、LN 较术前升高(P<0.05);c-TACE 组 HA、LN值高于D-TACE组(P<0.05).术后5 d,D-TACE组AST、PT较术前升高,Alb较术前下降(P<0.05);c-TACE 组 ALT、AST、TBil、PT 较术前升高,Alb 较术前下降(P<0.05);c-TACE 组 ALT、AST 高于 D-TACE组,Alb低于D-TACE组(P<0.05).结论 CalliSpheres D-TACE与c-TACE术后均会加重肝纤维化并引起肝功能损伤,CalliSpheres D-TACE对于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均较c-TACE轻.

    原发性肝癌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纤维化肝功能

    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高谦李宝福刘冰王春满...
    264-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208例顽固性PHN患者为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对照组接受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临床有效率、镇痛补救情况、睡眠质量,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随访期间,4例患者失访.最终纳入联合组103例,对照组101例.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2%(P<0.05).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的时间、组间、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周联合组VAS、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镇痛补救次数低于对照组,曲马多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联合组血清HMGB1、IL-1β、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PHN,能有效减轻神经炎性损伤,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其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CT引导下脉冲射频疗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脉冲射频连续神经阻滞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

    离体低温储存瘤块构建VX2肝癌模型效果研究

    郭安然陈宁刘安娜李玲...
    269-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观察新鲜瘤块及不同时间低温冻存VX2肝癌瘤块经复苏后构建兔肝癌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取鱼肉状新鲜VX2瘤块,剔除周边坏死组织和肌肉后,-80℃下冰冻3、5和7个月.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予新鲜瘤块肝脏原位种植法构建VX2兔肝癌模型;B、C、D组分别给予-80℃冰冻3、5和7个月的瘤块,复苏后采用肝脏原位种植法构建兔肝癌模型.14 d后观察各组瘤兔肝脏的成瘤效果.通过免疫荧光观察肿瘤的增殖、凋亡及新生血管.结果 A、B、C、D4组的成瘤率为100%,但随着冻存时间的延长,5个月以后的瘤块活性差异性变大,肝脏肿瘤中心坏死面积增加.组织学检查发现,A、B两组模型TUNEL、Ki67、HIF1-α、VEGF、CD31表达无明显差异,而A、B组与C、D组相比,TUNEL、Ki67、HIF1-α、VEGF、CD31表达差异显著.结论 -80℃下离体低温储存瘤块构建的兔VX2肝癌模型7个月内均可成瘤,5个月后瘤块间活性差异性变大,但整体来看可较好地保存瘤株活性,节省人力物力.

    VX2肿瘤肝癌动物模型

    雷帕霉素洗脱椎动脉支架治疗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临床效果观察

    晋永强戴健陈国栋江学伟...
    275-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椎动脉支架治疗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OVAS)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就诊行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的重度OVAS患者共96例,包括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椎动脉支架,对照组给予植入外周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观察对比围手术期基本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围手术期均未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支架脱落或断裂、椎动脉或支架相关脑卒中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植入的支架长度及支架管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管狭窄率及术后血管残余狭窄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残余狭窄率均小于20%.术后随访患者(12.33±5.8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椎动脉或支架相关的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和4.17%,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患者头晕、眩晕等症状均较前改善,均未再发后循环TIA,均未发现支架相关血栓事件.观察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29.17%,P<0.05).结论 雷帕霉素洗脱椎动脉支架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重度OVAS,且能减少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

    椎动脉狭窄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