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介入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介入放射学杂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滕皋军

月刊

1008-794X

jrfsxzz@163.com

021-81818191,62409496

200052

上海市华山路1328号(八五医院内)

介入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全国介入放射学组协办,实际上也是全国介入放射学组的专刊,是一本有关介入放射学基础研究、临床等方面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介入放射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短篇、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综述、训练等。内容涉及:神经介入、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疗内介入等各个领域,是介入放射学界医、教、研各类人员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护理技术规范专家共识

    中国静脉介入联盟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外周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李燕
    581-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定《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护理技术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降低介入诊疗围术期并发症以及为全程护理管理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本《共识》以专科发展前沿为导向,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介入诊疗医疗护理相关文献,聚焦外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操作步骤,基于循证及临床实践,提炼并整合6项专科护理技术形成初稿.邀请48名介入血管相关领域医护专家进行2轮函询,根据专家建议进行修改及完善形成共识终稿.《共识》内容涵盖6项护理关键技术,每项技术包括操作前评估及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内容.本《共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作为外周血管疾病介入专科护理培训实践的指导参考依据.

    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护理技术规范专家共识

    期刊国际数据库简介(荷兰医学文摘)

    592页

    急性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串联闭塞患者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的效果

    李威冯晓丽王康萌黄开来...
    593-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颈内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性串联闭塞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发病24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脑卒中患者91例,分为球囊扩张组51例,支架置入组40例,比较两组基线和临床资料.mTICI 2b~3定义为血管良好再通,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定义为临床预后良好.结果 支架组患者术后血管良好再通率和90 d良好临床预后率较球囊组高,分别为70%比60.8%和60%比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0.391).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0%比11.8%、32.5%比41.2%、22.5%比1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0.396、0.564).结论 颈内动脉起始段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所致的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患者,急性期颅外段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可能均安全有效.

    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球囊扩张支架置入血管内治疗

    患者体型和图像采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射线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钱海张玉琴徐艳胡德兴...
    599-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患者体型和图像采集模式对射线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男11例,女9例,冠状动脉模式采集图像)和低剂量组(男14例,女6例,电生理模式采集图像).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体型数据和各项射线剂量数据,制定图像质量评分表量化评估图像质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胸围越大射线剂量越高,呈正线性相关.低剂量组各项射线剂量数据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1),降低比率为48.51%~60.74%.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图像质量均在良好及以上,符合介入手术要求.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射线剂量受患者体型、图像采集模式、曝光时间等多因素综合影响.优化图像采集模式可显著减少射线剂量,同时保证图像质量,保护患者和术者健康.

    冠状动脉造影体型射线剂量图像质量

    CTA和DSA对Bühler弓检出率的Meta分析

    计璐耀严高武李宏伟李勇...
    604-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CTA和DSA对Bühler弓(arc of Bühler,AOB)的检出率和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Google Scholar、CBM、CNKI、WanFang、VIP、Baidu Scholar 数据库,纳入AOB相关的文献,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11篇文献,包括研究对象3 837例(含65 例 AOB).AOB 的总检出率为 1.9%(0.8%~3.2%),CTA 显示 AOB 的总检出率为 2.0%(0.5%~4.3%),DSA显示AOB的总检出率为1.8%(0.5%~3.9%).结论 AOB是一种罕见的解剖学变异,在实施相关腹部手术时应考虑到AOB的存在,以免造成操作困难、腹腔脏器缺血或出血等并发症.

    Bühler弓Buhler弓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评价Meta分析

    FOLFOX-HAIC联合仑伐替尼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TACE抵抗后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刁崚峰汪琛栋冷斌尤然...
    610-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 FOLFOX(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and oxaliplatin)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联合仑伐替尼(lenvatinib,LEN)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经动脉化疗 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抵抗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54例HCC患者TACE抵抗后接受FOLFOX-HAIC联合LEN和ICIs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统计分析临床疗效,常见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 5.0 版(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ersion 5.0,CTCAE 5.0)记录和评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eatment related adverse events,TRAEs),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和安全性.结果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 11.7 个月(95%CI:8.124~15.276),中位总生存期(mOS)23.1 个月(95%CI:19.508~26.692),ORR 46.3%,DCR 87.0%.各级最常见TRAEs是丙氨酸转氨酶升高(51.9%),最常见3/4级TRAEs是高血压(9.3%),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结论 FOLFOX-HAIC联合LEN和ICIs治疗TACE抵抗后HCC患者安全、有效.

    肝细胞癌TACE抵抗肝动脉灌注化疗仑伐替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深切缅怀贾雨辰教授

    615页

    载药微球对比传统化疗栓塞治疗分支门脉癌栓肝癌的临床研究

    周腾超龙林孙林龙瑶...
    616-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不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方式应用于分支门脉癌栓(PVTT)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自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符合纳排标准的122例有分支PVTT的HCC患者,根据不同的TACE方式分为载药微球组(DEB-TACE)和传统TACE组(cTACE).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来评估两者的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肿瘤反应率、术后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探究哪一种TACE方式对有分支PVTT的HCC患者疗效更优.结果 两组的术后疼痛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基本无差异.TACE后1个月,DEB-TACE组的ORR(P=0.033)及DCR(P=0.096)优于cTACE组.DEB-TACE组和cTACE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0.5个月及6.4个月(P=0.003),中位OS为19.3个月及16.8个月(P=0.019).结论 TACE应用于分支PVTT的HCC患者是有效、安全的,DEB-TACE的术后疗效优于cTACE.为提高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我们更应该推荐DEB-TACE 作为初次介入治疗的方式.

    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载药微球碘油分支门脉癌栓疗效

    XperCT联合穿刺引导下Glubran-2胶肺小结节定位在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张洁曹景勤刘显来龙祥...
    623-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XperCT联合穿刺引导下Glubran-2胶肺小结节定位在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2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单发肺小结节行胸腔镜切除术前在XperCT联合穿刺导航引导下采用Glubran-2胶定位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结节大小、距脏层胸膜垂直的最大距离、定位技术成功率、穿刺次数、并发症、操作时间、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67例患者肺小结节平均最大直径8.7 mm,距脏层胸膜19.4 mm,均顺利完成术前定位,平均穿刺次数1.1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操作时间12.7 min,均获得明确的病理结果.结论 XperCT联合穿刺导航引导下Glubran-2胶肺小结节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定位方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穿刺导航Glubran-2胶肺小结节定位

    药物-机械导管溶栓联合Venovo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吕正佐王兵牛晓阳王岭...
    627-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药物-机械导管溶栓(pharmacomechanical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PCDT)联合Venovo(Bard)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采用PCDT联合Venovo静脉支架植入治疗IVCS伴急性下肢DVT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患者手术前后下肢周径差及术后血栓清除率.于术后第1、3、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记录患者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并检查支架通畅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靶病变血栓均达到完全清除(清除率>95%),同期植入Venovo髂静脉支架23枚.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支架发生移位、断裂或脱落等情况,无死亡病例.23例患者下肢患-健侧周径差(大腿、小腿)分别由术前(5.59±0.93)cm、(3.52±0.85)cm 下降为术后(1.43±0.68)cm、(1.41±0.72)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6个月时VCSS较术前显著降低(5.4±1.1 vs 8.0±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6个月时一期通畅率为95.7%(22/23),手术再干预率为4.3%.结论 应用PCDT联合Venovo静脉支架植入治疗IVCS伴急性下肢DVT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机械导管溶栓静脉支架置入术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