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监管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监管研究
金融监管研究

月刊

金融监管研究/Journal Financial Regulation Research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金融监管、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周闯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强大的金融监管则是金融强国六大关键核心要素之一,但鲜有文献从金融监管角度探讨其对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内含金融监管和生态环境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E-DSGE),探究了实施差别化的资本充足率绿色监管对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监管兼具对绿色信贷的激励作用和对棕色信贷的约束作用,且在长期和短期都有利于引导资源向绿色生产领域配置,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差别化绿色监管的因子选择上,引入绿色支持因子优于引入棕色惩罚因子.数值模拟还显示,面临短期外部冲击时,绿色金融监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波动,增强经济系统的韧性.在资本充足率监管中采用静态固定规则引入绿色支持因子这种便捷的金融监管方式,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政策效果.本文的研究为完善金融强国的金融监管核心要素,写好建设金融强国绿色金融的文章提供了有益借鉴.

    金融监管绿色金融资源配置DSGE

    开放型经济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优化分析

    苗文龙汪凡丁霍源源
    2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灵敏的、前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引入市场不稳定性风险指标,将银行流动性指标引入市场流动性风险指标,构建了四个维度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数,并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检验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数的灵敏性和前瞻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纳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实际有效汇率指数、银行流动性指标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数具有更灵敏、更前瞻的风险监测能力;在长短期神经网络模型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数的预测值与真实值在整体上表现出变动的一致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数对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比例、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风险指标能提前1周至1季度进行风险预警.本文结论为进一步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

    LPR改革是否有效引导了信贷利率走势——基于广义双重差分和合成控制法的实证检验

    梁斯于典威
    4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LPR改革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对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提高利率传导机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上市银行数据为样本,使用广义DID模型就LPR改革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LPR改革显著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且影响程度随时间逐渐加深.这说明我国中期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探究以LPR为锚和以贷款基准利率为锚对贷款利率的影响效果,本文使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反事实分析后发现,LPR改革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要显著优于以贷款基准利率为锚的定价模式,进一步佐证了 LPR的改革效果.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优化LPR报价机制、提升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为中期政策利率及LPR改革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支持.

    LPR改革信贷利率广义双重差分合成控制法

    反垄断统一执法如何影响公司股权融资——来自执法机构改革的经验证据

    郑禹郭小敏刘晗周权...
    5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反垄断法》和反垄断执法是竞争政策的核心内容和工具,有利于保护、促进和规范市场竞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保障.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 2018年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三合一"改革对公司股权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低垄断程度的公司相比,反垄断执法机构改革对高垄断程度公司的股权融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反垄断执法机构改革通过改变市场主体所处的竞争环境和经营环境而影响股权融资.横截面检验发现,反垄断执法机构改革对股权融资的影响仅显著存在于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反垄断执法机构改革对债务融资的抑制作用比其对股权融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而且,能够显著约束高垄断程度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显著提高其股权资本成本.本文研究结论对从反垄断监管角度优化金融资源的高效理性配置、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执法机构改革反垄断竞争政策股权融资资源配置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如何影响重污染企业超额现金持有

    宁金辉刘倩赵川阳熊凤山...
    7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原环境保护部2014-2015年发布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名单,以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重污染企业超额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环责险降低了重污染企业超额现金持有.这说明环责险能够对超额现金持有发挥抑制作用,使重污染企业现金持有更加合理,更符合正常生产经营需要.路径检验表明,环责险是通过提高银行贷款规模和降低代理成本,来降低超额现金持有.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环责险对超额现金持有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媒体关注企业、高环境规制企业中尤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环责险对超额现金持有的抑制作用,最终会改善企业投资效率.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对环责险经济后果和企业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实践上为监管部门后续修订环责险相关政策,推动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和完善现金管理财务决策,提供了现实指导和启示.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超额现金持有银行贷款代理成本重污染企业

    战略激进度与上市公司债券违约风险及其影响机制

    徐琨
    9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债券市场违约呈现分布广、金额高、影响大等特征,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14-2023年发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战略激进度对上市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激进度与债券违约风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战略越激进,债券违约风险越高.机制研究发现,战略激进度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性现金创造能力、加重非效率投资和加大融资约束,加剧了债券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的实施,显著加大了战略激进度对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促进了公司战略领域与财务领域的结合研究,丰富了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以及战略激进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有助于深刻认识战略激进可能传导的风险,为企业全面评估风险和合理制定战略、为监管部门及时监控并合理引导企业降低违约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战略激进度债券违约风险现金创造非效率投资融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