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理论与实践
金融理论与实践

庞贞燕

月刊

1003-4625

JRLS@chinajournal.net.cn

0371-69089212

450040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21号

金融理论与实践/Journal 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主管的以金融理论经研究和金融业务实践探索为主要任务的刊物。其宗旨是:探索发展金融理论,服务金融改革实践,拓展金融业务领域,反映金融运行信息,展示金融科研成果,培养金融科研人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融科技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视角

    宋明勇王超张梓靖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具有资源配置效应和信息增益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风险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传统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金融科技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同时对于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金融科技融资约束信息风险股权质押

    绿色金融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余少龙石虹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1年273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数据,以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二,绿色金融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改善营商环境来推动城市绿色创新;第三,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在东部、政府科研支持较强的城市中更加显著;第四,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推动了本城市绿色创新,还可以助推邻近城市绿色创新.上述结论为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政策效果,推动城市绿色创新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启示.

    "双碳"目标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空间效应

    数字信贷与企业短贷长投的实证研究——基于投融资期限错配的视角

    李楠刘彤王雷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信贷将新型信息技术与信贷场景紧密融合,改变了企业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进而影响其投资决策.围绕"技术+信贷应用场景"选取影响信贷业务变革的关键词,并通过百度新闻爬取关键词构建地区数字信贷指数,探究数字信贷如何影响企业短贷长投.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信贷能够缓解企业短贷长投现象;(2)数字信贷能够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改善流动性限制两种作用机制减轻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3)对于小规模、民营企业与低金融发展地区,数字信贷更能缓解企业短贷长投行为,验证了数字信贷具有优配置、补短板的作用;(4)数字信贷显著缓解了企业短贷长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

    数字信贷短贷长投投融资期限错配

    商业银行审计质量与流动性创造

    陈军梅冯均科
    3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商业银行审计质量特征与经营实践,系统梳理了商业银行审计质量影响流动性创造的内在机理,运用差分GMM估计方法对2008-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审计质量与流动性创造呈"U"形关系,该结论在考虑潜在内生性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且从流动性创造子维度来看,审计质量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非线性作用体现在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金融创新和管理效率是审计质量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重要渠道.经济后果研究说明,审计质量导致的流动性创造的变动值与经营业绩、银行风险变动均呈先减后增的"U"形关系.异质性检验表明,审计质量对非上市、规模小、资本充足率低、流动性比例高、外部环境较好及东部地区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非线性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治理的监督作用并以此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审计质量流动性创造"U"形中介效应

    数字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石忠义涂淼
    4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是数字治理在国内的"先试先行",也是我国基于政务大数据驱动数字治理、实现惠民惠企的重要举措.基于2014年实施的"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利用2011-2022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数字治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治理能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成熟期企业、东部地区、法治水平高及互联网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治理通过影响数字要素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危机应对+平台监管"数据治理机制,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安全环境;推进数字要素偏向型赋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量提质;加强知识产权转化效能,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研究为数字治理发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能提供了实证依据,对后续数字治理调整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数字治理企业技术创新数字要素投入知识产权保护

    分析师对环保信息的关注能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吗?

    霍江林梁世裕
    5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2-2022年重污染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探究分析师对环保信息的关注能否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研究发现,分析师对环保信息的关注能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水平.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息披露质量和业绩压力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分析师对环保信息的关注对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为探索企业绿色投资的驱动因素提供了新视角,对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绿色投资分析师关注绿色信息披露质量业绩压力环境规制

    MD&A语调促进了企业ESG表现吗?

    许静甘崎旭冯彬芮
    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语调对企业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MD&A语调越积极,企业ESG表现越好;第二,进一步研究发现MD&A语调通过增强企业成长能力进而促进ESG表现;第三,从信息环境视角出发,考察了分析师关注的调节效应.分析师关注会促进企业ESG表现,并对MD&A语调促进企业ESG表现的作用存在替代效应;第四,企业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MD&A语调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在非国有、高财务风险以及审计质量较差企业中更强;第五,考虑MD&A语调可能存在向上操纵的情况,发现向上操纵的MD&A语调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不显著,基础回归结论可能一定程度上高估了MD&A语调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提升ESG表现及审慎对待MD&A文本信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MD&A语调ESG表现成长能力信息环境语调操纵

    政策性银行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引导效应研究

    王伟张烨宁冯博
    8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体系的协调与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效应.从信息溢出、风险分散和收益显化三个层面,阐析政策性金融引导商业性金融绿色投融资的路径机制,并基于2008-2022年上市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引导效应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策性金融通过先期支持绿色主体,能够吸引商业性金融投入更多的绿色资金.政策性金融可以溢出政策和行业信息,降低和分散绿色项目风险,挖掘和显化具有潜在经济收益的绿色项目.但实证结果也表明,引导效应的作用发挥仍有提升空间,尤其体现在风险分散和收益显化机制运转方面.因此,需要持续创新政策性金融工具、优化传导机制,充分提高服务绿色发展的质效.

    政策性金融绿色金融引导效应

    碳风险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

    袁勇刚杨松葛巍张双鹏...
    9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4-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碳风险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碳风险加快了企业向最优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使负债不足企业、过度负债企业的实际资本结构与最优资本结构的差额减少.路径分析表明,对于负债不足企业,碳风险通过刺激绿色转型增加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程度;对于过度负债企业,碳风险通过加剧融资约束、破产风险增加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程度.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碳风险对非国有企业、机构持股比例较高企业以及市场竞争程度较强企业资本结构的调节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碳风险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行为提供了证据,为碳密集型企业应对资本结构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参考.

    碳风险资本结构调整融资约束经营风险绿色转型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还是抑制

    吕太升王玲莉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企业认购董责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是董责险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董责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和董责险经济后果的研究,对发挥董责险的外部治理作用、助力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参考意义.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承担融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