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理论与实践
金融理论与实践

庞贞燕

月刊

1003-4625

JRLS@chinajournal.net.cn

0371-69089212

450040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21号

金融理论与实践/Journal 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主管的以金融理论经研究和金融业务实践探索为主要任务的刊物。其宗旨是:探索发展金融理论,服务金融改革实践,拓展金融业务领域,反映金融运行信息,展示金融科研成果,培养金融科研人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短贷长投:动机分析与机制检验

    赵心怡易志高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分析方法,以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样本企业存在短贷长投的流动性期限错配异象,并且数字化转型对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具备高新技术资质、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低媒体关注度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短贷长投的负相关性更强;第三,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改善信息环境质量进而缓解短贷长投.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于缓解上市公司"存贷双高"亦有显著效果.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数字化转型短贷长投流动性期限错配

    数字驱动绿色发展: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动力解构

    李国兰孙小兰陈静
    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数据,通过制定高耗能企业数字化词汇图谱,衡量其数字化水平,并构建其绿色低碳转型指标,探究数字化对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能助力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对于规模更大、非国有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数字化对绿色低碳转型激励效应更显著.数字化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合理化融资资源配置以及拓宽国际化广度,为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赋能.研究内容深入揭示了数字化影响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在逻辑,为增强数字化驱动效能、加快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启示.

    数字化绿色转型高耗能企业节能降碳新质生产力

    贷款银行金融科技、信贷决策与借款企业可持续发展

    陈东晖
    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在此背景下,以2014-2023年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银行金融科技指数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实证检验发现:(1)贷款银行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借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该结论经工具变量法、PSM处理、动态广义矩估计和双重机器学习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银行金融科技通过融资效应和治理效应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即金融科技既能够通过抑制银行流动性囤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释放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还可以通过强化银行监督效率、改善企业绿色管理水平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进一步分析显示,银企关系存在空间聚集特征和信贷契约特性,即银企距离递进和银企信贷连续能够显著增强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4)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赋能作用在环境规制力度低的地区和分析师关注度低的企业中,以及西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中更明显.研究结论对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融资效应治理效应

    金融集聚是否促进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石岿然李匡义孙晨瑞
    4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1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金融集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金融集聚显著赋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的提升,其对金融集聚的依赖程度在降低;(3)当金融集聚的赋能作用面临瓶颈时,可以通过提升区域贸易韧性水平和推动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4)行业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业的集聚比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集聚更能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省份的金融集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赋能作用更突出.

    金融集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贸易韧性"一带一路"

    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有效激发了文旅消费潜力?——基于CFPS的经验证据

    潘海岚康思
    5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4-2020年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文旅消费潜力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激发了家庭文旅消费潜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促消费效应主要源于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而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对文旅消费潜力的激发作用尚不显著;(2)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激发文旅消费,且夜间经济已成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文旅消费潜力释放的重要动能;(3)数字普惠金融对文旅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居民认知能力差异.据此建议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在欠发达地区的纵深推广、加快发展型与享乐型消费市场的建设以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潜能,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深入挖掘数字普惠金融对文旅消费的提振作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数字普惠金融文旅消费夜间经济消费升级

    兼顾"高联通性"和"低传染性"的金融机构关联网络优化路径研究

    曹子雯贺霖卿
    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机构关联网络的"联通性"可打破区域边界、助力市场融合与资源高效配置,而其"传染性"则可能导致风险的连锁反应.如何调整金融机构关联网络结构,以实现"高联通性"与"低传染性"的兼顾、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金融机构出资关系构建金融机构关联网络,采用融合传播动力学思想的复杂网络抗毁性测试技术,模拟现阶段风险传染过程中金融机构关联网络的联通性变化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兼顾"高联通性"与"低传染性"的金融机构关联网络的结构调整路径.研究发现:(1)金融机构关联网络的空间高频传染路径主要呈现以北京为主中心节点、上海和深圳为次中心节点,向其他城市辐射的区域分布格局;(2)在风险传染动态下,金融机构关联网络的联通性呈现类"Z"字形动态下降趋势,此外,金融机构关联网络联通性的下降态势存在起源地差异,在防范和应对金融风险时,须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金融风险传播的特性;(3)无论是在属于同一区域的机构之间建立防火墙机制,还是提高连接多区域的机构节点对于风险的消化吸收能力,均能显著提高金融机构关联网络的"联通性"并降低其"传染性",但两条路径的具体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从提高"联通性"来看,前者优于后者,从降低"传染性"来看,后者优于前者.

    金融机构关联网络风险传染区域联通反事实模拟

    区块链技术驱动下农产品供应链融资决策优化研究

    邹怡静何大义孙睿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技术的开放性为市场变动下农产品供销关系的构建提供了新发展思路.以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为研究对象,构建双层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对市场需求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刻画,探索区块链技术使用前后农户、供应商、银行三方最优决策的变化.研究发现:当区块链技术对稳定市场需求起主导作用时,农户最优订购量低于区块链技术使用前的数量.当区块链技术对提高需求数量占主导作用时,农户最优订购量最大,但并非收益最大.若区块链对稳定市场需求和提高市场需求的激励作用同等程度增加,此时不仅会提高农户最优订购量,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收益.当区块链技术对稳定市场需求起主导作用,供应商会抬高价格以此获得更多收益.当区块链技术对提高市场需求起主导作用,供应商的最优批发价格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直至同时实现对稳定市场需求的激励,价格下降至最低.区块链技术提高了银行的最优质押率,区块链对稳定市场需求和提高需求数量的不同激励程度的组合可以对银行质押率产生相同的优化效果.研究内容不仅为区块链技术更好地嵌入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提供了理论支持,还为区块链技术理论与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新的化解思路.

    农产品供应链区块链存货质押双层Stackelberg博弈

    ESG投资绩效因子对公司股票资产定价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检验

    李岩何红洁牟博佼
    9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ESG)投资绩效对公司股票资产定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但尚缺乏系统的计量检验.为此,依据上海华证公布的ESG投资绩效评级信息,构建ESG投资绩效因子,将其纳入三因子模型形成四因子股票资产定价计量模型.基于2011年至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A股市场上存在ESG投资绩效因子,拓展的四因子模型有效,但是整体上对于资产价格的解释力度提升有限.分组研究发现,相对于大市值规模公司或高账面市值比公司,ESG投资绩效因子对小市值规模和低账面市值比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国A股市场投资者在对小市值规模和低账面市值比公司股票估值时对ESG投资绩效给予了更高溢价.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ESG投资绩效在股票市场上的作用以及对公司股票做出更加准确的资产定价提供参考借鉴.

    投资绩效股票资产定价多因子模型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善了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陈晔婷江志鳞何思源刘金涛...
    10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我国数据领域改革步伐的加快,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股票市场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多重挑战,探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如何影响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对于助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数据要素市场化纳入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分析框架,从数据要素市场化基础、市场化开发、市场化规模三个维度构建31个省(区、市)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指数,并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数据要素市场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改善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该结论经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存在异质特征,对于非国有性质、无形资产占比高及投资者关注高的公司影响更为明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抑制盈余管理的间接方式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发挥作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发展除了能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外,还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产生积极的经济影响.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数据要素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还为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红利以及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启示.

    数据要素市场化定价效率股价同步性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