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评论
金融评论

王国刚

双月刊

1674-7690

jrpl@cass.org.cn

010-59868210

100028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中冶大厦11层

金融评论/Journal Chines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金融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经济、金融学术刊物,逢双月的10日出版,每期128页,邮发代号2-340。《金融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副院长主编,实行国际通行的匿名审稿制度,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发表原创性的理论、经验性的经济及金融论文,旨在通过优秀研究成果的发表推动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理论探索,并为中国学者走向世界经济理论前沿提供平台。我们诚挚地盼望在本刊展示您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成果。 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蔡昉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特别邀请了我国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何德旭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特别邀请了我国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促进涉农企业发展,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杜志雄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特别邀请了我国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绿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绿色金融支持

    张永生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特别邀请了我国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建军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特别邀请了我国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方颖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特别邀请了我国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建立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机制

    王擎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特别邀请了我国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财政与货币政策"求同存异",打造经济循环稳定"不倒翁"

    刘莉亚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特别邀请了我国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知名学者,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金融资源优势、隐性金融担保与城投债发行——来自城商行成立及网点扩张的经验证据

    郑建伟党印陈磊
    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地方政府债务持续增长原因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基本前提,金融资源在债券发行中的担保作用不容忽视.本文运用2005~2021年286个地级市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与网点扩张数据衡量地方政府所掌握的金融资源优势,并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金融资源优势对融资平台城投债发行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隐性金融担保"能力作用下,地方政府所具有的金融资源优势会引起融资平台城投债发行量的增加.第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城商行经营情况不同的地级市之间,地方政府的金融资源优势对融资平台城投债发行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第三,"显性财政担保"和"隐性金融担保"相互协同,地方政府可利用预算内财政资源、土地财政资源与金融资源共同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提供担保.本文从"隐性金融担保"和"财政金融协同"双重视角考察了融资平台城投债规模持续扩张的原因,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金融资源优势隐性金融担保城投债发行财政金融协同

    制裁冲击与企业风险:基于美国对华单边管制清单的研究

    窦超李峥刘巍
    5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03~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以及美国联邦政府各部门公告的单边管制清单,系统识别出受到制裁波及的国内上市公司名单,并从企业风险的视角,实证检验了美国制裁冲击的微观风险效应和风险缓解机制.研究发现,来自美国的制裁冲击虽然会通过海外业务、创新绩效以及市场认知等路径加剧企业风险,但公司较强的创新研发能力、较高的市场地位与来自政府的有效扶持却能极大缓解制裁冲击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帮助企业对冲制裁风险.本文的研究发现能够丰富资本市场对制裁冲击的风险认知,并较好地启示企业、市场及政府机构如何应对经济制裁,帮助相关企业防范风险、未雨绸缪.

    经济制裁企业风险影响路径缓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