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备环境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备环境工程
装备环境工程

唐伦科

双月刊

1672-9242

hjgczb@163.com

023-68792835

400039

重庆石桥铺渝州路33号

装备环境工程/Journal Equipmen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受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直接支持,由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和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点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装备与产品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动态,装备与产品环境工程理论和工程应用的研究成果,以及经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军用车辆太阳辐射热效应模拟试验室设计

    高琳刘惠丽刘坤苏倩...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太阳辐射国内外相关试验测试标准,对比了不同标准中太阳辐射热效应试验温度、辐照度等指标要求,作为太阳辐射热效应模拟试验室的设计输入条件.针对军用车辆的特点,设计了太阳辐射热效应模拟试验室,该试验室可满足大尺寸军用车辆五面照射的试验需要,通过灯阵设计仿真与验证,试验室辐照度均匀度在 10%以内.结合温度控制和太阳模拟系统联合控制,实现了太阳辐射日循环环境模拟,并结合A1 干热地区指标要求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试验测试表明,太阳辐射热效应模拟试验室均匀度和允差范围满足GJB 150.7A的设备要求,对军用车辆的太阳辐射热效应试验室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太阳辐射热效应试验室设计军用车辆日循环环境试验

    武器装备环境试验现状和思考

    胡杰曹鹏马营成玉龙...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武器装备环境试验的定义与分类,对比了自然环境试验与模拟环境试验的优点与不足,2种环境试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武器装备在贴近实战化条件下达到考核要求.基于实战化多变性、复杂性且极端天气频发,单一或双因素模拟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实战化要求,分析了国内外自然环境试验场与模拟环境试验场的发展现状与试验能力.为了提高未来武器装备战场生存能力,提出了 3 点建议,一是应建立武器装备多参数耦合条件下的综合环境影响考核评估体系;二是亟待开展成本低廉、无破坏性的数字化环境试验技术研究;三是加快构建贴近实战需求的武器装备外场环境试验场.

    自然环境试验模拟环境试验武器试验场实战化极端气候

    高寒山地环境特种车辆底盘适应性评价研究

    朱涛甄伟闫帅刘成绪...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决特种车辆底盘在高寒山地特殊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以提高特种车辆在此类环境下的使用效能和保障能力.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高寒山地环境的特点,结合某型特种车辆底盘的任务需求、结构组成及历史运行数据,识别其受环境影响的关键分系统.进一步建立一套适用于高寒山地环境的特种车辆底盘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多因素下的车辆底盘进行综合评价和型号选择.结果 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熵权-TOPSIS方法对特种车辆底盘进行了有效的评价和优选.基于新的研究成果、实际使用经验和评估过程,提出了一系列提升高寒山地地面武器系统效能的策略.结论 通过提出的评估体系和优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特种车辆底盘在高寒山地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性能,同时为类似环境下的地面武器系统使用和维护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和实践指导.

    高寒山地高原特种车辆评价方法熵权环境适应性

    基于直驶效率数据的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性能退化评估

    张金豹张金乐郭磊李明勇...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直驶效率数据,实现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的性能退化评估.方法 将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全工况测试周期内的效率云图进行梯度和网格划分,得到各梯度内的网格点数.通过 Pick 定理,计算各梯度下不规则效率云图的面积,对各梯度效率云图面积求和,即可得到该测试周期内的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性能退化评估指标.结果 计算了6 个全工况测试周期的效率云图面积,结果显示,性能退化评估指标逐渐上升.通过效率云图对比发现,高效区间逐渐增大.从性能退化指标的发展趋势看,目前该传动系统正处于磨合期.结论 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的性能退化情况.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直驶效率数据性能退化评估

    车用柴油机高压比宽流量增压器研制

    邢卫东佟鼎刘莹邓春龙...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于单级高压比宽流量增压器,为适应发动机强化指标,进行一系列的改进设计.方法 利用仿真设计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海拔环境应用增压器进行改进设计.通过理论推导,确定压气机及涡轮的气动性能优化设计方法,开展高稳定裕度转子轴承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与验证.结果 匹配高压比宽流量增压器的发动机与原机相比,高原功率恢复了17%,发动机排气温度降低了7%,增压器转速降低了13%.结论 在原机的基础上设计了压比为 4.6 的宽流量高性能涡轮增压器,成功实现了高压比宽流量增压器的设计,满足了发动机平原、高原不同环境的运行需求.

    高压比增压器压气机涡轮转子高海拔环境

    特种车辆多维载荷谱加速方法及在振动环境模拟试验中的应用

    韩庆房强范伟光王帅...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决车辆多轴轴耦合台架试验耗时长、花费大以及振动环境模拟精度低等问题.方法 将雨流投影方法运用到多维载荷加速处理中,利用传统雨流滤波法和多轴雨流投影滤波方法分别对特种车辆部件实际所受的多轴载荷进行加速处理,对加速后的多维载荷信号开展基于时域波形再现的振动环境模拟,以更有效地利用轮式车多轴轴耦合试验台开展加速疲劳试验.结果 对比加速前后的多维载荷信号,在时域、频域、损伤域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多维载荷信号时间压缩了 50%,多轴振动环境的模拟精度大于 80%.结论 采用该方法开展车轮加速疲劳试验,能够精确再现被试件的实际振动环境.通过实际试验验证,可以很好地再现故障出现的时间和形式,与实际野外路试结果十分吻合.

    加速疲劳试验多维载荷信号处理雨流滤波RP滤波方法时域波形再现等效里程

    组合式起动辅助措施对车辆高原高寒起动性能的影响

    赵旭敏周广猛张众杰刘增勇...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车辆在高原高寒环境下的起动性能.方法 通过仿真方法研究高原高寒极端环境下组合式起动辅助措施对柴油机冷起动性能的影响,基于高原高寒环境模拟起动试验系统针对某测试车辆开展的高原高寒起动试验,验证组合式起动辅助措施对车辆高原高寒起动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 对比分析了海拔5 500 m、-35℃条件下某型柴油机加装 4 种不同构型的组合式冷起动辅助措施的起动过程,经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在海拔 5 500 m、-35℃条件下,采用进气预热器、燃油加热器、大容量低温蓄电池并联以及进气加氧装置的组合式冷起动辅助系统能够成功起动车辆.结论 进气中增加适量的氧气能够显著提升高原高寒起动过程中各循环的燃烧效率,增加着火循环数,同时提高各循环的做功能力.采用预热(进气和冷却液)、转速提升和进气加氧的组合措施能够显著改善高原高寒极端环境条件下车辆的起动性能.

    高原高寒起动环境模拟柴油机辅助措施进气加氧

    柴油机道路运行加载模拟设计研究

    冀树德刘志刚刘峰春孔祥鑫...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试验台架实现柴油机装车运行加载行为模拟,以有效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运行环境问题.方法 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分析柴油机装车总体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对铺面路、起伏路、冰雪路、高速路、砂石路等5 种路面的运行特征进行提取.针对柴油机装车过程中运行变化的特征,设计转速和扭矩、功率、转速变化率、扭矩变化率、扭矩和转速变化率、转速和扭矩变化率、功率变化率 7 种参数,对柴油机瞬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获取了5 种用户路面的典型运行工况,按照就近、强化的原则综合优化,形成了适用于台架的稳态工况.以5 种路面综合的运行载荷数据为源,多参数描述并卡方计算获取了瞬态工况.二者综合优化,形成了适用于台架的模拟加载试验循环.结论 与实际行驶过程载荷相比,研究形成的循环载荷略高于实际,经其考核验证的柴油机产品装车应用后,运行环境问题大幅减少,用户体验感提高.

    柴油机道路运行模糊聚类

    TC4钛合金恒定高温和高低温环境下疲劳性能研究

    聂凯王勇军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TC4 钛合金在恒定高温和高低温环境(25~390℃)的疲劳性能.方法 分别开展恒定高温和高低温环境的疲劳试验及断口分析,研究材料在2 种环境下的疲劳性能差异及温度效应机理.结果 当温度从 25℃升高至 390℃时,TC4 钛合金恒定温度的疲劳性能在短寿命段(N<106循环)逐渐降低,疲劳性能在长寿命段(N>106循环)呈非线性的变化趋势,先降低、后升高.通过断口分析发现,氧化现象随着温度升高和试验时间变长越来越明显.同一应力水平下,高低温环境疲劳试验的疲劳寿命介于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疲劳试验的疲劳寿命之间.结论 当温度处于 25~390℃时,温度和氧化现象同时影响着TC4 钛合金的疲劳性能.温度升高使材料的疲劳性能下降,高温环境生成的保护性氧化膜提高了材料的疲劳性能.钛合金的高低温疲劳寿命可以用等效恒定温度的疲劳曲线来预测,并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高温高低温TC4钛合金疲劳性能氧化

    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表面高温陶瓷涂层性能优化

    冯驰杨斌雷强王建峰...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表面长效防护涂层W-200 进行改进,研制高温稳定性更好且不易崩瓷的高温合金表面新型高温陶瓷涂层,解决 W-200 涂层在部分高温合金表面暴露出的易崩瓷、剥落问题.方法 通过调整膨胀系数、软化温度、析晶温度,来研制新型耐高温玻璃和耐高温填料,并制备新的高温陶瓷涂层浆料.结果 所研制的新型高温陶瓷涂层W-400 能够满足在高温合金表面 1 150~1 230℃顺利烧结,且具有更大的膨胀系数,可与高温合金基材的膨胀系数更匹配.同时,W-400 的析晶温度区间为 868~1 213℃,在析晶温度区间,涂层较W-200 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以及更优的抗热震、抗剥落性能,并可覆盖实际应用的温度范围.结论 新型高温陶瓷涂层W-400 解决了目前W-200 高温陶瓷涂层在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热端部件表面烧结后易崩瓷的问题.根据本项目的研究基础,对未来可研制出能够在其他金属表面 1 250~1 400℃顺利烧结的耐温更高的新型高温陶瓷涂层提供了可能性.

    高温陶瓷涂层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玻璃陶瓷抗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