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报告
纺织报告

孔繁富

月刊

1005-6289

jsfz@fsdbs.com

025-84515834

210012

南京市软件大道48号苏豪国际广场A座305室

纺织报告/Journal Jiangsu Textile
查看更多>>本刊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公司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全国发行量12000份,以华东和华南地区为主要发行区域,发行覆盖范围18个省和直辖市。主要读者为纺织企业的领导、管理营销和工程技术人员。刊出的纺织、家纺、纺机、纺器、化纤、纺织助剂及相关技术信息、针对性强,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内涵建设研究

    张晓霞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加快教育创新的步伐。文章以福州工商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结合该校应用型本科办学特点,立足高质量教学水平,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课程建设现状,针对建设目标、任务、内涵展开研究,从专业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条件、课程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探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协同建设的措施,以期为同类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积极作用。

    "新文科"环境设计课程建设

    非遗融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鄢嫦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传承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整体概述,分析了非遗融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非遗融入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从3个层面入手,即以专业课程融入为主渠道,以竞赛项目为牵引,以学生活动为补充,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办公空间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葛婧宜芮珂颖魏磊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办公空间设计"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基于此,文章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完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与实际项目的结合等方式,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这对于提高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设计"办公空间设计"教学改革

    "双一流"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中的应用研究

    薛江鹏蔡吉祥李有文韦良焕...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一流"背景下,作为工科必修课程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相应的学习之后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解决这一问题。文章研究了案例教学法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中的应用,以期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际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模式

    中国盘金绣与乌兹别克斯坦金线绣材料与工艺特征的比较研究

    魏雪儿龚建培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刺绣作为传统工艺技法之一,是纺织文明中璀璨且不可或缺的明珠,是跨越地域、文化与种族的共有产物与交流媒介。随着社会变迁与审美嬗变,贵金属材料逐渐融入纺织领域,各国各族间形成特征鲜明且风格多元的刺绣技法。文章纵向探索中国盘金绣与乌兹别克斯坦金线绣的材料起源与技艺转变,横向比较不同地域流派、纺织品载体中的工艺特征,讨论造就各国技法差异的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完善刺绣史体系与框架,并进一步阐述刺绣技法中蕴含的文化样式与社会意识,推动亚洲服饰材料与技艺的融合与发展,为各国服饰设计的交融与再创新提供可能性。

    中国盘金绣乌兹别克斯坦金线绣材料工艺特征比较研究

    明朝时期纺织艺术的特色与传统

    宋苏敏杨小明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与艺术,其中就包括不拘一格的纺织艺术。明朝纺织艺术具有丰富多彩的花纹与出色的制作工艺,拥有优雅品位与高超的纺织技术。明朝的纺织艺术正是因此而举世闻名。明朝纺织品可以满足大众的实用需求,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赞赏,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对明朝纺织艺术的特色与传统进行了研究,在我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演变和传承过程中,明朝纺织艺术的影响较大且意义深远。

    明朝纺织艺术特色风格传统

    威县土布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董芳张彬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县土布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传承保护威县土布不仅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文章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保护和传承威县土布:一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建立传承人制度,开设威县土布传统工艺培训班;三是借助媒体与网络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威县土布的保护与推广。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实现威县土布的创新发展:一是坚持设计与款式创新,提高传统土布的设计感与时尚度;二是升级和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威县土布产品竞争力;三是参加国际展览与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威县土布走向世界舞台。

    威县土布传统工艺传承保护创新发展

    女性艺术与纤维艺术的关系研究

    卓珈伊李祎漫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艺术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千百年来一直体现着人类的精神,以女性为主体。因此,如何描述和建构这一学科,掌握其理论和文化特质,使其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进而更深入地挖掘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文章由此出发,探究女性艺术与纤维艺术的关系。

    纤维艺术女性主义美学意义

    "新中式"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方法论

    袁梦秋田翠冯亮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服饰文化一直以兼容并蓄的姿态接受着异族的服饰成分。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重提中式服装美学,仍然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拘一格地将东西方优秀服饰文化的精髓结合起来,融入多元化设计理念。通过实例分析,文章整合传统中国服装的简化设计方法,创新服装结构、材料、图案、色彩等内容,给予未来中国风格设计的创新和发展以借鉴作用。

    新中装服装设计右衽宋锦

    作品选

    前插1-前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