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节水灌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

李远华

月刊

1007-4929

jieshuiguangai@188.com

027-68776133

430072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二区

节水灌溉/Journal Water Saving Irrig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节水灌溉》杂志是中国节水灌溉专业领域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创办的宗旨是:在中国大力宣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准确及时地传递国内外有关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和新信息;既能满足广大科技人员获取信息指导其科学研究的要求,又能满足广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要求。先后多次获得国家水利部、湖北省优秀期刊奖;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DGs框架下干旱区农业生态用水效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冉光妍王光耀杜慧娟吕密...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塔里木河流域46个县(市)2015-2020年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和Tobit模型分析流域内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虑了水污染的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用水效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但整体不高;流域内兵团各市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相对较高,其中又以阿拉尔市和若羌县为最高,达到了现有技术水平下的最优状态,效率值为1,而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的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相对较低;农业生态用水效率值较高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流域东部和西部边缘,研究时段内效率值分布重心呈现出自中部向西南部演进的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水价、经济发展水平、节水灌溉技术等因素对流域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的影响显著,水价越接近供水成本,对效率的提升贡献越大,节水灌溉技术和地膜应用越广,农业生态用水效率越高.研究的政策含义表明:应继续在流域内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除了普及滴灌设施以外,在条件适宜的区域可采用地膜覆盖来减少蒸发;应持续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用水价格,合理设置阶梯水价,积极探索水权交易制度.

    农业生态用水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SDGs框架塔里木河流域

    钠盐溶液与淡水交替供水方式对红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

    李平王辉欧阳赞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再生水与淡水交替供水方式,研究交替供水方式对红壤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规律的影响,以确定最优交替供水方式.选取5、10 g/L 2种浓度钠盐溶液和淡水为试验用水,设置了咸淡水混合(SF混合)、咸淡交替(SF)、淡咸交替(FS)、咸淡咸淡交替(SFSF)和淡咸淡咸交替(FSFS)5种供水方式,并以淡水(CK)为对照,进行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试验.结果表明:2种钠盐浓度下累积入渗量随着交替次数增加而增加,360 min入渗时刻,5 g/L和10 g/L淡咸淡咸交替处理分别比淡咸交替处理增加了28.85%和18.98%;Philip模型更适合描述FS交替供水和CK下土壤累积入渗量随入渗时间的变化,Kostiakov模型更适合描述SF混合、SF、SFSF、FSFS处理下红壤入渗特征;土壤剖面盐分分布受交替供水方式的影响,盐分累积程度受钠盐浓度的影响,在同一供水方式下,2种钠盐浓度的电导率(EC)分布规律一致,且随钠盐浓度增加,EC值增大.5 g/L下淡咸淡咸交替供水能增强土壤入渗能力,降低土壤盐分累积,为最优交替供水方式,推荐淡咸淡咸交替供水为南方亚热带区红壤再生水灌溉方式.

    红壤再生水咸淡交替入渗特性入渗模型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多层土壤湿度反演

    刘娣孙佳倩余钟波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取有时空连续性的表层至深层土壤湿度数据,以美国McClellanville站和青藏高原MAWORS站为研究区域,利用有限气象观测数据,基于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on Network,BPNN),融合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 Algorithm,BAS),构建BAS-BP模型(Beetle Antennae Search-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对表层至深层土壤湿度进行反演.结果表明:①融合优化的BAS-BP模型对各层土壤湿度的反演效果优于BP模型,两个站使用BP模型反演测试集的RMSE量值在0.016~0.191 m3/m3之间,MAE在0.012~0.177 m3/m3 之间,R在0.390~0.987之间.使用BAS-BP模型得到的测试集RMSE在0.014~0.143 m3/m3 之间,MAE在0.010~0.131 m3/m3之间,R在0.504~0.994之间.②BP和BAS-BP模型对各站不同深度土壤湿度的反演效果均在土层10 cm处达到最佳,RMSE和MAE均小于0.016 m3/m3,R均大于0.879,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反演效果减弱.③各模型受驱动要素影响显著,BP和BAS-BP模型在McClellanville站的反演效果和稳定性较优,而在MAWORS站的反演效果和稳定性较差.在McClellanville站,基于BP和BAS-BP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R平均变化幅度分别为10.789%、5.061%,而在MAWORS站分别增长至38.531%、14.624%.④综合比较两种模型,BAS-BP模型反演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更适应于表层至深层土壤湿度的反演.

    多层土壤湿度土壤湿度反演BP神经网络天牛须搜索算法机器学习

    土壤结皮发育程度对氮磷淋溶的影响研究

    孙光辉高欣陶雪卿邢伟民...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结皮的发育影响土壤淋溶过程中的养分流失情况.选取降雨强度为30 mm/h雨强,时间为0 min、10 min、30 min形成的不同发育程度的结皮,采用土盘、土柱试验,对铵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流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结皮的发育对土壤减渗效果作用明显,两种雨强下10 min、30 min结皮的平均减渗效果分别达到了39.99%、61.93%.②对淋溶水养分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雨强下,结皮发育均会对铵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的浓度产生显著性影响,结皮发育会减少土壤淋溶水中的养分流失.③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铵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流失率与土壤结皮抗剪强度、土壤结皮容重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结皮孔隙度、土壤淋溶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土壤结皮养分淋溶降雨强度

    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的黑龙江省水稻节水减排潜力评估

    王光耀刘巍雷波杜丽娟...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黑龙江省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水稻节水减排潜力,基于黑龙江省水稻现状传统淹灌(TI)方式下的灌溉用水量和CH4排放量,收集相关试验研究数据,利用IPCC指南的中国官方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方法计算水稻湿润灌溉(MI)、干湿交替灌溉(AWD)、间歇灌溉(II)、控制灌溉(CI)下产生的CH4排放量,继而计算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的节水潜力和CH4减排潜力.结果表明: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灌溉用水量和CH4排放影响明显,水分管理模式有利于减少水稻的用水量和CH4排放量;节水潜力由大到小依次为MI、AWD、CI、II,分别为25.03%、15.65%、10.80%、5.05%;减排潜力由大到小依次为AWD、MI、CI、II,分别为 50.77%、46.30%、45.25%、38.14%;干湿交替灌溉(AWD)是减少水稻综合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水稻节水减排提供参考依据.

    节水灌溉黑龙江省水稻节水减排潜力

    不同土壤水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进展

    杨佳鹤何进宇刘飞杨崔烜玮...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土壤水分对作物光效应的影响,就土壤水分对作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含量、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以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等光效应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归纳及总结.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减少,使光响应单峰曲线呈降低走向,表现出水分胁迫影响光能利用率;重度水分胁迫会使净光合速率、暗呼吸效率、表观量子效率下降,进而影响作物糖分生成;重度水分胁迫和强光照下作物光合作用体系会受到损伤,作物蒸腾速率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上升,但土壤水分超过某一阈值后则会下降;水分胁迫和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胞间CO2浓度下降,气孔限制值上升,超过这一范围时出现相反现象;一定的水分胁迫可使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作物叶绿素总含量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而下降,且叶绿素b含量下降速度大于叶绿素a.以节约利用水资源和促进作物高效生长为目标,提出了更多土壤水分与光效应对作物生长影响潜在关联的研究前景,为深入研究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与光照互补、作物水-光平衡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土壤水分光合作用水分胁迫水分利用效率

    欢迎订阅《节水灌溉》杂志

    46页

    旱涝急转对洞庭湖区水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罗旺吴凤平王辉黎小东...
    47-5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旱涝急转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规律及其成因,以洞庭湖区早稻(湘早籼6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桶栽方式,设置受旱水平(D,65±5%θ田、50±5%θ田、35±5%θ田,θ田为田间持水率)、受旱时间(T,5、7、9 d)、受涝水平(H,50%h株高、75%h株高、100%h株高,h株高为株高)、受涝时间(L,5、7、9 d)4个影响因素,每因素设3个水平,共计9个旱涝急转处理(T1~T9),以正常灌溉为对照(CK),研究不同旱涝急转处理对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叶片生理特性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四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D>L>T>H,四因素对产量影响均极显著(P<0.01);②与CK相比,各旱涝急转处理减产幅度67.32%~98.71%,地上部干重降低幅度14.09%-70.03%,根干重降低幅度21.34%~78.34%(T1处理略有增加),旱涝急转会导致水稻根冠比增加并降低干鲜比;③旱涝急转胁迫对水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同时存在叠加损失效应和补偿效应,涝胁迫所有处理的土壤Eh相较于旱胁迫均下降,降低幅度10.29%~67.81%,土壤的还原性增强.④产量与地上部干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根干重、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洞庭湖区应对旱涝急转灾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旱涝急转水稻灌浆期产量净光合速率

    灌溉量对温室基质栽培茄子产量、品质与根区盐分积累的影响

    隋淑梅刘明池崔锦田洁...
    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灌溉量对茄子产量、品质和根区盐分累积的影响,以'京茄黑宝'为试验材料,设置T1(2.4 mm)、T2(3.6 mm)、T3(4.8 mm)、T4(6.0 mm)、T5(7.2 mm)、CK(8.4 mm)6个日灌溉量处理,测定茄子根区离子浓度、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营养液灌溉量对番茄植株生理和果实品质影响显著,灌溉量过少,会造成离子累积,不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形成.随灌溉量的减少,茄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根系活力、叶片光合参数、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现出降低趋势.当营养液灌溉量为T4(6.0 mm)时,茄子植株生物量积累量最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处理(P<0.05).另外,随着茄子植株的生长,无机基质槽培茄子根区会发生离子积累,导致根区营养液EC上升.在植株生长64 d时,茄子根区营养液的EC值最高,各处理表现为:T1>T2>CK>T5>T3>T4,此时T1(2.4 mm)处理各离子质量浓度对根区盐分累积强度的贡献率表现为:K+>Ca2+>总磷>Mg2+>总氮.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净光合速率与根系活力之间、维生素C与单株产量之间、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之间、总磷与Ca2+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分析得出,当营养液日灌溉量为T4(6.0 mm)时,茄子果实品质、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等指标最佳,适当减少营养液灌溉量有利于减轻根区盐分积累,同时也有利于茄子果实品质的形成和单株产量的增加.

    基质茄子设施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灌溉量营养液供液量根区盐分叶片光合参数品质产量

    微孔陶瓷管道渗灌土壤水分分布特性研究与关键技术参数优化

    张甲森刘旭飞张春华张林...
    66-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渗灌是通过多孔介质将灌溉水持续渗入到作物根区土壤的地下节水灌溉技术.以廉价易得的黏土和炉渣为原料,采用注浆成型法制备出一种材料性能优良且绿色环保的微孔陶瓷渗灌管道,重点研究了陶瓷渗灌管道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并以最优根水匹配为目标,提出了陶瓷渗灌管道工作水头优化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微孔陶瓷渗灌管道流量在1 h内迅速下降后以稳定出流量持续出流,于48 h后达到稳定出流状态,当工作水头由0.25 m增加至0.75 m时,微孔陶瓷渗灌管道稳定出流量由0.157 L/(h·m)增加至0.270 L/(h·m),稳定出流量与工作水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湿润体为平行于土壤表面的圆柱体,湿润体剖面上土壤含水量沿湿润锋运移方向逐渐降低,垂直向上、垂直向下和水平方向的湿润锋分别以0.05 cm/h、0.08 cm/h和0.04 cm/h的速率扩散.湿润体内平均土壤含水量随工作水头增加而增大,0.25 m、0.50 m和0.75 m工作水头下湿润体内平均含水量分别为0.243 cm3/cm3、0.348 cm3/cm3和0.406 cm3/cm3.利用所构建的微孔陶瓷渗灌管道工作水头优化算法,对冬小麦、夏玉米和番茄3种典型密植型作物的微孔陶瓷渗灌管道工作水头进行了优化,推荐工作水头分别为0.423 m、0.529 m和0.642 m,研究结果可为微孔陶瓷渗灌管道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渗灌微孔陶瓷土壤水分入渗工作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