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节水灌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

李远华

月刊

1007-4929

jieshuiguangai@188.com

027-68776133

430072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二区

节水灌溉/Journal Water Saving Irrig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节水灌溉》杂志是中国节水灌溉专业领域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创办的宗旨是:在中国大力宣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准确及时地传递国内外有关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和新信息;既能满足广大科技人员获取信息指导其科学研究的要求,又能满足广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要求。先后多次获得国家水利部、湖北省优秀期刊奖;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分层水量平衡模型的蓄水坑灌果园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张甜甜郭向红雷涛孙西欢...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模拟蓄水坑灌果园土壤水分动态,实现土壤水分动态预测,基于土壤的水量平衡原理,在现有分层水量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局部灌溉系数ξ,对蓄水坑所在的0~70 cm土层的下渗水量进行了修正,建立了蓄水坑灌条件下0~200 cm土层的分层水量平衡模型.于2015年4-10月,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进行两个水分处理(处理一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0%~80%、处理二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90%)蓄水坑灌果园水分动态监测试验.采用处理一的数据率定了模型的局部灌溉系数ξ,得到ξ的率定值为0.8,采用处理二的数据对率定后的模型进行验证,验证得到的模型均方根误差最大值为0.0074 cm3/cm3、平均相对误差最大值为2.80%、平均绝对误差最大值为0.0064 cm3/cm3,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分层水量平衡模型可以用于蓄水坑灌果园土壤水分动态模拟.两个水分处理的水分动态模拟结果显示,由于蒸发、水分下渗、根系吸水等耗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层土壤含水率呈下降趋势,当有灌溉和降雨时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土壤含水率在一定范围内不断波动;灌溉和降雨之后从浅到深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幅度呈现了不同的趋势,灌溉之后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幅度随深度先增大后减小,降雨之后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幅度随深度逐渐减小;相较于中层和下层,上层土壤含水率的波动范围更大且该层土壤的平均含水率更低;处理二各层土壤的平均含水率均高于处理一.

    蓄水坑灌分层水量平衡模型局部灌溉系数土壤含水率

    南疆休作期棉田墒情调控及播种前适宜灌水阈值研究

    王晓艳白云岗柴仲平郑明...
    89-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南疆冬季休作期棉田无雪层覆盖及农用水资源匮乏现象,当地多选择冬春灌调控棉田的播前墒情,已有研究表明在休作期春灌滴灌对盐分的淋洗和墒情调控情况较好.对比研究冬灌漫灌、不同灌溉定额冬灌滴灌及冬灌滴灌+干播湿出3种调控措施灌水前后水盐的特征变化,探寻不同墒情调控措施对棉田播前土壤墒情的影响以及在播种前后找出适宜的灌水阈值,为后期实施干播技术提供墒情保障.对比其他调控措施,高定额冬灌滴灌的调控措施播前40~60 cm土层墒情较为稳定且土壤水分分布更均匀;在用水量较少的状况下,播后测得冬灌滴灌+干播湿出措施中灌溉定额为(600+225)m3/hm2与灌溉定额为1200 m3/hm2的冬灌滴灌措施的土壤含水率差异性不大且前者平均含水率要稍高;冬灌滴灌+干播湿出措施中灌溉定额为(1200+225)m3/hm2的土壤含水率对比冬灌漫灌措施更平稳均衡.冬灌调控后土壤平均含盐量明显减低,冬灌滴灌灌溉定额越高盐分淋洗越彻底.冬灌滴灌+干播湿出的调控措施与冬灌滴灌措施对比,0~40 cm土层的平均含盐量差异显著,且各土层波动不大,对比其他措施淋洗和压制土壤盐分效果较好.综上冬灌滴灌+干播湿出调控措施在节水的基础上各土层平均含水率较高,其土壤盐分和水分环境更适宜棉花萌芽,进而影响到棉花的保苗以及后续生长.

    墒情调控冬灌干播湿出灌水阈值棉花休作期灌溉措施

    水质处理对雾培抗堵性能及番茄生长的影响

    侯诗宇肖娟杨杰彭志慧...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出一套较优的气雾栽培条件下抗堵塞水质处理方案,将不同水质处理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水质处理对气雾栽培灌水器堵塞情况和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水质处理方式分别为T1:磁化水处理、T2:无机酸(稀盐酸)调酸处理、T3:有机酸(食品级柠檬酸)调酸处理,根据番茄不同生长发育期调节营养液的浓度,用电导率(mS/cm)表示,幼苗期0.8~1.0 mS/cm,开花结果期1.4~1.6 mS/cm,盛果期2.2~2.4 mS/cm.试验期间对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雾化灌水器日流量进行定期记录,在番茄第二穗果成熟后对番茄果实的品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雾化喷头堵塞程度随着营养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表现出"快—慢—快"的增长趋势,T1、T2、T3处理在3个营养液浓度下对雾化喷头均表现出一定的抗堵塞影响,T1、T2效果相近,T3效果较差;3种水质处理对苗期和开花结果期番茄植株生长均有积极影响,且T3处理效果最好,盛果期T2、T3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T1处理对番茄果实大小及质量有显著提升,3组处理对番茄果实营养素含量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抗堵塞水质处理应以磁化处理为主,在苗期辅以适当的柠檬酸调酸,最有利于雾化喷头抗堵以及番茄的生长.

    气雾栽培雾化喷头番茄抗堵塞水质

    基于全耦合的地表水土壤水运动与溶质运移数值模拟

    鲁舒心万愉快孙伯颜农睿...
    102-10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降水条件下水分与溶质在地表和土壤中的运动规律,分别采用二维扩散波方程和传统的三维Richards方程描述地面径流和土壤水分运动,选用双层结点法对两者进行耦合,根据达西定律和地表与土壤水中的溶质浓度,计算地面径流和土壤水分的溶质交换量,从而构建地表水土壤水运动与溶质运移全耦合数值模型.选取已发表文献中的物理模型实验进行数值模拟,算例1和算例2中地表径流数值模拟结果和模型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4.8%和21.5%,均方根误差分别小于0.147 cm2/s和0.833 cm2/s;算例2中径流硝态氮浓度的数值模拟结果和模型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4.7%,均方根误差小于1.334 mg/L.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所得地表径流量和溶质浓度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度.研究结果可为地表水土壤水水分运动与溶质运移耦合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地表径流土壤水分硝态氮溶质运移数值模拟全耦合

    半干旱区放牧管理草地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侍世玲韩若琳蒙仲举
    110-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半干旱区不同放牧管理草地土壤优先流的特征,以内蒙古中部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模拟染色示踪试验,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优先流的发育特征、发育程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不同放牧管理对草地水分溶质运移的影响,以期为半干旱草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数据支撑.结果表明:①不同放牧管理草地土壤水分入渗深度空间异质性较强,禁牧草地水分入渗深度最大,波峰-波谷交替分布结构明显,入渗水流的非均匀性强.②不同放牧管理草地均有优先流现象发生,但程度和类型存在差异,均匀基质流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禁牧草地优先流发育程度最高.③土壤机械组成是影响半干旱区管理草地土壤优先流形成和发育的核心因素.综上所述,在半干旱草原区,禁牧草地具有更大的土壤水分入渗深度和优先流效应,可有效增加水分和养分输送,减少地表径流和养分流失,可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的一种可持续的放牧管理实践.

    水分运动路径放牧管理土壤优先流植被恢复草原

    国内玉米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绍新李楠王传娟王建东...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因其节水、节肥、高效等特点得以快速推广及大面积应用.首先阐述了目前国内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现状,然后简要回顾了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玉米作物产量、水分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了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并展望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方向,以期为提升玉米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玉米高效节水灌溉水肥制度产量

    基于FLUENT的农业灌溉管路微型水轮机发电效率的分析与研究

    李杰翁泽城潘鹤立
    129-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管道中水能发电满足智能灌溉系统供电需求,需要提高超微型水轮机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使用DesignModeler和Soildworks建立了三维结构模型,将水轮机转轮不同的叶片数量和叶片角度分组并导入流体力学仿真软件Fluent中分析.根据灌溉用水特点,设置在水压150 kPa,水流速度1.33 m/s的条件下进行仿真实验.在稳定旋转的条件下,分别对6、10、20、25、30叶片数和夹角60°、70°、75°、80°、90°的叶轮模型稳定后的转速进行仿真试验,发现在叶片夹角75°下,20和25片叶片时水轮机转速较快,分别为1185 r/min和1148 r/min.经过仿真试验,发现叶轮转速与其叶片长度的关系不明显.对有效输出功率和流场进行分析,发现当水轮机叶片为25片,夹角为75°时,为仿真实验中的最优组合.叶片数在6~20片时转速随着叶片数量增加而增加,20~30片则会骤降,叶片的角度在75°时转速最高,叶片长度对转速影响不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其转轮数量和叶片角度对叶轮转速有明显提升,能有效提高输出功率,提高发电效率.

    Fluent超微型水轮机智能灌溉管道水流发电叶片数量叶片角度发电效率

    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牛小霞马忠明陈娟边金霞...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滴灌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用9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以3种灌溉量[1800 m3/hm2(A1)、2700 m3/hm2(A2)、3600 m3/hm2(A3)]为主区,3种滴灌方式[(1行1管(B1)、1行2管(B2)和分区交替灌溉(B3)]为副区,采用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进行酿酒葡萄品质综合评价,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18个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滴灌量对外观品质(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影响显著,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内在品质(单宁、花色苷、花青素、总酚、黄酮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总糖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总酸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滴灌方式对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影响不显著;灌溉量与滴灌方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筛选出综合品质最优的滴灌技术参数为灌溉量2700 m3/hm2、滴灌方式一行两管处理组合.

    酿酒葡萄品质灌溉量滴灌方式主客观组合赋权法水分管理滴灌管布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