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仿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

吴连伟

月刊

1006-9348

kwcoltd@public.bta.net.cn jsjfz@compusimu.com

010-68767186

100037

北京海淀阜成路14号

计算机仿真/Journal Computer Simul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促进我国仿真技术交流和发展,既总结过去、探索基础理论,又跟踪发展前沿,重点报导仿真应用成果。现已是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于2003年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优秀期刊。同时被选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文献检索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现已成为仿真技术领域中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激光通信网络空间恶意节点识别方法

    史明陈俊杰邓越萍王金策...
    224-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增强网络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激光通信网络空间恶意节点识别方法。在解析节点通信方式的基础上,明确节点平均包转发延时、转发率和丢包率的属性矢量。然后利用函数极值计算节点隶属度,提取恶意节点入侵特征。结合历史恶意入侵数据,运用二维熵识别不同类别的恶意节点,筛选出恶意节点的差异特征并获得恶意节点识别结构。利用识别分数获得恶意节点空间特征向量,对所有差异特征的二维熵做最优解处理,明确识别临界值,进而实现对恶意节点的识别。实验表明,上述方法能够精准识别出恶意节点,保障了激光通信网络空间运行和用户隐私信息的安全。

    激光通信网络赛伯空间恶意节点识别空间特征向量隶属度特征提取

    基于半监督算法的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仿真

    万露武天刘纬王宽田...
    229-232,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光谱影像包括待测物的空间、光谱和辐射三重信息,且图像信息具有维度高、空间相关性弱、特征非线性强的特点,导致其空间特征序列混乱,特征提取难度大。于是提出基于半监督算法的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方法。应用半监督算法对高光谱图像中的高维数据降维处理,并基于降维结果完成高光谱图像的去模糊。高光谱图像完成降维去模糊后,根据特征学习模型学习高光谱影像数据,获取图像深层特征。在像元空间内对深度特征以及空间信息完成空、谱的联合,实现高光谱影像特征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下影像特征点在特征空间内聚类效果好,查全率和查准率均能达到 95%以上,说明上述方法的应用性能更优。

    半监督算法高光谱图像图像去模糊数据降维特征提取方法

    基于Gabor变换的多角度人脸表情识别方法

    王康毅邵苏杰
    233-236,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人脸外形的不稳定性,可通过人脸变化产生多种表情,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上人脸视觉图像存在较大差异。且在光照变化、面部表情姿态以及遮挡等因素的影响下,难以准确提取人脸表情特征,导致识别准确率偏低。为此,提出基于Gabor变换的多角度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通过人眼定位,对多角度人脸表情图像完成几何预处理,提升人脸表情识别精度。采用Gabor变换方法提取多角度人脸表情图像特征。利用弹性模板匹配方法对特征关键点开展弹性网格匹配,计算出图像的代价函数。采用K-近邻分类策略匹配评估多角度人脸表情图像,完成多角度人脸表情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以上方法的识别时间在 2s内,识别准确率接近100%,应用性能优于已有方法,验证了研究方法有效性更强、精准性更高。

    图像特征提取图像预处理弹性模板匹配近邻分类策略

    基于一个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算法

    王越安新磊施倩倩刘思洋...
    237-244,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维混沌系统复杂性低、应用在图像加密中效果差等问题,通过相图、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以及谱熵复杂度等方面探究了一个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加密应用。仿真结果表明上述系统的混沌状态分布在较大的参数范围内并且具有较大的复杂度值,说明上述系统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图像加密。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四维超混沌的图像加密方案。算法主要利用改进的Arnold变换将明文图像的像素点位置进行扰乱,并通过加取模运算对置乱后的图像进行扩散,得到加密图像。最后通过密钥空间、相邻像素间相关性、信息熵、直方图以及差分攻击等方面分析了算法的安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加密算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对图像进行加密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超混沌系统置乱扩散图像加密

    基于动态特征点匹配方法的室内环境SLAM研究

    徐晨星连晓峰罗海勇谭励...
    245-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针对在动态环境下如何有效剔除动态物体以便构建更为准确的室内环境语义地图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借鉴ORB-SLAM3 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视频图像关键帧选择机制并计算图像帧中特征点切换概率的方法来实现动态场景下的语义语义地图构建。首先,简化原有ORB-SLAM3 的架构,仅以单目视觉作为图像数据源;其次,为减少计算量,在一组连续图像帧中通过一种评价选择机制来选取关键帧进行处理;接着为剔除动态物体,采用一种切换概率方法来计算特征点的动态变化,并通过MASK R-CNN进行分割,最终实现实时语义地图构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准确性与实时性。上述方法在动态场景下的绝对轨迹误差与相对姿态误差均有极大的改善,可实现准确剔除动态物体以解决跟踪丢失问题,且在室内动态场景下的绝对轨迹误差与相对姿态误差均有较大改善,且能满足系统运行的实时性要求。

    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室内动态环境切换概率语义地图

    灰度变换下多模态刚性医学图像分层增强仿真

    徐立刘亮赵凤军
    250-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医学图像增强效果,有效保留图像细节,提出基于灰度变换的多模态刚性医学图像增强算法。对多模态刚性医学图像去噪处理,采用免疫优化算法对自适应阈值优化处理,选择最佳阈值。根据去噪结果通过小波变换将医学图像分解为多个不同区间,分别对各个区间实行灰度变换处理,根据变换后的结果获取分层增强效果,实现多模态刚性医学图像的整体增强。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获取更加满意的医学图像增强效果,提高了图像清晰度,图像视觉效果显著增强。

    灰度变换图像增强图像去噪免疫优化算法小波变换

    基于大数据的激光通信光纤时延波动测量仿真

    叶丽珠邓铭毅郑冬花
    25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激光通信光纤的传输频带宽、距离远且通信容量大,但是易受环境温度和激光器波长影响出现时延波动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的空间激光通信光纤时延波动测量方法。构建光载波传输模型,分析光纤时延波动的影响因素。采用大数据技术测量时延波动,获得其初始测量值,通过卡尔曼滤波方法处理并提高测量值的精度,完成空间激光通信光纤时延波动的精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空间激光通信光纤距离不断增加时,时延波动量不断增大,研究方法测量结果与实际值具有较高拟合度,且对时延波动的跟踪精度高,不确定度保持在10ps以内。

    大数据技术空间激光通信光纤时延光载波传输模型卡尔曼滤波方法

    一种基于BiLSTM的混合层次化图分类模型

    张红梅郑创钟晓雄
    260-264,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分类在化学和生物信息学等诸多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极具挑战的问题,GNN模型是图分类问题的主流方法。现有的GNN模型采用卷积操作来实现邻域节点信息聚集,再通过池化操作生成粗化图。然而,仅通过池化方法不能捕获到每次卷积后读出图的双向依赖关系。为了提取到更充分的特征信息,提出一种混合层次化模型,首先分别提取节点特征信息和结构特征信息,再将特征信息融合,然后采用BiLSTM捕获不同层次读出图之间的双向依赖关系,从而提取到更丰富的特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模型相比,上述模型的准确度有着明显的提升。

    图神经网络层次顺序双向依赖关系

    嵌入式服务器软件接口通信容量调节算法仿真

    郑章财徐锋
    265-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到实际系统中不同用户对通信有着不同的容量需求,为了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中获得更大的容量效果,提出一种嵌入式服务器软件接口通信容量调节算法。通过用户的信道增益信息,获取最小蜂窝用户数量。根据吞吐量增量降序排列结果,将排名靠前的蜂窝用户通信容量分配给用户对。将嵌入式服务器软件接口通信容量调节问题,转换为随机网络优化问题,对数据包码长和发送功率联合优化,引入离线算法的思想,提出通信容量调节算法,完成嵌入式服务器软件接口通信容量调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提升吞吐总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平均等待调节延时,平均等待调节时延保持在30ms以内。

    嵌入式服务器软件接口通信容量调节

    建筑全景三维机载雷达点云信息采集方法仿真

    陈宇文徐照
    270-27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机载雷达的测量误差和环境干扰等原因,采集到的点云数据可能存在噪声和缺失,且建筑物的多层结构,使得采集的点云数据之间存在位置偏差和姿态差异,导致建筑全景点云结构信息采集误差较大。为此,提出建筑全景三维机载雷达点云结构信息采集仿真。采用双向布料模拟法提取建筑顶面点云,结合归一化数字地表模型、穿透性分析、形态学开运算、约束生长等方法提取建筑全景点云,利用统计滤波算法滤除离群点噪声,采用体素中心邻近特征点的点云精简算法降低点云冗余度,并对建筑全景点云粗配准和精配准,实现建筑全景三维点云结构信息采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误差较小、完整率和采集质量较高。

    三维建筑全景机载雷达点云结构信息采集双向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