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仿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

吴连伟

月刊

1006-9348

kwcoltd@public.bta.net.cn jsjfz@compusimu.com

010-68767186

100037

北京海淀阜成路14号

计算机仿真/Journal Computer Simul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促进我国仿真技术交流和发展,既总结过去、探索基础理论,又跟踪发展前沿,重点报导仿真应用成果。现已是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于2003年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优秀期刊。同时被选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文献检索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现已成为仿真技术领域中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WT和黏菌算法的LSSVM短期风功率预测

    赵卿高文华石慧董增寿...
    166-170,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电出力存在随机性、波动性等问题,建立基于小波变换(WT)与黏菌算法(Slime mould algorithm,SM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关键参数的风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风功率信号以及风速信号分解为多个不同频率的平稳的子序列,并提出采用一种黏菌优化算法优化LSSVM的参数,同时引入气象因素,包括风速、风向、温度、气压、湿度作为输入,分别建立模型来预测风电功率。通过将各个模型预测结果加和得到完整的风功率预测值。使用某风电厂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WT-SMA-LSSVM预测模型在短期风功率预测中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风功率预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小波变换黏菌算法

    拉萨市大车校正系数优化研究

    崔素萍龚栩张平张智淇...
    17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西藏旅游业发展,旅游大巴占比也在增长,大车校正系数是计算道路通行能力的决定性参数,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旅游大巴等大车校正系数极有必要。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大车校正系数自变量为大车占比,没有考虑到速度对其的影响。现通过VISSIM仿真,对传统大车校正系数进行优化。首先利用VISSIM确定拉萨市大车校正系数基本模型,再进行速度校正并找到速度校正模型,得出适用于拉萨市的校正系数为:fhv=(1-1。2213%HV)×[0。2894ln(V)+0。1611],通过与传统大车校正系数相比,上述模型自变量为大车率和速度,更加准确且符合拉萨市实际。

    大车校正系数速度校正系数拉萨市

    改进灰狼算法的物流网点辐射中心定址模型

    刁艳茹张仰森段瑞雪冉紫涵...
    17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不同城市、不同企业之间的物流配送效率,改善当前物流发展现状,在兼顾配送距离的基础上,引入外部影响因子对Mean Shift聚类算法进行改进,得到现有物流网点的类簇集合,再以传统灰狼优化算法(GWO)为基础,结合分段线性映射(PWLCM)与黄金正弦算法(Gold-SA)对其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传统灰狼优化(GWO)算法搜索速度慢、全局搜索能力差,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模型不仅在收敛速度和迭代次数上有明显优势,且包含定址区域的实际信息,可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物流网点辐射中心定址问题,有效缩短网点与辐射中心的平均距离,对节省物流资源,提升配送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辐射中心选址聚类灰狼算法分段线性映射黄金正弦算法

    智能网联汽车双车道主动换道优化规划仿真

    王飞黄鹤
    18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交通流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感知其它车辆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等存在困难,导致双车道主动换道最优路线的获取难度较大。为此,提出智能网联汽车双车道主动换道最优路线仿真方法。建立智能网联汽车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构建换道场景获取道路信息,并判断驾驶人产生换道的意图,将车辆换道路线划分为 4 条曲线,采用三次多项式规划出满足车辆动力学和运动学约束的第一条曲线,以此求取第二、三、四条曲线,平滑连接四条曲线,获得智能网联汽车双车道主动换道的最优路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换道安全性高、路线规划合理性高。

    智能网联汽车换道场景主动换道三次多项式路线规划

    考虑交叉口时空相似性的路网动态分区方法

    张士杰张蕊侯先磊马尚...
    189-194,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路网中具备同质性和关联性的交叉口进行分区,是实施路网分区协调控制策略的前提。提出了一种考虑流量时序相似度和交叉口空间邻接关系的路网动态分区方法。首先针对交叉口不同方向进口道的车流量时序数据,提出了时序相似度算法,考虑最长公共子串、豪斯多夫距离计算流量时序相似度矩阵;其次考虑交叉口空间邻接关系,利用谱聚类方法结合相似度矩阵构建了路网动态分区模型;最后以北京国贸周边路网为例,结合模块度为评价准则进行算法性能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考虑时空相似性算法的划分方法,其模块度均在 0。3 至 0。7 之间,表明空间划分效果好,其中基于最长公共子串的划分方法最优,其模块度为 0。49,而基于豪斯多夫距离的划分方法较差为0。33。

    智能交通路网空间划分时序相似度算法谱聚类模块度

    含准Z源的双永磁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及仿真

    李军军易吉良李中启
    195-199,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九开关逆变器通过共享模式,可减少电力电子器件数量,减小驱动装置的体积与重量,适用于双机驱动的应用场合。针对九开关逆变器双机驱动系统中单台电机电压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含准Z源的双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为了实现双机驱动系统中每台电机的独立可控,研究了基于SVPWM调制的双机分时控制原理。为满足不同的工况,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恒转矩-弱磁控制策略,利用间接电压法对Z源电压进行控制,以维持Z源电压的稳定。搭建了含准Z源的双永磁同步驱动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机和准Z源的控制策略行之有效,分时控制可实现双机驱动系统的独立可控,可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

    九开关逆变器分时控制永磁同步电机

    车桥耦合振动作用下连续梁桥的声辐射特性

    李星宇王少钦
    200-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城市轨道交通某高架线连续梁辐射噪声特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列车-桥梁耦合振动理论与桥梁结构声辐射分析的边界元法相结合,以北京地铁5 号线某高架段三跨连续变截面箱梁桥为研究对象,编写计算程序求解桥梁的振动响应,将各跨竖向振动计算结果作为声学边界条件输入到Virtual。lab桥梁边界元模型中,求解连续梁的辐射噪声。通过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桥梁结构声辐射时域声压、声压级变化以及声辐射的频谱特性。同时与振动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桥梁结构的噪声声压时程与竖向振动加速度时程变化规律比较相似,两者几乎在同一时刻出现峰值;通过各跨声压级云图可以看出梁顶面和底面是噪声最大区域,桥梁两侧噪声沿水平方向衰减较大,而沿竖直方向变化并不明显;通过频域分析可以看出桥梁结构噪声主要以200 Hz以内的低频噪声为主,声压级在频域上的分布规律与竖向振动加速度频谱呈现一定的相似性。

    城市轨道交通车桥耦合连续梁振动响应边界元法辐射噪声

    融入双注意力和姿态增强的3D人体姿态估计

    高翔刘韦华
    207-21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3D人体姿态估计已经在高速发展,但现有的3D人体姿态估计模型对特征的判别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地获取多通道以及空间特征信息,仿真效果受到影响。对此,以VideoPose3D和PoseAug作为基础网络进行改进得到融入双重注意力以及姿态增强的高效姿态估计网络CSNet。通过在结合了PoseAug的姿态估计器里融入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构造CS-Block模块作为基础模块,提升特征的精准度和全面度,以应对遮挡、深度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在公开数据集Human 3。6M进行验证和测试,结果显示,相比于原来的模型,上述方法的平均关节位置误差降低了3。4%,提升了 3D人体姿态估计模型的精确度,并利用改进后的算法识别人体关键点并驱动虚拟人物仿真,获得更好的仿真效果。

    人体姿态估计通道注意力空间注意力姿态增强虚拟人物

    基于遥感影像的园林水景区域目标提取仿真

    贾崴贺鹏
    212-215,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新的园林水景区域目标提取方法。利用暗通道优先去雾方法对园林遥感影像展开增强处理;根据遥感影像的相似性权值将其划分为平均图像和对比图像,引入滤波器分别对上述图像展开滤波处理,获得去噪后的园林遥感影像;结合K最近邻和局部二值模式对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展开水陆粗分离处理。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细分离遥感影像的水陆区域。基于此,利用形态学腐蚀运算对水景区域边缘展开平滑处理,提取园林的水景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应用下图像可完成显著增强,去噪效果明显,对景观的水体目标提取精度较高。

    遥感影像暗通道优先去雾方法局部二值模式水景区域提取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描述生成改进算法

    柯杰曾上游黄飞燕雷松橦...
    216-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像描述是对指定图片进行自然语言描述,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大多是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进行的,为提升图像描述的精确度还可以引入注意力机制,使用模型在编码器-解码器架构基础上,同时引入了一种基于AoA(Attention on Atten-tion)的新的改进注意力机制,使注意力机制轻量化的同时将注意力结果和查询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确定,来增强图片与词之间的相关性,最后输出自然语言。在公共数据集MSCOCO和Flickr30k作对比验证,通过实验结果与传统一般的注意力机制模型评价结果相比,在进行图像文本描述时使用的改进注意力机制模型,加快了整体模型的收敛速率,提高了相关评价指标并增强了模型性能,有显著的优越性。

    图像描述自然语言处理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