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陶小雪

半月刊

1002-8331

ceaj@vip.163.com

010-89055542

100083

北京619信箱26分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Journal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的面向计算机全行业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收录源期刊,被收录在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工业和信息化部精品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百强科技期刊”、中国“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办刊方针:坚持走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注重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技术的广泛性,在促进学术交流的同时,推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覆盖面宽、信息量大、报道及时是本刊的服务宗旨。报导范围:行业最新研究成果与学术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先进性和推广价值的工程方案;有独立和创新见解的学术报告;先进、广泛、实用的开发成果。主要栏目:热点与综述,理论与研发,大数据与云计算,网络、通信与安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图形图像处理,工程与应用,其他热门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据与模型双驱动的集装箱码头集卡周转时间预测

    薛桐靳志宏徐世达
    35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卡预约是缓解集装箱码头及其周边区域拥堵、实现港口内部作业机械均衡生产的有效手段。针对产业界对外集卡分时段在港周转时间预测的客观需求,提出了基于模型与数据双驱动的集卡在港周转时间预测方法,将在港周转时间预测转化为抵港车辆数量预测和港内周转时间测算两个子问题,抵港车辆数量预测部分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双层LSTM(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模型,港内周转时间测算部分则采用排队模型驱动方法。通过与历史实际数据集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单纯数据驱动或单纯模型驱动方法,所提出的数据与模型双驱动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码头集卡周转时间,且相较单纯数据驱动或单纯模型驱动的方法可降低40%以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百分比误差(MAPE),更精确的集卡周转时间预测可为码头制定运营计划提供有利支持。

    集卡预约系统集装箱码头周转时间数据驱动LSTM神经网络排队论

    面向杂凑密码算法的专用指令加速器的设计与实现

    王轩刘勤让陈磊魏帅...
    363-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嵌入式设备的系统性能和数据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通用嵌入式处理器对密码算法的实现效率不高,不能很好满足性能需要,此外嵌入式设备还有着低功耗的场景需求。为解决以上问题,在Xilinx ZYNQ ZC706嵌入式开发平台上设计了一个低功耗的面向杂凑密码算法的专用指令加速器,该加速器包含有取指译码单元、执行单元和数据访存单元,通过多任务数据并行和专用指令实现计算加速;并设计令牌机制解决指令执行时的数据冲突问题;在高层次综合(high-level synthesis,HLS)工具的基础上通过存储优化改进访存机制,有效提高带宽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加速器的工作频率为100 MHz,该ARM+FPGA方案相较于单ARM方案可达3倍以上的加速效果,而且运行功耗仅为2。23 W,该加速器也可定制化拓展,有较好的灵活性。

    嵌入式应用加速器设计专用指令高层次综合数据并行

    基于显著性计算的高落差场景重建方法

    郭敏王海晓高明星
    372-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面向城市高落差场景精准测量的广阔需求背景下,针对传统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复杂城区环境观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最大值计算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方法。在对测区地形数据初始采集基础上,基于显著性最大值提取测区的峰值点,结合线形插值方法生成平滑地表高程模型,提出平面和断面采集位姿的计算方法,得到新的采集点相机位姿完成数据采集。选取美国波士顿的部分城区作为测区,涵盖多种功能类型和交通场景,进行了新方法和传统倾斜摄影测量方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倾斜摄影测量方法,基于显著性最大值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采集到测区实景的局部细节,精确性更高,更适用于高落差场景测量,实景三维模型的纹理信息、几何构造得到高质量的表达。

    无人机测量高落差场景显著性最大值三维模型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投稿须知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