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卜安淳

双月刊

1672-1020

xbtg@jpi.gov.cn

025-52881634、52881635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安德门128号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Officer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目前我国刊载容量最大的警事学术期刊,围绕警事学术和相关法学,系统地设置栏目,近年来得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从多的相关学校的大力支持,得到相关学术界的政法公安警务界的广泛关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侦查学研究的演进脉络与前沿展望——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

    陆润洲刘涛
    9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知识图谱,从整体样态、研究热点、演化趋势等角度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中的侦查学论文进行分析,可以在宏观上把握我国侦查学的研究动态.统计分析表明,我国侦查学研究经历了起步、繁荣、深化等三个发展阶段,研究热点汇聚于侦查措施、技术与方法等六个方面.目前,侦查学研究已实现从萌芽到建立较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的转变,有关侦查的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但仍存在学科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较弱、大数据侦查法律规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侦查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提升侦查学的科学性;同时,要围绕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面向公安机关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展开科研攻关,完善大数据侦查的体系建构及程序控制,不断推进侦查法治化和以审判为中心的侦查制度改革,完善侦查讯问规则体系,实现审讯技术变革.

    侦查学发展脉络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前沿展望

    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时空分布及社会人口特征

    董安阳胡晓光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最突出的刑事犯罪类型.以裁判文书网中相关案件的一审判决书为依据,基于犯罪地理学视角,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时空特征和社会人口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存在犯罪的时间、地点明显聚集,涉案嫌疑人年轻化、受教育程度较低等显著特征.为更好地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防控策略,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创造就业机会,力求从源头上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

    电信网络诈骗时空犯罪人特征

    户内盗窃的既未遂认定

    史轶晴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实践中,户内盗窃包括入户盗窃和在户盗窃两种情形,对相关犯罪行为既未遂的判定通常以所窃物品体积大小、行为人是否将物品搬离为标准.这是一种形式化的判别标准,其中的法理依据缺乏合理性证成.通过对个人专属领域概念的辨析与构建,可以为户内盗窃的既未遂判定确立实质性标准.若所窃物品涉及个人专属领域,则即使在户内,亦可认定行为打破了物主占有,建立了行为人自身占有,构成盗窃既遂;反之,则是盗窃未遂.在个人专属领域存在交叉重合时,应坚持"一物一占有"原则,通过引入以人格权为基础的"贴身禁忌"理论来区分物品的占有者,从而认定盗窃行为的既未遂.

    户内盗窃既未遂个人专属领域

    交通肇事"逃逸"新论

    田硕马荣春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肇事"逃逸"的内涵究竟是"逃避法律追究"还是"逃避救助义务",学界并未形成一致意见.然而,这两者并非二元对立关系,其在解释方法上是同源的.因此,将它们结合起来形成"结合说"以揭示"逃逸"的内涵并无不妥.由此,不仅可以解决"肇事逃逸"法定刑升格的正当性问题,也回应了"逃避救助义务说"与司法解释有关"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规定相违背的问题."逃逸"情节的特殊性决定了"逃逸"只具有依附地位而无独立性,这意味着"逃逸"情节只影响对行为人的量刑.所以,在交通肇事的制度安排上,将"逃逸"作为定罪情节违反了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相关规定应予以删除.

    交通肇事逃逸逃避法律追究说逃避救助义务说结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