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技术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技术经济
技术经济

吴贵生

月刊

1002-980X

jishujingji@vip.163.com

010-62792422

100081

(南区)北京学院南路86号530室 (北区)北京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伦楼378

技术经济/Journal Technology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全国一级学会的学术期刊。1982年1月创刊,月刊,大16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邮发代号为80-584,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主要刊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重点鼓励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介绍等。主要栏目有:技术经济理论,技术经济评价,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管理,技术管理,创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可行性研究,项目管理,价值工程,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培养论坛,教学研讨等。 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第五版)入编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府数据开放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

    孟望生范鼎浩李丁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数据开放会对经济绿色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探究政府数据开放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对把握两者关系、推动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 2011-2021 年 286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政府数据开放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且该影响主要通过促进人才集聚、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和优化监管环境三条路径予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数据开放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中西部、高公众环保关注度及高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城市中更强.扩展研究发现,政府数据开放能够实现绿色创新"量质齐升";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质量提高能够强化其绿色创新效应.此外,该影响在微观企业层面也得到验证.研究结果为推动地方政府数据高质量开放与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为探索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策设计提供了经验参考.

    政府数据开放绿色创新效率多期双重差分法超效率SBM-GML

    "放管服"改革、资源拼凑与中小企业持续创新

    郑烨王艺伟鲍徐涵
    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管服"改革是促进企业减负松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学界在"放管服"改革如何影响企业持续创新方面缺乏研究探讨.本文以国内 441 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理论构建并实证检验了"放管服"改革对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放管服"改革及三个维度(简政放权、政府监管、公共服务)皆对中小企业资源拼凑及中小企业持续创新产生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公共服务对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政府监管对资源拼凑的促进作用更显著;②资源拼凑在"放管服"改革与中小企业持续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探索式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比利用式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更显著;③进一步分析表明,"放管服"改革的影响效果在不同行业、不同年份及不同区域的企业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凝练了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放管服"改革企业持续创新资源拼凑

    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创新过程模型——制度创业视角下的扎根研究

    孟潇杨海丽董洁
    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变革密切相关.从制度创业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创新进行了重新界定,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组织创新过程模型.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对外整合带动利益相关者,确立"创新枢纽"的身份定位,对内打造新制度模板,构建和诠释"创新复合体"的新型身份.两个过程相互支撑、动态协同,共同塑造了粘合科技与经济的新制度逻辑.研究不仅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制度优势提供了溯源式、整体性的理论解释,还为建立健全现代院所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新型研发机构组织创新制度创业组织场域

    数字化时代的熊彼特:企业家精神与技术扩散

    李建成李亦舟谢丽萍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熊彼特(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分别论述企业家精神和技术扩散的基本理论.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猜想: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催动的技术创新必然具有更深邃、更广泛、更长期的技术影响力(扩散).相反,较低的、虚假的或毫无企业家精神催动的技术创新仅能帮助企业自身获得垄断利润,即使依靠研发操纵骗取了额外补贴,也必无良好的技术扩散表现,更无益于社会进步和共同富裕.本文在数字技术本身就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前提下,初步证实了这一猜想的可靠性,即数字技术本身有助于各行业催动其产业模式的革新(产业数字化),因此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推动的数字技术创新一定具有更广泛、更深远的技术扩散,否则便与数字技术本身的性质相悖.特别地,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家精神有新的表现和内涵.基于此,本文选取其中最核心的三点进行强调,尤其需要关注技术扩散方面的核心价值.

    企业家精神数字技术技术扩散

    数据要素市场化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了吗?——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林春王子绮张雯婧孙英杰...
    5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耕数据要素市场化沃土,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是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充分发挥金融供血机能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 2010-2021 年 284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深入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有助于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同时这种影响在城市能级、金融韧性和商业信用环境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资源配置效率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渠道,金融科技和银行业竞争在数据要素市场化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可进一步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研究结果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数据要素市场化银行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效率金融科技银行业竞争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

    唐绅峰吴文洋
    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我国银行业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那么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影响如何?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银行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的严峻形势下,开展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银行营业成本、提高银行多元化经营程度和运营效率,进而提高其盈利能力.同时,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呈现结构异质性特征,数字化转型对大规模银行盈利水平促进效果更加明显;大数据技术转型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较大,紧接着是区块链、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创新能力与行业集中度的上升均会削弱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盈利能力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更好地驱动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高其盈利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数字化转型盈利能力多元化经营营业成本运营效率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

    锁箭李霞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制造业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发挥着关键作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仅通过激活制造业创新动力、提升品牌价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来提升制造业质量,还通过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完整、增强产业优势、推进产业链畅通来提高制造业安全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技术引领的产业安全保障模式、市场驱动的产业安全保障模式、技术引领的效率增强模式和市场驱动的效率优化模式.基于此,应大力发展关键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力、推进其与大企业融通发展.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从战略高度谋划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提高政策支持精准度、加强基础研究技术供给、改善营商环境.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研究:前沿探析、内在机理与未来展望

    刘月朱秀梅翟运开
    9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赋能型数字技术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赋能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阐释,明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的内涵、特征、要素和类型,揭示了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①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是对多元主体利用数智技术基于机会和资源互动生成价值的阐释,具有数智技术集成性、生成性和多主体性,包含数智化工业技术、数智化工业机会、数智化工业资源和多元主体等要素;②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包含结构、场域、心理和资源赋能,遵循"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传递、价值捕获"的价值逻辑;③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内在机理的IPO框架,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因素能够影响平台赋能过程进而产生积极和消极作用.本文从新的主题、新的视角、新的机制丰富和细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研究,为激活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效应提供决策依据,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平台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赋能赋能类型赋能机理IPO理论框架

    环境信息规制、企业碳减排与地理溢出效应

    沈心如封世蓝谭娅张帆...
    10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 2017-2021 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考察了环境信息规制对企业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信息规制对企业碳减排具有显著激励作用,一方面,控排企业在被列为重点排污单位后会显著降低其碳排放水平,另一方面,环境规制政策对碳减排的影响存在地理溢出效应,会使得周边20 km的非控排企业减少碳排放.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非国有、东部地区和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而言,政策的碳减排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此外,该政策对企业碳减排的影响有一定的持续性.本文为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环境信息规制工具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环境信息规制重点排污单位溢出效应

    工业智能化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徐斌吕波
    12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制造业的生产压力.为了证明工业智能化能否解决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本文利用2011-2019 年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工业智能化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通过利用"WinGo 相似词数据库"完善工业智能化指标衡量范围,依然证实这一结论.工业智能化可以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和增加企业出口需求三个机制渠道来促进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在非国有企业、西部地区、非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影响更大.

    工业智能化产能利用率资源配置效率人力资本要素投入企业出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