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王基铭

月刊

1001-4160

jshx@home.ipe.ac.cn

100190

北京中关村北二街2条1号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Journal Computers and Applied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引用期刊。其特点是:时效性强,密切跟踪计算机科技发展动态,以最快的速度精选刊登计算机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应用成果的论文。既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又有实际指导意义。编辑管理规范,系《CAJ-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KIsomap特征提取的软测量建模方法

    吉文鹏杨慧中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来自化工生产过程的数据大多具有非线性和高维性,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是软测量建模过程的必要环节.流形学习作为一种非线性维数约简方法,可以获得高维数据在低维空间的嵌入.针对流形学习中的等距映射法(Isomap)鲁棒性差、拓扑稳定性不好等缺点,通过常数偏移的方法构造核矩阵,形成核等距映射法(KIsomap),提高了Isomap算法的鲁棒性和拓扑稳定性.运用一种将K近邻与ε-半径法相结合的方法构造邻域图,基于核等距映射法(KIsomap)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建立高斯过程回归软测量模型,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与学习效率.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双酚A装置的软测量建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特征提取的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学习效率.

    算法模型流形学习核等距映射软测量

    紫外-双氧水复合氧化体系中有机污染物降解速率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李琬莹程治文陆丛蕊申哲民...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天青B、2,4-二硝基苯肼等20种有机物质在紫外/双氧水(UV/H2O2)体系下的降解速率和物质结构的相关关系.该实验在T=298 K、pH=4条件下使用波长λ=254 nm的紫外光和过量的H2O2(投加量为8ml/L)进行.有机物的去除率采用色度去除率(Rcolor)来表示.在反应的初始阶段,色度的去除遵循伪一级反应动力学,并通过一级动力学公式计算得出有机物去除的一级动力学常数,Kcolor.运用Gaussian 09和Material Studio (MS) 7.0计算了这些有机物的18种量子化学参数,并用SPSS构建了这些量子化学参数与lnKcolor的关系模型,得出了最优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lnKcolor=-4.837+12.996*EHOMO+5.655*q(C)max+28.764*f(-)min+39.293*q(CH)max-18.230* q(CH)min.该模型表明在UV/双氧水体系下,这20种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常数与EHOMO、q(C)max、f(-)min、q(CH)max和q(CH)min具有相关关系,q(C)max、q(CH)max和q(CH)min揭示了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最可能的活性位点,EHOMO反映了有机物分子的供电子能力,而f(-)min则对应着有机物反应中最不易发生亲电进攻的位点,反之则是最易发生亲核反应的位点.该模型的R2=0.873,内部验证q2=0.626,外部验证Q2ext=0.908,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及稳定性.

    UV/H2O2反应动力学量子化学参数定量构效关系

    影响烷基芳烃黏度的内在结构因素探究

    解增忠叶蔚甄赵毅龙军...
    1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多种分子模拟方法对78种不同结构烷基芳烃分子分别计算了331种微观结构参数(包括前线轨道能量、电荷分布、表面积、偶极矩电子结构参数、几何结构参数和分子拓扑指数).采用遗传算法(GFA)将这些微观结构参数与烷基芳烃的100℃黏度进行回归分析,构建烷基芳烃100℃黏度与其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方程相关系数平方为0.935,交叉检验相关系数平方为0.921,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预测能力.该方程揭示了烷基芳烃的前线轨道能量间隙、分子体积和可旋转化学键数量是影响其100℃黏度高低的主要结构因素.烷基芳烃前线轨道能量间隙越窄,黏度越高;分子尺寸越大,黏度越高;可旋转化学键越少,黏度越高.依据这三个结构参数,利用构建的定量关系方程,能够对烷基苯、烷基萘等芳烃的100℃黏度进行较为准确地预测,对于设计与优化具有理想黏度值的烷基芳烃基础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烷基芳烃结构参数黏度定量关系

    浆态床费托合成分离系统的流程模拟与优化

    黄斌李初福王琦姚金松...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浆态床费托合成工业装置中分离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尾气换热分离器换热性能差、重质油带水、易堵塞等问题,通过流程模拟对神华宁煤400万吨/年费托合成装置的分离系统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现运行工况下换热器冷侧气体最低温度(70℃)远低于水蒸汽露点温度(123℃),因此局部换热不均时会造成热气体过冷,从而导致水蒸汽冷凝、重质蜡和催化剂粉沫黏附堵塞.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级换热流程,保障换热分离器在露点温度以上操作,避免重质油带水和堵塞问题;模拟结果表明,新流程可降低单系列尾气空冷器负荷32 MW,增加单系列反应器蒸汽产量49 t/h,降低全厂年生产成本1亿元左右,节能增效显著.

    费托合成换热分离器过程模拟两级换热

    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在壬烷-水体系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蔡凌霄侯研博任强周涵...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对于水-油界面的影响,为新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在壬烷-水体系中利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腰果酚聚氧乙烯醚(CPE)的界面性能,考察了亲水基、亲油基以及两基团相对位置对于界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500水分子和60壬烷分子组成的“油-水-油”体系,界面活性随腰果酚聚氧乙烯醚浓度的增高不断增加,当体系加入两个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分子时,单个分子表现最高的界面活性.随着亲水基EO数由10增至20,相互作用能和氢键数目先增后减,在亲水基EO数为18时达到峰值.随着亲油基不饱和度由0增至4,相互作用能和氢键数目先增后减,在不饱和度为1时出现峰值.相对位置与亲油基链长度相结合才能产生明显影响.

    分子动力学模拟腰果酚聚氧乙烯醚三次采油构效关系

    低碳烃类在催化裂化反应中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估算

    王鑫磊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催化裂化过程的反应动力学计算中,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初值对计算影响很大同时又不易获得.本文分别采用基于结构特征向量的基团贡献法和半经验量子力学VAMP方法计算催化裂化过程中低碳烃类组分的热力学数据,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吻合较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以上,达到快速估算热力学参数的目的.随后将反应热与反应活化能相关联,二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0.951,验证了催化裂化反应中线性自由能关系的存在,为动力学参数的快速估算提供了方法.

    基团贡献法量子力学方法线性自由能关系

    熟肉制品中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快速同时测定

    忻欣刘柳胡祥均粟晖...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一维混合紫外-可见光谱快速同时测定市售肉类熟食中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含量的方法.首先进行分析模型数据库建立,包括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标准紫外-可见光谱数据库和样品本底数据库的建立.采集肉类熟食品样品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光谱,调用分析模型数据库,基于向量-子空间夹角判据可同时计算肉类熟食品中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快速测定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对比,相对误差小于12%,方法回收率在97.20%~107.6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定量检测中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其他多组分复杂体系的快速检测分析.

    向量-子空间夹角判据高效液相色谱肉类熟食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紫外-可见光谱

    沉浸式3D催化裂化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国友闫春玮孟岩宋成全...
    15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3Ds Max,Photoshop软件完成三维工厂模型建模,通过Unity3D将系统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并结合HTC VIVE VR头盔显示器(简称VR头显,下同)完成沉浸式催化裂化3D培训系统的设计.本系统彻底摆脱了实物装置限制,首次实现DCS仿真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的通信,将VR头显运用到其中,允许多人同时操作同一套设备;并在兰州某职业院校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它能有效解决传统化工培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真正动手操作、培训场地、时间限制等问题,能缓解目前频发的化工生产安全问题并有效提高化工培训的质量.

    催化裂化虚拟现实技术系统仿真操作培训化工安全

    炼化企业生产数据集成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刘金凤杨明诗
    16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炼厂建设的核心是对生产过程的智能管控,建立生产计划优化模型和各类装置的模拟优化模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些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涉及到企业多个应用系统中的大量数据,收集、整合各类数据是智能优化工作中重要而繁琐的工作,针对某炼化企业智能优化工作的需求,开发了生产数据集成应用平台.数据集成应用平台的开发采用了先进的B/S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过定时对各类生产数据进行采集整理,生成完善的模型支撑数据库,实现了各类装置数据的快速、方便查询;所具有的数据处理功能多层次展示数据变化趋势,方便用户筛选有效数据;数据应用模版的建立,提高了优化模型建模的便利性和建模数据的可靠性.数据集成应用平台运行稳定,界面友好,效率高,系统响应速度小于15秒,为计划优化模型和过程模拟优化模型的建模及应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为进一步的企业生产优化和智能炼厂建设奠定了数据基础.

    企业数据集成数据库设计B/S架构数据筛选

    Excel在煤质检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贾博卢远梅景雪晖李智远...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质化验数据常采用人工及计算器进行运算、修约及判断处理,以致人为因素发生实验结果错误.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应用Visual Basic编辑一种可实现自动修约的函数以及利用“条件格式”选项编辑具有对煤质化验结果的重复性限实现判断和预警功能的公式,可解决实验室煤质化验数据大量繁琐的计算问题,提高了实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对实验数据的高效处理起了重要作用.

    煤质检测ExcelVisualBasic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