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王基铭

月刊

1001-4160

jshx@home.ipe.ac.cn

100190

北京中关村北二街2条1号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Journal Computers and Applied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引用期刊。其特点是:时效性强,密切跟踪计算机科技发展动态,以最快的速度精选刊登计算机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应用成果的论文。既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又有实际指导意义。编辑管理规范,系《CAJ-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解质NRTL模型研究与开发

    韩莎莎孙晓岩陈玉石项曙光...
    185-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同种离子间相互排斥以及局部电中性这两种基本假设,根据Chen等1988年模型建立的可适用于混合溶剂电解质溶液体系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模型,纯水性质采用IAPWS-97物性方法进行计算,对该电解质NRTL活度系数模型求解并开发,并采用工业中含电解质流程的相关实例进行验证,以及与Aspen plus软件在相同物性数据下的计算结果相比,开发的模型在计算单一电解质水溶液体系的活度系数、吉布斯自由能和焓值等数据方面的相对偏差低至0.0%,混合溶剂电解质溶液体系的计算结果偏差也都在0.1%以下,采用文献中的交互参数由于参数取值的差别导致相对偏差偏大,但也都在0.5%以下,从而表明该开发的模型可以应用于含电解质流程的模拟、计算和优化.

    电解质活度系数电解质NRTL模型热力学性质

    进料位置对双组分精馏过程耗能原因的分析

    李金莲毛欣欣张红梅李丽丽...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正庚烷-正辛烷双组分物系的精馏过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最小回流比和理论板数的基础上,考察精馏塔的进料板位置、回流比等因素对分离精度、塔内气液相组成、温度分布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总板数和进料板位置,随着回流比的增加,塔顶产品组成随之增加;回流比改变,最优进料板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在达到分离要求的情况下,随着进料板位置的下移,塔顶热负荷、塔底热负荷和总热负荷先降低后升高;在最优进料板进料时,进料气液相组成和温度分布与进料板上的气液相返混程度和温度返混最小,每块塔板均为有效板,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此时能耗最小.

    精馏模拟灵敏度分析节能优化

    AHP-TFN在反应-再生系统FTA模型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李国友闫春玮宋成全孟岩...
    20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FTA(故障树)分析法是故障诊断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它在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着基本事件(使用Xi代替,下同)故障概率不确定而无法直接获取的问题.为此本文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和三角模糊数(TFN)理论,利用Xi的故障率(次/106小时)和评价者自身存在的模糊性,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Xi的故障概率基础数据,通过三角模糊数理论求得Xi的故障概率三角模糊数,从而解决了FTA定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将AHP-TFN应用到催化裂化装置中完成了反应-再生系统FTA模型的定量分析.

    反应-再生系统故障树模型层次分析法三角模糊数SDG模型

    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系统的稳态模拟与优化

    高寒寒江爱朋蒋恩辉王剑...
    21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是提供淡水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而装置的产水性能受进料海水温度等多个参数影响,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操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典型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流程系统,在建立系统严格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产水性能的多个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日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对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基于质量平衡、能量平衡以及热传递方程等建立了严格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闪蒸室的结构、物性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非理想性的差异等基本的物理化学现象.然后,在MATLAB平台下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讨论了闪蒸级数、海水温度、循环水量、蒸汽温度对系统产水性能的影响.最后,针对固定淡水需求,以日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研究了不同海水进料温度情况下的优化操作问题,得到了不同海水进料温度下最优的循环盐水流量、热排放海水流量和加热蒸汽温度,以及在此情况下的费用情况.结果 表明,该优化操作与常规操作相比可明显的降低系统运行费用,提高其造水比.

    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模拟优化机理模型

    六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电子结构与药效关系的理论研究

    李祥辉杨文胜张小玲于丹...
    22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苯胺喹唑啉类药物是一类典型的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该类化合物是ATP竞争性抑制剂,能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瀑布式的信号传递,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药物.基于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自洽反应场(SCRF)方法中的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olarized Continuum Model,PCM)模拟水环境,在B3LYP/6-3 1+G(d)的水平下优化搜索得到了六种苯胺喹唑啉类EGFR-TKIs的最稳定几何构型,并在CAM-B3LYP/6-311 ++G(d,p)水平下对其电子结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于理论计算可以推测此类药物靶点是EGFR受体上的富电子区域,所以分子的最低非占据轨道(LUMO)对于药物与靶点的结合起着关键作用.此外,概念密度泛函分析表明该类药物的垂直电离能、电负性及软硬度参数可能与其药效相关.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进此类药物的抗肿瘤性能以及设计、合成新型EGFR-TKIs药物分子提供了理论指导与依据.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苯胺喹唑啉类药物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

    基于虚拟现实的安全教育系统与教学实践

    徐圆朱群雄
    234-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教育与应急救援演练是当今应对各种灾害的有效方法,其中基于虚拟现实的安全教育是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基于虚拟现实的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智能系统,及其在《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安全系统工程虚拟仿真救援演练教学实践

    微通道内不同挡板结构液液混合的数值模拟

    汪金严生虎张跃刘建武...
    238-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通道内的流场规律是微反应器内部结构设计的基础,它对液液非均相的混合效果起决定作用.运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具有不同挡板结构的微通道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微通道中流场的流动特点.通过对液液非均相的混合过程中的非定常计算,得到了不同挡板结构与混合时间及压降之间的关系.此方法不仅可用于优化微通道内部结构设计,同时也能为其他类型混合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微通道反应器挡板数值模拟流场

    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

    任嵬索寒生招庚徐逢露...
    247-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制造是促进我国石化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智能工厂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成熟度理论与石化行业的具体业务实践相结合,并在借鉴我国智能制造参考架构和智能工厂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石化行业首个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模型.继而,本文展示了运用成熟度模型进行成熟度评估的具体流程.通过构建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模型,可以为石化企业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战略规划提供依据,可以为石化企业在建的智能工厂的成熟度评估提供参考,可以为实现以评促建提供重要保障.

    成熟度理论智能制造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能力成熟度模型

    基于自适应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芳烃产量软测量建模

    赵超陈肇泉陈晓彦
    255-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芳烃收率是催化重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质量指标.针对其软测量建模中样本数据可能存在的测量误差对模型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自适应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AWLS-SVM)回归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根据样本拟合误差,并结合改进的指数分布加权规则,为每个建模样本分配不同的权值,以降低测量误差对建模精度的影响;同时提出一种全局优化算法-混沌粒子群模拟退火(CPSO-SA)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择,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仿真实验表明,AWLS-SVM模型的预测精度及鲁棒性能优于LS-SVM和WLS-SVM.最后,应用AWLS-SVM方法建立催化重整生产过程芳烃收率的软测量模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软测量自适应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混沌粒子群模拟退火算法催化重整芳烃收率

    取代苯及其衍生物电离能中的新取代基参数

    李媛媛陈冠凡时统昊赵龙...
    265-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取代基参数,即电离能取代基参数,该参数由取代苯的光谱测量的垂直电离能中提取.研究结果表明,该参数与现有的极性参数和现有的自由基参数有本质的不同.对于不同的芳香族化合物,采取不同方法测定的取代苯的电离能与提取的参数之间有良好相关性,证实了该常数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该常数对某些对位取代芳香族化合物的络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因此,电子电离能取代基参数可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能研究.

    取代基效应电离能取代基参数取代苯光电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