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应用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刘营

月刊

1001-3695

arocmag@163.com

028-85249567

610041

成都市成科西路3号

计算机应用研究/Journ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以其新颖性、技术性、实用性、工具性、知识性于一身,设置众多栏目,信息量极大,反映并涵盖了当今国内外计算机应用研究的主流技术、热点技术及最新发展趋势,是一份极具收藏价值的技术刊物。本刊读者对象为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各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及相关管理、情报工作者订阅、收藏。本刊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多个检索数据库收录,在国内科技期刊评比中多次荣获优秀科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基于局部变换处理的干扰抵消后置处理方法

    王思秀张蕾刘文郭文强...
    256-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阻塞矩阵方式抵消干扰产生的探测影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变换处理的干扰抵消后置处理方法.首先根据干扰抵消方位对接收阵拾取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处理,合成一组新数据;其次采用空间谱合成方法对新数据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空间各方位对应空间谱;然后采用局部变换处理方法,提取空间谱基底变化量;最后采用空间谱基底变化量对空间谱进行均衡处理,降低探测影区.数值仿真和数据处理均表明,该方法通过对干扰抵消后空间谱进行局部非线性均衡处理,减小了空间谱基底变化量,将探测影区缩小到了3°以内,改善了基于阻塞矩阵方式干扰抵消方法.

    干扰抵消探测影区局部变换非线性均衡

    基于BBO算法的WSN覆盖与连接节点部署方案

    陈欣葛耿育刘银梅成爱民...
    260-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目标节点部署能力差的问题,提出基于生物地理学优化(biogeography-based op-timization,BBO)算法的节点部署方案,该方案能够在网络中找到满足K-覆盖和M-连通性要求的传感器节点最佳部署位置.提出的基于BBO的算法为目标节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编码方案,通过优化构建的加权多目标函数来获得近似最优解,选择最小数量的合适点P,使得所有目标点在满足K-覆盖的同时,覆盖目标的传感器节点也满足M-连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在不同的K和M组合下找到合适位置的最优数,而且与其他技术方案相比,该方案的性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无线传感器网络生物地理学优化节点部署覆盖和连接问题

    无线网络中最小权虚拟骨干网连通部分的新方法

    覃斌梁家荣易梦
    264-268,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线网络中的虚拟骨干(VB)是一些无线节点的子集,因此只有VB中的节点负责路由相关任务,并且VB总权值越小会导致开销越少.在一个点赋权的无线网络中,不单要考虑VB中节点数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总权值的大小.通常,一个赋权无线网络被模型化为一个点赋权单位圆盘图(UDG),相应地赋权无线网络中的最小权VB问题被抽象为点赋权UDG中的最小权连通控制集(MWCDS)问题进行研究.求MWCDS是一个NP-难问题.为降低点赋权UDG中MWCDS问题的近似比,在连通部分提出一种新方法——基于度的点赋权Steiner树算法.结合目前最好的结果,对于UDG中的MWCDS问题将得到一个(3.32+ε)-近似算法.同样地,对于UDG中的最小权顶点覆盖(MWCVC)问题也将得到一个(3.32+e)-近似算法.证明了通过改进连通部分的近似比令点赋权UDG中MWCDS问题的近似比降低的方法是可行的.

    Steiner树虚拟骨干单位圆盘图无线网络

    下行NOMA系统中一种考虑用户QoS的功率分配方案

    陈发堂邓青石贝贝
    269-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未来网络的系统吞吐量和频谱效率,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的功率分配问题成为了近年来移动通信领域研究重点.在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针对下行NO-MA 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子带间采用迭代注水算法,小范围注水分配各子带的功率,在子带内考虑用户服务质量,利用卡罗需—库恩—塔克(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求出最优功率分配因子,以此最大化系统总吞吐量.仿真证明,提出的功率分配方案能达到的系统总吞吐量、频谱效率优于传统的功率分配方案,系统总吞吐量比正交多址接入技术(orthogonal multinle access.OMA)提升了约40%以上.

    非正交多址功率分配用户服务质量迭代注水KKT条件

    利用改进ILP和二进制穷举择优法的低成本物联网流量多目标路由感知方法

    郭红艳邱道尹
    273-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线网络不能为多样化应用需求提供支持及卸载移动通信核心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整数线性规划模型(IILP)结合二进制穷举择优法的低成本混合物联网流量多目标路由感知方法.首先,基于IILP对混合物联网流量路由感知进行建模,获得准确的能量感知模型;其次,采用多目标MAXI路由感知算法对多目标路由感知模型进行了求解,降低了流量路由求解的延时;最后,采用二进制穷举择优法对流量路由感知的吞吐量进行扩展.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提出方法降低了求解的延时,提高了流量的吞吐量,减少了流量的丢包率,同时还降低了混合物联网多目标路由感知的成本.

    改进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二进制穷举择优法无线网状网络多目标路有感知混合物联网体验质量功率谱密度

    融合运动信息的图像运动模糊去除算法

    董星煜刘传奇赵健康
    278-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运动去模糊算法难以有效复原含有大尺度旋转的复合运动模糊,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模型的神经网络框架.该框架通过融合运动信息至网络输入,给定每一像素点不同的运动约束.经过网络的编码器与解码器结构,得到每一像素点的预测值,实现端对端的方式直接获得复原图像.实验在通用数据集上与当前先进去模糊算法进行比较,该方法相比性能最好的算法PSNR(peak signal-to-noise ratio)值提高了0.14 dB,相比实时性最好的算法运行时间减少了0.1 s;同时在含有旋转运动的测试集上进行验证,证明了该算法可获得较好的复原质量.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卷积神经网络运动约束

    面向量测的m-最优N扫描多假设跟踪方法

    刘建锋
    282-286,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联合概率数据互联只能跟踪已知数目目标和互联模糊,以及传统多假设跟踪算法生成假设数目随时间积累呈指数增长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量测m-最优假设N扫描MHT方法.首先,在每一假设下生成m-最优假设,在每帧产生既定数目最优及次优假设;然后,通过N宽度滑窗产生最优可行假设,完成数据互联,并分别使用两点差分线性法和全局最小二乘估计完成单个新目标和多个新目标航迹起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MHT-DAM算法相比较,获得了跟踪性能和运算时间上的平衡.

    多假设跟踪多目标跟踪新目标航迹起始全局最小二乘估计两点差分线性法

    基于时空显著性的双核KCF目标跟踪算法

    刘小楠邓春华丁胜
    287-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核相关滤波器跟踪算法(KCF)在模板更新上容易出现跟踪误差累计,从而导致目标跟踪过程中出现跟踪漂移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时空显著性的双核KCF目标跟踪的方法.该算法引入了一种时空显著性方法来搜索目标区域的显著特征和姿态稳定的局部区域.利用该局部区域对跟踪过程中产生的累计误差有较低的敏感度特性,能够减少跟踪过程中的累计误差.然后再结合原目标和显著区域建立一个双核跟踪机制,在跟踪过程中不断对原目标跟踪结果进行微调,降低跟踪累计误差.此外,针对快速运动的目标相邻帧偏移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锚点预测机制,使得跟踪锚点与目标位置更接近,能够更准确地跟踪到目标.在大型公共数据上测试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光照、遮挡、变形、快速运动、旋转以及背景杂波等复杂情况下,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时空显著性目标跟踪双核跟踪锚点预测核相关滤波器

    轻量金字塔解码结构的单目深度估计网络

    贾瑞明李彤李阳王一丁...
    293-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单目深度估计网络庞大的参数量和计算量,提出一种轻量金字塔解码结构的单目深度估计网络,可以在保证估计精度的情况下降低网络模型的复杂度、减少运算时间.该网络基于编解码结构,以端到端的方式估计单目图像的深度图.编码端使用ResNet50网络结构;在解码端提出了一种轻量金字塔解码模块,采用深度空洞可分离卷积和分组卷积以提升感受野范围,同时减少了参数量,并且采用金字塔结构融合不同感受野下的特征图以提升解码模块的性能;此外,在解码模块之间增加跳跃连接实现知识共享,以提升网络的估计精度.在NYUD v2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结构注意力引导网络相比,轻量金字塔解码结构的单目深度估计网络在误差RMS的指标上降低约11.0%,计算效率提升约84.6%.

    单目深度估计卷积神经网络编解码结构轻量金字塔解码

    基于分级关键帧筛选的RGB-D SLAM算法研究

    成茵王志超林岩
    298-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关键帧求解SLAM算法(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能够提高SLAM系统的实时性与精确度.针对现存关键帧筛选算法中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图像帧冗余以及鲁棒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分级关键帧筛选方法.该算法考虑了SLAM系统在不同运行阶段时对关键帧的要求,首先结合旋转度指数与地图点跟踪筛选出一级关键帧用于后端优化与回环检测,再利用相邻帧在空间上的相对运动距离筛选出二级关键帧用于三维地图构建,最后,实现了基于此二级筛选算法的RGB-D SLAM系统.实验表明,一级关键帧算法能提高SLAM系统的定位和建图精度,二级关键帧算法则有效减少了数据冗余,提高了建图效率.

    RGB-DSLAM关键帧三维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