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应用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刘营

月刊

1001-3695

arocmag@163.com

028-85249567

610041

成都市成科西路3号

计算机应用研究/Journ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以其新颖性、技术性、实用性、工具性、知识性于一身,设置众多栏目,信息量极大,反映并涵盖了当今国内外计算机应用研究的主流技术、热点技术及最新发展趋势,是一份极具收藏价值的技术刊物。本刊读者对象为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各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及相关管理、情报工作者订阅、收藏。本刊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多个检索数据库收录,在国内科技期刊评比中多次荣获优秀科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局收敛的带有输出约束柔性关节机械臂分段控制

    陈泓宇董秀成杨勇刘久台...
    3697-3702,3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带有输出约束和模型不确定的柔性关节机械臂系统,运用奇异摄动法将系统解耦成慢子与快子系统且分别进行控制器设计,从而实现与刚性控制方法的联系且能减少计算量.针对快子系统,采用速度差值反馈来抑制关节柔性引起的系统弹性振动.针对慢子系统提出了一种全局收敛的分段控制策略,将收敛域拓展到全局,克服了基于tan-障碍Lyapuov函数(BLF)反演控制需要系统初始误差在收敛域内的缺陷,且应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消除未知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引起的误差,至此保证了系统的轨迹跟踪和输出约束要求.仿真对比表明,所提方法能使柔性关节机械臂在任意初始位置均能保持良好的跟踪性能,体现了控制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柔性关节机械臂奇异摄动分段控制输出约束tan-BLFRBF神经网络

    基于拆卸序列的多部件设备机会维护策略研究

    梅嘉健刘勤明吴擘晟
    3703-3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部件设备进行维护时未考虑需要拆卸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拆卸序列的多部件设备机会维护策略模型.首先,以拆卸混合图表示部件间的拆卸序列,进而得出各部件的拆卸时间和拆卸成本;然后针对各部件的衰退过程,结合役龄递减因子和故障率递增因子的混合故障率来描述各部件的衰退特性;其次,在此基础上,以设备的机会维护时间窗为决策变量,在设备满足一定可用度的情况下,以设备在有限运行时间内的最低维护成本为优化目标,求解设备的最优预防维护计划;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多部件设备机会维护策略的有效性.

    多部件设备拆卸混合图混合故障率机会维护机会维护时间窗

    面向持续集成的回归测试优化方法

    胡鹏常朝稳祝现威肖警续...
    3709-3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持续集成环境下回归测试需要进行持续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依据回归测试目标自适应调整策略的优化方法.首先将失败标志、缺陷检测数、重要性因子、新旧功能标志作为用例属性进行标记,根据历史数据和关联关系对用例属性进行初始化;而后根据阶段测试目标,区分新功能测试、修改性测试,将需求映射为具体的用例属性指标,据此对用例进行选择;计算重要性因子,更新用例属性标签,根据用例属性进行优先级自动排序;用例执行中,按照时间、资源要求,根据用例属性选择相应规模的测试用例进行执行.最后选择开源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不同的测试目标均能够降低执行用例的规模,提高缺陷检测效率.

    持续集成回归测试用例属性测试用例优先级排序测试用例选择

    基于几何随机的无人机3D信道模型

    郭梦婷张治中邓炳光
    3715-3718,3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信道,提出了使用二维单环和三维半球体建模的无人机信道模型.在提出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并分析了参考模型和仿真模型的空—时相关函数(space time correlation function,STCF)、多普勒功率谱密度(Doppler power spectral density,DPSD)和二阶统计特性如包络电平交叉率(level crossing rate,LCR).研究了不同的参数对UAV信道统计特性的影响,并将所提模型分别与单球模型和测量值对比.结果表明,莱斯因子、移动散射体速度等对信道特性有显著影响,所提模型时间相关性比单球模型高约20%,并与测量值拟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无人机多入多出信道统计特性三维信道模型

    V2G网络中基于带宽自适应的拥塞控制协议优化

    姜雨菲梁向阳唐俊勇
    3719-3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V2G网络下PLC链路带宽受限、高误码率等特点导致现有的TCP NewReno拥塞控制机制缺乏对丢包类型的有效判断,将链路上由噪声干扰的随机错误丢包与网络拥塞丢包统一当做拥塞事件处理,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拥塞避免,导致了低吞吐量问题.根据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自适应的拥塞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分组预测拥塞等级感知网络状态,由此估计可用带宽来判断丢包类型,实现了拥塞窗口自适应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拥塞窗口的增长、吞吐量、公平性、收敛性和友好性等方面都优于现有算法,V2 G网络的吞吐量得到明显提升.

    V2GTCP拥塞控制可用带宽估计丢包类型自适应

    基于RNN的多传感器融合室内定位方法

    王甘楠田昕魏国亮周军...
    3725-3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室内空间内的人员定位困难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Wi-Fi指纹法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多传感器融合室内定位算法.该算法将智能手机接收到的路由器信号强度作为时间序列输入RN N,通过RN N获得对行人精度较高的定位,与此同时获取智能手机中惯性测量单元提供的位置信息.随后,通过粒子滤波算法对两种定位方式的定位结果进行融合.在实际场景下设计了多组实验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定位平均误差为0.9 m,优于加权K近邻等算法,可以为行人提供实时的定位.

    室内定位循环神经网络粒子滤波Wi-Fi指纹定位技术

    基于非泊松点过程建模的微基站部署研究

    周童程方张治中邓炳光...
    3730-3732,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实际基站部署时的合理性,针对异构蜂窝网络(HetNet)的基站部署,同时考虑了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MBS)与宏基站、宏基站与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PBS)部署的相关排斥性,采用蜂窝网络渐进增益分析法推导出两层非泊松网络的覆盖率,并针对网络能效进行分析,推导出系统吞吐量和网络总能效.最后,提出了一种针对微基站发射功率的能效优化算法,通过优化PBS发射功率使网络能效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覆盖率优于两层HPPP模型,能效优化算法最高可使系统能效提高约30%,在实际基站部署时应调整合适的基站间距和发射功率.

    异构蜂窝网络非泊松点过程覆盖率吞吐量能量效率

    基于聚类信息和对称非负矩阵分解的链路预测模型研究

    陈广福王海波
    3733-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的大部分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链路预测方法仅考虑网络拓扑结构信息而忽略节点与链接聚类信息.针对此问题,提出一个融合聚类信息的对称非负矩阵分解的链路预测模型.首先,该模型利用对称非负矩阵分解去捕获网络节点相似度信息;其次,使用基于Jaccard的节点和链接聚类系数去保持网络局部结构信息;最后,启用拉格朗日乘法规则去学习模型参数.在六个真实无向无权和四个加权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两种不同类型网络预测精确度分别提升了1.6%和8.9%.

    复杂网络链路预测对称非负矩阵分解节点和链接聚类信息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PAST算法的低复杂度混合预编码

    周笑蒋锐徐友云
    3739-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一般采用混合模拟和数字预编码替代全数字预编码来减少射频链和能量消耗.然而,在计算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时,奇异值分解(SVD)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PAST)的低复杂度混合预编码算法.该算法在计算每个子速率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时,利用PAST算法估计需要的右奇异矩阵部分主要列向量,从而避免了高复杂度的SVD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全连接、混合连接还是在子连接系统结构中,该算法在频谱效率上都接近基于SVD的混合预编码,并且随着发送天线数的增加,提出的算法的复杂度和耗时远低于基于SVD的混合预编码.同时该算法的系统误码率较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大规模MIMO毫米波通信混合连接混合预编码能量效率

    面向多变体系统的执行体多样性度量方法

    陈玉枚扈红超王亚文仝青...
    3744-3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以内生安全为主要技术机制的多变体系统在防御零日漏洞攻击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是现有研究很少涉及多样性和安全性之间的量化评估.对此,提出面向多变体系统的执行体多样性度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执行体属性和属性类型构建执行体属性矩阵,结合属性多样性和局部多样性综合评估执行体集的空间多样性,并针对矩阵参数及其多样性权重进行分析以达到系统最大多样化.构建了一个典型的多变体系统及零日攻击模型来评估该指标的有效性,评估结果表明,该多样性度量方法能有效衡量多变体系统中执行体间的异构性,并根据执行体异构性和系统攻击成功率的关系,间接评估出多变体系统的整体安全性.根据结论,该方法为构建更加多样化和安全的系统方面提供了一些指导.

    多样性安全度量多变体系统K多数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