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苟永明

月刊

1671-4598

ck@chinamca.com

010-68371556转12、21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中国航天大厦四层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Journal Computer Measurement &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报道内容:◆ 计算机技术、自动测试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的综述与评论;◆ 先进的总线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以及控制理论在工业领域和军事中的 应用;◆ 边缘扫描测试技术、遥测遥控技术和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动态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系统;现场总线与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嵌入式系统软件、软件测试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集散/分布控制系统,自控/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楼宇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先进的测控部件及传感器技术在工业自动测试和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与开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注意力门UNet网络的CT金属伪影去除方法

    师晓宇王斌
    219-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UNet基本模型对带有金属伪影的CT图像的去除能力无法有效满足需求,UNet的结构简单无法提取出足够精确的有效结构和细节信息,并且深层卷积对低级特征的信息利用不够充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注意力门的UNet金属伪影去除网络,该网络采用了注意力门对低层级和高层级的信息进行注意力权重处理,并利用跳跃连接机制到特征解码结构以提高生成CT图像的质量,通过多层级的编解码结构得到最终的去除金属伪影CT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视觉上取得了更好的条状和带状伪影去除效果的CT图像,并在PSNR指标上取得了35。5913,在FSIM指标上取得了0。9613,在SSIM指标上取得了0。928 8的成绩;与ADN、cGANMAR、UNet、CNNMAR、CycleGAN等目前已有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优势。

    金属伪影去除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UNet编解码

    基于LSTM的北斗卫星信号识别方法研究

    邓哲源
    226-23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降低和抵御干扰对信号接收与定位的影响,提高导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基于LSTM的北斗卫星信号识别方法,以无失真地利用BDS信号;对北斗卫星真实信源实施信号调制,获取卫星信号调制样式识别算法的输入信号;设计基于LSTM的卫星信号调制样式识别算法,模型为一个传统LSTM网络与CNN网络级联的新型LSTM网络,通过CNN网络能够实施I、Q数据间特征的提取,利用LSTM网络提取数据中时序特征,并对其特征进行融合,实现北斗卫星信号的识别;并设计结合空域抗干扰技术与时域抗干扰技术的空时自适应滤波约束算法,实现北斗卫星信号窄带与宽带干扰的共同抑制,以有效提高识别的效果;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识别准确率整体较高,最高达到接近90%,抗干扰后输出信干比最高达到78。52 dB。

    LSTM北斗卫星信号信号识别空时自适应滤波信号抗干扰

    一种简单的低成本航姿系统标定及修正方法

    翟张斌张晓明安永泉薛英娟...
    232-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低成本航姿系统进行加速度计与磁力计的标定中,通常磁力计的信噪比更低,仅使用椭球拟合法标定传感器误差参数结果是不够精确的;为了提高标定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在多位置条件下基于椭球拟合约束和点积法的误差参数标定及修正方法;首先,在静态多位置下获取15对低噪声的测量数据并进行椭球拟合标定,其次,用补偿后的磁力计数据分布特征构建椭球约束条件,通过点积法计算地磁矢量与水平面夹角,并以其均方差来量化修正效果,对磁力计中可观性差的轴间不正交误差参数和传感器间非对准误差参数进行修正,最终提升标定效果;仿真和实测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椭球拟合约束下,该方法相比于独立使用椭球拟合法和点积不变法,地磁矢量与水平面夹角的均方差下降了25%以上,且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

    磁力计标定静态多位置椭球约束点积法

    管道燃气快烤装置燃烧过程数值仿真及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柳星河智小琦郭璐李劲...
    241-247,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烤试验装置作为快烤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火焰温度对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为设计管道燃气快烤装置,利用Fluent软件、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和非预混燃烧模型,开展管道燃气装置燃烧过程仿真和关键结构参数对火焰温度及其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选择3个关键参数即管道间距h1、火孔孔径Φ、火孔孔距h2,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管道直径确定的条件下,管道间距是影响管道燃烧器火焰温度均匀性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火孔间距,火孔孔径是影响火焰温度均匀性的最次要因素;管道燃烧器上方不同高度处火焰温度均匀性对应的最佳结构参数并不相同。

    CFD燃气快烤装置火焰温度正交试验设计结构优化

    基于GD32的网络在线烧写技术研究

    宋书龙葛露
    248-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产微控制器终端设备程序升级需要拆卸设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D32网络在线烧写固件的方案,通过手持控制器实现对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软件升级,达到无须仿真器更新固件程序目的;该方案详细论述了在线烧写系统的组成,在应用编程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上位机程序、手持控制器和终端设备模块各功能设计与实现,并给出了各个模块的使用步骤和方法;终端设备采用多分区操作,保证系统在升级过程中即使发生异常,也不会导致产品变砖,充分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与容错性,手持控制器在外场升级携带方便,维护简单、方便、快捷,实验测试表明,在线更新后的固件程序能够正确运行,从而解决外场拆卸产品和挂载仿真器更新程序的困难。

    GD32IAP在线升级手持控制器以太网

    子母弹线圈间耦合对无线传输效率的影响

    杨刚王利屈玉堂
    257-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子母弹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各个线圈间交叉耦合,使系统传输效率受到影响;通过建立并联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模型,在子弹线圈组间耦合很小的情况下,分析各个线圈间耦合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得到在最大传输效率时子弹线圈的频率条件;最后通过实验对推导公式呈现出的子弹线圈频率偏移方向,以及线圈间耦合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对多个子弹线圈进行无线能量传输时,达到最大传输效率时子弹线圈的频率高于初始谐振频率;当子弹线圈与母弹线圈间距较大时,应采用多个母弹线圈对其传输能量;并且减小子弹和母弹线圈间距,可以提高系统最大传输效率。

    一对多无线能量传输并联谐振传输效率电磁耦合

    适用于WLAN接收机的高线性电流模式混频器设计

    李天昊李斌王旭东王鑫华...
    264-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线局域网接收机对低成本和线性度的定制化需求,设计了一款适用于IEEE 802。11 b/g/n/ax标准WLAN接收机的高线性度电流模式混频器;采用零中频接收机架构,电流模式混频器的电路结构主要包括跨导级放大器,混频开关级和跨阻放大器;通过跨导级两种工作状态的转换和跨阻放大器反馈电阻的两种取值变化实现了混频器的四档增益可调;混频开关级选用双平衡无源混频电路以提供良好的线性度;为了解决零中频接收机存在的直流失调问题,加入了一种电流注入式的直流失调校准电路,进一步提高了混频器的线性度;对跨阻放大器中的跨导运算放大器电路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带宽,使跨阻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足够小以保证混频器的线性度;基于180 nm RF CMOS工艺,对混频器进行仿真:当本振频率为2。4 GHz时,四档增益分别为38、32、27和21 dB,中频带宽可达20 MHz;噪声系数在高增益的情况下为8。46 dB,输入三阶交调点在低增益的情况下可达13。72 dBm;仿真结果表明,在较宽的中频带宽下,电流模式混频器取得了良好的线性度性能,满足WLAN接收机的定制化需求。

    电流模式混频器线性度跨导放大器跨阻放大器零中频接收机直流失调校准

    基于模糊集合改进的TDOA声源定位方法

    苏石申冲王晨光
    27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复杂场景下对声源进行筛选并定位,可能会存在低信噪比、线性度不贴合实际以及多径效应等情况,往往对声源定位设备的硬件要求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模糊集合筛选处理采集的原始数据,优化TDOA算法的中间变量的方法;通过六元麦克风阵列采集到原始音频信号,利用隶属度函数将数据投射进模糊集合,根据隶属度值的大小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从而得到理想的音频数据,将处理好的数据带到网格迭代搜索法中得到声源的定位结果;为验证该算法、以STM32为主控芯片搭建嵌入式声源定位系统,在相同条件下,与采用广义互相关得到时间差的TDOA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对相同频率的音频进行定位时,该方法更具有抗干扰性和定位准确性,满足了通过算法改进从而提升声源定位抗干扰性的目标,在实际应用时减小硬件采集设备压力。

    声源定位TDOASTM32模糊集合嵌入式

    基于FPGA的双目高精度宽波段激光告警系统

    张卓奇张瑞牛家麒王志斌...
    279-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二维激光告警系统的光斑中心提取误差大、角度测量精度差和分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和InGaAs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高精度宽波段激光告警系统,对传统的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阈值分割算法进行了推导和优化,同时,基于改进后的算法,通过FPGA实现了光斑中心坐标提取以及方位角、俯仰角等参数的计算,并将结果传输至上位机实时监测;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阈值分割算法,改进后的Otsu算法使光斑中心提取精度达到了0。06个像素,改进后的激光告警系统角度测量平均误差为0。03°,角度分辨率达到0。05°;实验表明,双目高精度宽波段激光告警系统达到了实际应用的要求,提高了系统测量的角度分辨率和精度,对光电探测和激光告警领域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维激光告警OtsuFPGA光斑中心提取光电探测

    基于标识密码的双向认证的安全启动协议

    冯云龙张宏科刘林海
    287-292,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安全启动方案的认证环节是基于PKI体制实现,在设备数量剧增的情况下,证书的管理会增加系统复杂性,认证过程仅实现了单向认证,安全性不足;此外,由于选择了链式信任链,导致了在启动过程中的信任传递损失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IBC的Secure boot方案,即IBCEB方案;该方案使用了IBC体制的国家标准SM9算法作为实现方法,实现了无证书的双向认证协议,并对信任链模型进行了优化,降低了信任传递的损失;在ZC706评估板上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备在双向认证后成功启动,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SecurebootIBCSM9无证书双向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