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苟永明

月刊

1671-4598

ck@chinamca.com

010-68371556转12、21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中国航天大厦四层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Journal Computer Measurement &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报道内容:◆ 计算机技术、自动测试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的综述与评论;◆ 先进的总线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以及控制理论在工业领域和军事中的 应用;◆ 边缘扫描测试技术、遥测遥控技术和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动态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系统;现场总线与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嵌入式系统软件、软件测试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集散/分布控制系统,自控/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楼宇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先进的测控部件及传感器技术在工业自动测试和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与开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演化博弈的大数据信息泄漏风险访问控制模型设计

    周海徽
    139-14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信息泄漏会导致网络主机所承担的运行风险增加,严重时下级网络终端会出现无法访问大数据信息服务器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基于演化博弈的大数据信息泄漏风险访问控制模型;以演化博弈模型为基础,完成对大数据信息均衡点的演化处理,求解信息博弈概率,推导演化博弈模型表达式,从而完善基于演化博弈的大数据信息模糊化处理流程;计算大数据信息泄漏行为的信任度标准,参考信息监控器设置条件,实现对大数据信息泄漏风险的评估;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完成大数据信息的访问证据取样,计算访问控制阈值,实现对信息泄漏风险访问的控制,完成基于演化博弈的大数据信息泄漏风险访问控制模型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大数据信息瞬时泄漏量始终小于2。3×1011 MB,网络主机所承担的运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下级网络终端不会出现无法访问大数据信息服务器的情况。

    演化博弈大数据信息泄漏风险访问控制模型均衡点演化信任度信任证据

    厂区级冷却供水系统智能控制设计实现

    陈小兵梁春芳王丰磊钟林林...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厂区冷却供水系统只能以手动模式运行,无法实现自动恒压供水,能耗高、设备损耗大,对管网流量波动适应性差;通过重新设计系统PLC程序,进行加减泵逻辑控制和管网压力设置,实现了基于变频器的管网恒压控制;通过水泵轮巡逻辑控制和冗余配置,实现了水泵的自动轮换运行;通过水泵使能功能和管网压力手动设置功能,提高了系统控制的灵活性;通过优化水泵加载条件和触摸屏功能,消除了设备故障对系统自动运行的干扰;经过10个月运行验证,系统一直稳定工作,水泵运行数量减少三分之一,管网运行压力降低12。8%,可设置参数由3个增加到15个,冷却供水泵组节能23%以上。

    冷却供水智能控制PLC恒压节能

    高速公路实时交通流模糊逻辑优化控制系统设计

    张琳琳
    15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复杂多变,并受到天气、道路状况和车辆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高速公路实时交通流模糊逻辑优化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在硬件方面,设计了车流控制模块、无线传输车载终端、实时交通流逻辑调度模块和模糊控制器模块,并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实时连接关系;在软件方面,求解了交通流逻辑控制条件,联合了高速公路实时通行相位条件,调节了模糊控制器,并根据高速公路交通路网模型推导了交通流优化控制条件的求解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解决逻辑协调错误的问题,并有效控制高速公路车流量。

    高速公路实时交通流模糊逻辑控制通行相位模糊控制器路网模型逻辑协调

    基于模糊算法的汽车电池组系统降温控制

    谢存米俊宇王蒙蒙
    160-165,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发热和传热机理,构建了动力电池组温度数学模型;选用的电池为A123-26650 LiFePO4电池,通过预处理过程建立了动力电池组中的任意一行中8个电池单体温度模型,并网格划分化;将预处理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利用ANSYS对实际条件下电池发热进行仿真,并与Zuskausks实验相关方程进行比较,验证文中所建立的动力电池CFD模型可靠性;在恒定冷却液流速条件下,通过比较电池温度数学模型电池温度和CFD模型电池温度,验证了动力电池数学温度模型可作为控制器作用的仿真对象;设计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试验验证该控制器能够很好控制电池温度至期望值,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锂离子电池数学模型ANSYS模糊PID控制器Matlab/Simulink

    运载火箭一级加泄连接器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罗滨鸿陈卓向军王东丰...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载火箭一级加泄连接器是实现一级贮箱推进剂加注与泄回的核心设备,针对当前国内一级连接器主要采用人工对接的情况,对气动驱动的加泄连接器的自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连接器机构的结构与对接脱落的主要步骤,设计采用PLC组合、直流电源、传感器供电组合等硬件系统对连接器配气台的传感器参数进行采集,对电磁阀进行控制以驱动机构运动;设计控制软件,对基础数据进行分类构建,并基于面向对象思想设计多粒度层次的流程步骤,通过嵌套组合不同粒度的步骤实现复杂的控制逻辑,采用xml文件描述流程步骤;介绍了自动对接、脱落控制流程的流程内容;经测试自动对接流程与自动脱落流程所用时间分别为133 s与97 s,满足使用要求,且已在某型号多次任务中进行了应用,有力地支撑了型号任务的发展。

    运载火箭加泄连接器自动对接自动脱落控制流程

    基于SPEA-Ⅱ算法的网络多层次安全访问控制方法

    宋岍龙
    17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访问控制安全性;为了解决目前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威胁检测精度和安全访问控制问题,引入SPEA-Ⅱ算法,提出一种新的网络多层次安全访问控制方法;深入分析网络多层次访问控制机制原理,明确安全访问控制目标;结合网络边界区域、传输信道区域及移动终端设备区域,建立边界访问控制目标函数、安全威胁检测目标函数、用户身份认证目标函数,提高网络系统安全威胁检测精度;利用SPEA-Ⅱ算法对联合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取网络多层次安全访问控制机制最佳方案;通过迭代逐渐接近近似最优解集,建立最优安全策略组合,计算攻击流量因子完成网络多层次安全访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网络多层次威胁检测精度为94%,安全评估为0。96;由此证明,所提方法的网络多层次安全访问控制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适应性,能够为中移互联网领域的网络安全策略提供技术支持。

    SPEA-Ⅱ算法目标函数近似最优解集攻击流量因子

    基于刚体模型的光电伺服系统最优控制方法

    卓佳文史守峡
    180-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阶段的导弹武器系统中,控制系统大都采用经典PID控制器,但随着控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PID控制器在追求响应快速的同时难以兼得跟踪过程平稳;针对工程中遇到的以上问题,提出设计最优控制器,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求解最优控制律;通过仿真可以看到,最优控制器跟踪阶跃信号无静差,调节时间为0。034 s,上升过程平稳无超调;跟踪斜坡信号和正弦信号时,跟踪误差远小于,滞后时长仅为毫秒量级;最优控制器系统能够实现快速跟踪阶跃、斜坡和正弦输入信号,且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与经典PID控制器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更好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能够解决PID控制器在工程中遇到的快速性和平稳性难以兼得的难题。

    光电导引头伺服系统最优控制线性二次型调节器刚体模型

    基于改进Yolov5n的无人机对地面军事目标识别算法

    王乾胜展勇忠邹宇
    189-197,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主流的目标检测算法在真实航拍战场数据背景下识别精度低、误检率与漏检率高等问题,对Yolo目标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n的轻量化航拍军事目标检测模型;首先,采用ECA注意力机制与主干网络C3模块融合,以解决航拍图像背景复杂且存在相似目标干扰问题;其次,引入归一化高斯瓦萨斯坦距离(NWD)代替CIoU损失函数,提高对模糊小目标的检测识别;最后,采用GSConv轻量化卷积代替标准卷积,减轻模型重量;经过实验测试,改进后的算法模型平均检测精度达到81。5%,提升0。9个百分点,模型大小为3。4 MB,减轻0。4 MB,识别速度为每秒113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轻量化的同时保持着高精度的航拍军事目标检测。

    ECANWDGSConv军事目标识别Yolov5n

    机械装配工艺文本的实体关系抽取方法研究

    尹昱东王保建李珂嘉王紫平...
    198-205,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械装配过程常常需要人工阅读并理解大量装配工艺文本,从而耗费大量时间,并且由于装配工艺文本书写人员和装配人员能力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装配人员错误理解装配文本,产生零部件错装、漏装等问题;机械装配矩阵以矩阵形式存储零部件的装配实体关系,可以直接、有效表达装配关系,不仅易于工人理解装配关系,也便于计算机识别,可以显著提高装配效率。自然语言处理作为研究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的工具,在根据装配文本生成装配矩阵的任务中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文章采用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对装配文本进行断句、分词、词性标注等文本预处理操作,采用机械装配名词语料库辅助以提高对装配零件的分词、词性标注时的准确率;用语法依存关系分析和语法模板匹配两种方法生成每个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三元组,其中采用机械装配名词语料库进行匹配,以判断其中的装配零部件名;之后提取出主语及宾语都为装配零件的三元组作为一个装配关系,对其进行去除冗余词、实体对齐等后处理操作;最后根据零部件数量组成一个空矩阵,将装配关系填入接触矩阵,并根据零部件类型判断生成装配关系的接触-连接矩阵。

    装配工艺文本实体关系自然语言处理词性标注三元组装配关系矩阵

    基于改进SMDP的车载任务卸载决策算法

    赵振博付青坤任雪容
    20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边缘服务器的负载过重问题,可以将路边空闲车辆以及移动车辆应用虚拟化技术整合成资源池,为时延敏感类任务提供弹性服务;由此建立了一个分组传输的通信系统模型,为降低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中的信道碰撞概率,采用基于网络车辆节点的数量来适当调整最小竞争窗口的方法;结合分配资源的时序决策特点,提出车载边缘计算系统中基于改进的半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计算卸载策略,在制定系统动作的最优策略时,引入带有余弦项的非线性权重因子,对立即收益和未来期望收益进行动态加权,根据贝尔曼方程进行价值迭代,实现系统长期收益的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有效降低卸载时延,提高系统吞吐量,同时系统的长期收益也有显著的提升。

    虚拟化技术分组传输最小竞争窗口时序决策车载边缘计算非线性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