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设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设科技
建设科技

杨西伟

半月刊

1671-3915

jskjzz@sina.com

010-57811343;57811346

100831

北京市三里河路11号(建设部南配楼)517、522室

建设科技/Journal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杂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立足大建设,大科技,建筑节能,垃圾污水减量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科技的中心工作要求,宣传“科教兴国”的战略,彰显科技环节一生产力的伟大成就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赋能提速工程审批服务的实践路径及优化建议——以珠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例

    王萌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域的重要探索.学界对各地改革实践相继进行了探讨,但从赋能角度统一信息数据平台建设如何对改革其他领域提供数字化支撑的实践运行逻辑尚缺乏系统梳理总结.以珠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系统建设实践为例,发现其运行逻辑为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支撑推动审批流程再造和管理体系重塑,实现政务服务的优化提升.同时,系统建设也面临改革深化和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问题和挑战,推动房屋建筑单体编码、全流程数字化报建、效能监督、信用监管等可为数字赋能工程审批进一步提速提供新的动力.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统一信息数据平台数字赋能审批提速

    BIM全生命周期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以环湖80米景观带A区配套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为例

    沈键徐铭高鹏王得明...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上海某环湖80米景观带A区配套设施提升改造项目的结构概况以及采用BIM软件模拟加工制作安装的思路,通过在项目现场的安装反馈信息以及BIM技术的现场细化处理,总结出了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增加了在施工过程中场地的协调性和合理性,且能够对项目进行全面把控,故降低了施工拼装作业面的难度,提高了安全性,对加快施工作业具有促进作用,该项目的成功完成为装配式钢结构高层建筑的施工现场安装工作提供了参考.

    装配式全生命周期模拟碰撞

    非同心双轴轮辐状空间钢结构施工技术——以佛山市某新建实验项目钢结构茶室为例

    李子农招文东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结构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技术,以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钢结构由上下两个轮辐状圆环组成,每个轮辐状圆环由三个圆形钢梁与辐条构成,其圆心不在同一轴线,轮辐状圆环由多角度双肢支柱支承.工程外形复杂,平面曲线化,各单件构件形状尺寸不统一,构件之间拼装接口的不一致性等问题加大了施工的难度.本文将依托该工程提出研究"非同心双轴轮辐状空间钢结构施工技术"的课题,对于该建筑类型钢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非同心双轴轮辐状空间钢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周华军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桩基础是基于承台连接多个根桩顶部的深基础,可以共同承担静荷载,当前灌注桩、预制桩、都是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与应用.基于此,本文以漳州 2021P15地块1#-14#楼及地下室工程为例,从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前的准备工作入手,讨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陈奕欣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多,框架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于保障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节点属于施工重要位置,能够起到承受板、柱、梁的作用,节点施工质量对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节点施工质量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节点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与控制要点,以期保证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长久以及稳定发展.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施工质量控制

    治涝导向的平原河网地区海绵城市实施路径探索——以宿迁市国家海绵城市示范系统化实施方案为例

    魏锦程程小文陈诗扬任梅芳...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平原河网地区的排涝特征与问题,在梳理构建治涝片区排水格局的基础上分类提出了针对性的治涝策略.对于具有一定坡度.在多数时期可以实现自排的治涝片区,采用"上蓄+中分+下排"模式,分段缓解排涝压力,提高城区排涝标准对于整体地势低洼,在多数时期很难自排的治涝片区,采用"建闸营圩,蓄排并举"模式,将雨水排口分散建设小型雨水泵站的模式调整为片区排涝主干河道末端建设大型排涝泵站的模式,充分利用片区内部河网的输送和调蓄能力,增强城区应对暴雨的韧性.

    海绵城市平原河网治涝系统化方案

    关于养老社区规划设计的思考——以泰康(南京)养老社区为例

    吴晓笛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各地养老社区建设日渐增多,且多样化趋势明显.泰康(南京)养老社区针对中高档消费能力老龄人口,利用基地原有地貌和区位优势,规划设计富有田园特色的养老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模式,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玩、老有所为"的开发目标.

    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环建一体内化城市

    BIM+GIS技术在城市建筑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研究

    张艳玲安乐石磊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采用几何转化和渲染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BIM轻量化模型.将轻量化模型导入三维可视化展示平台,按照构件对应的空间标高属性信息,通过触发系统BIM模型的层高属性,实现了BIM模型分层、分类展示;运用3GIS技术,结合对应关联、地物类对应关联、混合关联等的处理方式,将地理信息中的属性数据与矢量化或栅格数据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能够应用的GIS地理数据.在城市空间直观可视的基础上,整合城市建设数据,形成城市建设基础数据库,为打造"城市可视、管理精细、资源共享、数据开放、服务便捷"的智慧城市建设与运维管理的新体系奠定数据支撑.

    BIM轻量化三维可视化展示平台3GIS技术基础数据库

    浅谈对广元市山地海绵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

    陈中新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在平原地带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各个地区也制订了相关图集和规范,但在山地海绵城市建设还缺少相关经验.四川省的一众城市都是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广元市有着山地河谷类型为主的主城区地势,借由建设海绵城市示范城市为契机打造山地河谷型海绵城市.本文通过梳山理水、结合山地地势,探讨适用于山地城市的径流控制措施,强调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城市公园建设、建设生态护岸等行动结合,从而为全国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山地海绵梳山理水径流控制低影响开发设施城市更新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市政道路设计分析

    徐申力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本思想理念为基础,不断升级市政道路设计理念,注重细节设计和交通需求,从基础塑造到品质升级,需不断加强多技术特点优化,对市政道路设计要素要点进行分析,提供更加全面的、更加安全的市政道路设计方案.本文将人本思想理念的价值概念,结合市政道路设计规范,从线路、横断面、无障碍、交叉口等进行总体分析,规范道路设计指标要求,最大限度地追求市政道路的实用性和整体人性化设计价值.

    以人为本市政道路细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