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卜平

半月刊

1672-2353

jcm@yzu.edu.cn,hlb@yzu.edu.cn

0514-87978989,87978917,87978807

225001

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院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坚持实用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本刊的特色是秉承其前身《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一贯的讲求质量第一,和求实效的用稿原则,力求为读者提供迅即、实用的医学资讯。同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组稿、用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糖尿病孕妇孕期和产时胰岛素管理与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高鹰高雄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孕妇产时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疗效以及孕期和产时糖尿病控制对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妇产科产检的100例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孕妇所娩新生儿血糖<2。2 mmol/L,46例孕妇所娩新生儿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治疗。产妇分娩时血糖>7。0 mmol/L与新生儿血糖<2。2 mmol/L的发生有相关性(P=0。034),但不需要静脉滴注葡萄糖治疗或转至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糖尿病孕妇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与新生儿低血糖需要相关干预有相关性[比值比(OR)=3。89,95%CI:1。42~10。68]。结论 产妇分娩时血糖>7。0 mmol/L可预测新生儿低血糖,但与新生儿低血糖的严重程度无关;孕妇孕晚期HbA1c升高反映了孕妇高血糖可预测新生儿严重的高胰岛素血症,需要积极干预,孕晚期HbA1c<6。5%对改善新生儿低血糖有重要意义。

    胰岛素糖尿病控制妊娠新生儿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胰岛素血症

    共享门诊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王婉莹韩婷婷陆小凡徐冲...
    109-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共享门诊(SMA)模式对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妇产科、内分泌科门诊诊断为GDM的孕妇87例,将其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应用SMA模式进行GDM管理,对照组予常规门诊随访。比较2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相关指标以及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结果 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高于对照组,平均血糖波动振幅(MAGE)、血糖标准差(SDBG)、血糖变异系数(CV)、平均血糖(MB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IR高于治疗前,MAGE、CV、SDBG、MBG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IR高于治疗前,治疗后SDBG、MBG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管理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管理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A管理模式可全面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妊娠糖尿病共享门诊自我管理行为扫描式动态监测系统血糖水平管理模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二元应对的潜在剖面分析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王佩曹宝花王青张翠芬...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二元应对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SLE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和36条目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二元应对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296例SLE患者,其二元应对可划分为"低积极二元应对型"(20。3%)、"中等二元应对-稳定型"(39。2%)和"高二元应对-高共同应对型"(40。5%)3个潜在剖面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疲惫程度、患病年限、有无睡眠障碍是SLE患者二元应对剖面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二元应对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3种二元应对剖面类别患者中,低积极二元应对型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最低。结论 SLE患者的二元应对状况存在明显的分类特征,临床中可根据不同剖面类别的特征制订个体化干预措施。低二元应对水平与SLE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显著相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疲惫程度高、睡眠质量差的患者,积极提高其二元应对水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二元应对生活质量潜在剖面分析

    剖宫产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任丽武梦骅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综合护理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血栓发生风险、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预防血栓形成中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Homan征阳性率、下肢围度显著增加病例数、D-二聚体水平升高病例数、持续性疼痛和肿胀病例数、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异常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Wells评分及改良Caprini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在术后第1、3天和出院前均恢复正常,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血栓形成中具有一定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能够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康复质量。

    剖宫产低分子肝素钠产妇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护理主导的耳穴压豆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金慧史文俊蒋威华张英...
    125-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主导的耳穴压豆疗法在改善紫杉醇类药物化疗乳腺癌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中的效果。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结合耳穴压豆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肢体麻木、肢体疼痛、倦怠乏力和腱反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4%(38/43),高于对照组的74。4%(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主导的耳穴压豆疗法联合甲钴胺可改善接受紫杉醇类药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周围神经毒性症状,具有无创简单、安全灵活、经济实用、依从性好等优势。

    护理耳穴压豆疗法乳腺癌化疗周围神经病变紫杉醇

    肿瘤患者输液港使用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研究

    李蓉张国琴周丽娟毛婷...
    128-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并总结国内外肿瘤患者使用输液港的真实体验。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PubMed、Web of Science、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PQDT)学位论文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截止时间为2023年5月1日。对获得文献审慎评价后,分析并整合携港肿瘤患者真实体验相关主题。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中文6篇,外文7篇;共提炼出64项研究结果,综合概括为7个类别,并整合为3项结果,即肿瘤患者携港不同阶段需求不同、肿瘤患者携港期间正负性心理随着面临的事件而动态交织、输液港为肿瘤患者带来生活新常态。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应识别并正视携带输液港的肿瘤患者各个阶段的需求,强化其正性体验,疏导其负性体验,帮助其适应携港生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幸福感。

    肿瘤输液港使用体验质性研究Meta整合

    循环肿瘤DNA在早期乳腺癌分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石钰徐澍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常规检查方法(钼靶摄片、CT、超声)早期发现乳腺癌(BRCA)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而液体活检技术在BRCA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优势日益显著。循环肿瘤DNA(ctDNA)是存在于体液中的部分游离于细胞外的DNA。ctDNA是以液体活检技术为基础的筛选新型肿瘤标志物的新思路,并有助于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决策。本研究就ctDNA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在早期BRCA诊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展望ctDNA的未来研究方向。

    早期乳腺癌循环肿瘤DNA液体活检生物标志物

    长链非编码RNA在调控癌症放疗敏感性中的研究进展

    朱光浩朱敏辉郑宏良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癌症放疗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放疗是癌症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部分患者会由于放疗抵抗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研究癌症放疗过程中的放疗敏感性调控机制,寻找新的分子治疗靶点,对于提高癌症放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lncRNA可以通过调控DNA损伤反应、细胞凋亡、癌症干细胞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等多种方式,参与癌症对放疗的响应及调控癌症对放疗的敏感性。本研究讨论lncRNA在癌症放疗领域中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增强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发挥重要作用。

    长链非编码RNA癌症放疗DNA修复上皮-间质转化放疗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