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卜平

半月刊

1672-2353

jcm@yzu.edu.cn,hlb@yzu.edu.cn

0514-87978989,87978917,87978807

225001

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院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坚持实用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本刊的特色是秉承其前身《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一贯的讲求质量第一,和求实效的用稿原则,力求为读者提供迅即、实用的医学资讯。同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组稿、用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联合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张臣臣刘艳玲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乳酸脱氢酶(LDH)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2019年8月-2022年5月本院治疗的120例AP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33)、中度重症组(n=52)和重症组(n=35),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n=86)和死亡组(n=34)。采用Pearson法分析AP患者APACHE Ⅱ评分与血清HbA1c、LDH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ACHE Ⅱ评分、HbA1c、LDH对AP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轻症组、中度重症组、重症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HbA1c、LDH、APACHE Ⅱ评分、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逐渐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APACHE Ⅱ评分、MCTSI评分与血清HbA1c、LDH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MCTSI评分、HbA1c、LDH、APACHE Ⅱ评分是AP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APACHE Ⅱ评分联合血清HbA1c、LDH水平预测A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30,敏感度为91。18%,特异度为83。72%,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联合检测-HbA1e=3。511、Z联合检测-LDH=4。798、Z联合检测-APACHe Ⅱ 评分=2。134,P<0。001、P<0。001、P=0。033)。结论 血清 HbA1c、LDH 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AP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急性胰腺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糖化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

    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症状负担与抑郁的关联: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宋海霞臧莉文亚婷
    68-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症状负担和抑郁的关联机制。方法 选取230例首次接受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患者健康问卷、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调查肝癌患者术后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症状负担、抑郁、心理弹性及睡眠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确定各变量间的关联。采用PROCESS分析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在症状负担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及调节效应。结果 心理弹性在症状负担与抑郁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β=-0。137,SE=0。084,95%CI:-0。243~-0。08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4。08%,症状负担与睡眠质量的交互项对心理弹性具有预测作用(β=-0。014,t=-6。209,P<0。001)。结论 肝癌患者术后症状负担可通过心理弹性对抑郁发挥作用,其中症状负担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受到睡眠质量的调节。临床医护人员应以减轻患者术后症状负担、改善心理弹性为睡眠质量目标,制订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抑郁发生风险。

    肝癌症状负担心理弹性睡眠质量抑郁

    住院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徐曼玉罗莹李道鸿许志英...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426例为研究对象。以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评分<8分且白蛋白<34。0 g/L或前白蛋白<200 mg/L为营养不良依据,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和无营养不良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口腔状况[采用口腔健康评估量表(OHAT)评估]、膳食炎症指数(DII,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表评估)、日常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构建模型公式。采用R软件运行梯度提升机(GBM)算法构建GB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个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2个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 92例被诊断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组),334例患者无营养不良(无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组与无营养不良组年龄、慢性病共病种类、多重用药种类、OHAT评分、DII、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慢性病共病种类多、多重用药种类多、OHAT评分高、DII高、BI评分低均是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GBM模型的AUC为0。901,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874。Delong检验提示,GBM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P<0。05)。结论 住院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营养不良与年龄、慢性病共病种类、多重用药种类、OHAT评分、DII、BI评分有关,以此构建GBM模型可有效评估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

    老年慢性病共病营养不良Barthel指数口腔健康评估量表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前列腺素E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李洁侯志芳肖二明张旭...
    79-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9例FD患儿作为FD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91例作为对照组。根据F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36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CP-1、PGE2水平。采用整体症状量表(GOSS)评分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并检测所有患儿胃排空情况。采用皮尔逊(Pearson)及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MCP-1、PGE2水平与胃半排空情况和FD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FD组血清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MCP-1水平高于中度组与轻度组,PGE2水平低于中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血清MCP-1水平高于轻度组,PGE2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组患儿胃半排空时间与餐后2 h残留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患儿血清MCP-1与胃半排空时间、餐后2 h残留率呈正相关(P<0。05),血清PGE2与胃排空时间、餐后2 h残留率呈负相关(P<0。05)。FD患儿血清MCP-1与上腹烧灼感、早饱感、嗳气、上腹痛及GOSS总分呈正相关(r=0。611、0。509、0。504、0。491、0。513,P<0。05),PGE2与上腹烧灼感、早饱感、嗳气、上腹痛、反酸及GOSS总分呈负相关(r=-0。516、-0。561、-0。493、-0。533、-0。497、-0。482,P<0。05)。结论 FD患儿血清MCP-1升高,PGE2降低,MCP-1、PGE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胃排空情况、FD部分症状密切相关。

    功能性消化不良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前列腺素E2整体症状量表

    经穴按摩辅助规律有氧运动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

    刘莉钟勇刘铭李源渊...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经穴按摩辅助规律有氧运动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单纯性肥胖症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及治疗组(n=48)。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臀围、血糖指标、瘦素水平以及中医主要证候积分。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92%,低于治疗组的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体质量、BMI、腰围、血糖指标、瘦素水平以及中医主要证候积分低于或小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TG、TC、LDL-C、体质量、BMI、腰围、血糖指标、瘦素水平以及中医主要证候积分低于或小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穴按摩辅助规律有氧运动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儿体质量,改善其血糖、血脂等水平。

    儿童单纯性肥胖经穴按摩规律有氧运动体质量指数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徐白莹张文忠邱伟凌杰...
    88-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88例行一期缝合(一期缝合组),60例做常规T管引流(常规组)。比较2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一期缝合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呈先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1、2 d的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1%,低于常规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内的胆总管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T管引流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西泮直肠凝胶有关物质

    徐佳雯高青张斐张雯...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地西泮直肠凝胶中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4。6 mm x 150。0 mm,3。5 μm)色谱柱,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0。5 m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34 nm。结果 地西泮与已知杂质Ⅰ~Ⅶ的色谱峰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地西泮和已知杂质Ⅰ、Ⅱ、Ⅲ、Ⅳ分别在0。01~10。05 μg/mL和0。01~9。92 μg/mL、0。01~10。24 μg/mL、0。01~10。18 μg/mL、0。01~10。24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且其平均回收率均在99%~101%范围内。制剂中的辅料对主成分及有关物质的测定无干扰。结论 该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地西泮直肠凝胶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地西泮直肠凝胶杂质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对校正因子癫痫

    1例小肠切除术后炎性肠梗阻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病案分析

    刘铸李馨汪刘华任俊...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大多数梗阻在营养支持后会自行缓解。但肠道功能恢复需要较长时间,治疗费用高且易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也是继发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之一,少数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不得不接受高风险的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继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病例相对少见,通过针灸、激素、水溶性造影剂等综合治疗,争取及早放置肠内营养管,是该类患者治疗的关键。

    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水溶性造影剂针灸小肠间质瘤糖皮质激素

    基于磁锚定技术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田波彦张苗苗冒健骐吕毅...
    105-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磁锚定技术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分析实施磁锚定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24例的一般资料,结合手术操作实施过程,从手术室护士角度分析如何掌握该创新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学习磁锚定技术原理,了解磁锚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术中准确传递磁锚定装置,避免磁锚定设备与常规手术器械间的相互干吸引扰,最终配合术者顺利完成了 24例磁锚定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结论 术中实时了解术者的操作进度,准确传递器械,避免磁锚定装置和常规手术器械之间的干扰是该手术术中护理配合的重要因素。

    磁锚定技术磁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手术室护理

    基于体位操训练的慢性便秘患者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朱华媛张亚娟孙倩黄燕...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体位操训练的慢性便秘患者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327例慢性便秘患者根据体位操合格情况分为合格组(n=279)和不合格组(n=48)。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便秘患者体位操不合格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慢性便秘患者体位操不合格的列线图模型,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 2组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史、腹部手术史、结肠镜检查史、服药方法是否正确比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组患者年龄、慢性便秘病程、糖尿病史比率均高于合格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慢性便秘病程、糖尿病史是影响慢性便秘患者体位操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优的区分度(曲线下面积为0。923,95%CI为0。888~0。94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81。00%)和一致性(H-L拟合优度检验x2=2。246,P=0。973)。高风险阈值概率在0。06~0。80时应用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慢性便秘患者体位操不合格的临床价值较高。结论 年龄、慢性便秘病程、糖尿病史是影响慢性便秘患者体位操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结果构建的预测慢性便秘患者体位操不合格的列线图模型有较高的区分度和一致性。

    慢性便秘体位操列线图预测模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