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卜平

半月刊

1672-2353

jcm@yzu.edu.cn,hlb@yzu.edu.cn

0514-87978989,87978917,87978807

225001

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院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坚持实用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本刊的特色是秉承其前身《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一贯的讲求质量第一,和求实效的用稿原则,力求为读者提供迅即、实用的医学资讯。同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组稿、用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萆薢分清丸调控尿酸转运蛋白改善高尿酸血症肾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杨崇刘想陈科翰王羚郦...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萆薢分清丸改善高尿酸血症(HUA)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灌胃氧嗪酸钾、腺嘌呤联合10%酵母粉饲料喂养诱导HUA大鼠模型,持续2周。以血尿酸(SUA)水平评价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萆薢分清丸低、中、高剂量组,非布司他组,每组8只。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持续给药4周后处死取材。采用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SUA、腺苷脱氨酶(ADA)、黄嘌呤氧化酶(XOD)、血尿素氮(BUN)以及血肌酐(SCr)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ABC亚家族G亚型2(ABCG2)、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以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MRP4)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及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提示模型组肾单位结构不完整,肾间质多处水肿,少量肾小球出现萎缩且球囊壁上皮细胞不完整;模型组血清SUA、ADA、XOD、S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GLUT9蛋白表达被上调,ABCG2及MRP4蛋白表达减少(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肾组织中PI3K、AKT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萆薢分清丸能有效改善HUA大鼠肾损伤,降低血清SUA、ADA、XOD、SCr、BUN水平,下调肾组织GLUT9蛋白表达,提高ABCG2、MRP4、PI3K、AKT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萆薢分清丸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NF-κB通路以及尿酸转运蛋白的表达来影响尿酸的生成与代谢,进而改善HUA大鼠肾损伤。

    萆薢分清丸尿酸转运蛋白高尿酸血症肾损伤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

    一次性超细输尿管软镜联合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在上尿路结石一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罗浪杜龙陈驰刘志远...
    8-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超细输尿管软镜联合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在上尿路结石一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3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118)和对照组(n=118)。研究组采用一次性超细输尿管软镜联合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超细输尿管软镜联合常规鞘进行治疗。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指标、应激指标、肾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结果 术后1、2、3 d,对照组患者VAS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尿素氮、血肌酐、尿酸、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4%,低于对照组的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超细输尿管软镜联合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在上尿路结石一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以及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

    一次性超细输尿管软镜负压吸引鞘上尿路结石炎症反应肾功能结石清除率

    一种新型血液透析导管固定带的临床效果评估

    赵茜芸王德光包满珍张淼...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新型血液透析导管固定带在临床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5-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9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2023年5月20日-6月20日给予患者常规胶带(A固定法)固定透析管路,2023年6月21日-7月21日给予患者新型血液透析导管固定带(B固定法)固定透析管路。比较2种固定法的穿刺针/中心静脉导管移位或滑脱情况、固定稳定性以及护士、患者满意度。结果 B固定法的穿刺针/中心静脉导管移位率低于A固定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种固定法的穿刺针/中心静脉导管滑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固定法的固定稳定性高于A固定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对B固定法的满意度(有利于活动、舒适度)高于A固定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士对B固定法的满意度(有利于清洁、便捷操作)高于A固定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相较于传统胶带固定法,新型血液透析导管固定带能有效固定导管,且安全性较好,可有效提高护士、患者的满意度。

    血液透析导管固定带透析管路安全性满意度

    肝肾脏器移植术后腹股沟疝的2种手术方式效果分析

    牛磊刘烺飚武亚东蔡军...
    17-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Lichtenstein式)对肝肾脏器移植术后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肾脏器移植术后腹股沟疝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中14例采用TAPP的患者设为试验1组,同时期无脏器移植手术史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1组;另外,3例采用Lichtenstein式的患者设为试验2组,同时期无脏器移植手术史的10例患者作为对照2组。统计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并分析不同脏器移植对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 试验1组的手术时间为(50。17±14。52)min,对照1组为(33。77±10。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的手术时间为(41。87±12。55)min,对照2组为(27。14±10。64)min,出血量分别为(10。78±7。56)mL和(5。40±1。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手术出血量和出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P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对于肾移植合并输尿管移植术后腹股沟疝患者,Lichtenstein式较为安全。

    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肝移植肾移植

    基于CiteSpace对黄蜀葵花研究趋势及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孙斯凡安金龙孙伟李萍...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黄蜀葵花相关研究文献,总结黄蜀葵花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黄蜀葵花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5。7。R5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有关文献的研究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检索共获取相关文献319篇,最终纳入284篇文献进行分析,文献研究最早始于1979年,核心作者包括刘志辉、谈献和、朱华云等;发文量较多的机构包括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江苏苏中药业集团和江苏省中医院。研究热点涉及有效成分、经验方、氧化应激、肠道菌群、克罗恩病、钙超载、成分鉴定、制备工艺等。结论 以知识图谱形式对黄蜀葵花相关研究进行的可视化分析显示,目前对黄蜀葵花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但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中药黄蜀葵花CiteSpace软件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

    基于VOSviewer软件对肾癌靶向治疗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吴亚运李桂芝冯三丽佘明金...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VOSviewer软件可视化分析肾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方法 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06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有关肾癌靶向治疗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筛选后共获得1 009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和意大利,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机构依次是哈佛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和法国综合癌症中心。核心作者合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合作较为紧密,而中国与国外的合作较少,合作网络比较松散。选取高频作者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分析,共生成9个聚类,热点主要集中于靶向与免疫联合治疗、疗效、预后、耐药性、靶点及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结论 近十几年来,肾癌的靶向治疗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然而,靶向药物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仍然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针对靶向药物耐药机制、新型靶向药物及有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显著增加。掌握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VOSviewer可视化分析可展现该领域的现状、热点及前沿,为研究者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

    肾癌靶向治疗文献计量学研究热点VOSviewer可视化分析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piR-35296表达对增殖的影响

    胡道吉王喻烨王绪严雪冰...
    34-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中piR-35296的表达水平与病理意义以及对ccRC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收集67例ccR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通过piRNA基因芯片检测ccRCC中piRNA差异性表达谱,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实验对差异性表达的piRNA进行验证。通过CCK-8实验检测piR-35296对ccRCC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TAB2是piR-35296的下游靶基因;通过qRT-PCR实验检测过表达piR-35296或敲低piR-35296表达对TAB2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Rescue实验验证piR-35296对TAB2的调控以及对ccRCC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实验性裸鼠实验中敲低piR-35296表达对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通过增殖指标Ki-67免疫组化染色验证piR-35296对ccRCC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piRNA表达谱和qRT-PCR均检测出piR-352961在ccRCC中表达水平升高(P<0。05)。piR-35296的表达与ccRCC患者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x2=3。984、3。974,P<0。05)。CCK-8增殖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piR-35296能提高ccRCC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piR-35296表达可抑制ccRCC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qRT-PCR实验发现,过表达piR-35296后TAB2表达上调,降低piR-35296表达后TAB2表达下调(P<0。05)。Rescue实验提示,piR-35296能促进ccRCC细胞的TAB2 mRNA及其蛋白表达,并促进ccRCC细胞增殖;降低TAB2表达可抑制ccRCC细胞增殖。实验性裸鼠实验中,降低piR-35296表达后,移植瘤质量和体积减小(P<0。05)。免疫组化染色Ki-67结果显示,降低piR-35296表达后,Ki-67阳性细胞比率降低,提示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结论 在ccRCC中,piR-35296是一个新的促癌基因。piR-35296可通过提高TAB2的表达水平,促进ccRCC细胞的增殖。

    肾细胞癌透明细胞肾细胞癌piR-35296TAB2表达水平细胞增殖

    膀胱癌电切术后尿路感染Lasso-Logistic预测模型的构建

    张洁曹雨京陈娜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膀胱癌电切术后尿路感染(UTI)发生情况,并构建Lasso-Logistic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后的920例膀胱癌患者,统计术后UTI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UTI分为UTI组和非UTI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通过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膀胱癌患者术后UTI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Lasso-Logistic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效用。结果 膀胱癌患者TURBT后住院期间UTI发生率为12。50%(115/920);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CD3+、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均为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UT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影响因素构建Lasso-Logistic预测模型为:Logit(P)=-2。516+1。109 ×年龄+1。002 × 糖尿病+1。359 × 高血压+1。496 × CRP+1。726 × PCT+1。562 × IL-6-1。155 × CD3+-1。280 ×CD4+/CD8+-1。032 × IgA-1。411 ×IgM+1。589 × MMP-7-0。843 × SP-A-0。799 × SP-D。ROC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UT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4(95%CI:0。927~0。95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83%、85。22%;DCA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明显的正向净收益。结论 膀胱癌患者TURBT后UTI发生率较高,根据影响因素构建Lasso-Logistic预测模型可为临床预测UTI发生风险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膀胱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尿路感染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β2微球蛋白、腓骨蛋白1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闫军放宗茜袁亮包婷...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β2微球蛋白(β2-MG)、腓骨蛋白1(FBLN1)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AAC)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74例MHD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根据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ACs)将患者分为无和轻度AAC组36例和中重度AAC组38例。比较2组血清CDC-42、β2-MG、FBLN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HD患者发生AAC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重度AAC组透析龄、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DC-42、β2-MG、FBLN1水平高于无和轻度A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AAC与血磷、iPTH、CDC-42、β2-MG、FBLN1、透析龄呈正相关(P<0。05)。高CDC-42、β2-MG、FBLN1水平及长透析龄是MHD患者发生AA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CDC-42、β2-MG、FBLN1水平与MHD患者AAC呈正相关,高CDC-42、β2-MG、FBLN1水平及长透析龄是MHD患者发生AAC的独立危险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β2微球蛋白腓骨蛋白1腹主动脉钙化相关性

    基于决策树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阎珊珊王亚姚冬芳
    51-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决策树算法构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血液透析后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和决策树模型构建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2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者40例,未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者16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尿素氮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白蛋白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独立保护因素(OR<1,P<0。05)。决策树模型显示,位于第1层的年龄是透析失衡综合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样本分为3个亚群,年龄>56。5岁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率为95。0%,远高于年龄≤56。5岁患者的发生率),位于第2层的白蛋白、尿素氮分别是年龄>55。5~56。5岁、年龄>56。5岁的影响因素。结论 分析透析失衡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决策树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可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概率。

    血液透析透析失衡综合征危险因素决策树卡方自动交互检测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