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苏大学

袁寿其

双月刊

1671-7775

xbbj@ujs.edu.cn

0511-84446612

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版)》原名《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有关机械、动力、农产品加工、生物与环境、汽车与交通、热能工程、材料、电气、计算机、自动化、力学、应用数字、建筑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报已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CJN)、《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内外多种权威性数据库和文摘固定引用期刊。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模态唇部状态识别的语音导航抗干扰系统

    王晗陈怡霖季钰姣杜若琳...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车载语音导航设备易受到车内外噪声干扰、无法准确判定声音信号来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唇部状态识别的语音导航抗干扰系统。通过摄像头实时识别驾驶员唇部状态,准确判定驾驶员声音信号的起止时间端点,进而控制语音导航输入信号开启和关闭,增强驾驶员对语音导航的控制权限,减少车内外的噪声干扰。为保证唇部状态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点-外观短时特征融合的多模态唇部状态识别网络,进行了关键点短时特征有效性试验、多模态特征融合的唇部状态识别消融试验、实验室模拟环境和真实车载环境下的语音导航抗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关键点短时特征算子可增强唇部状态变化表征能力14%以上,关键点-外观特征融合的唇部状态识别网络通过特征互补提升识别准确性8。98%以上。基于该网络的语音导航抗干扰系统准确性高(92。6%)、实时性好(检测速度为35帧/s);在驾驶员左、右侧面超过70°的大幅度头部姿态变化下,能有效减少车内外噪声对导航语音控制的干扰,表现出较高的鲁棒性。

    语音导航抗干扰系统唇部状态识别关键点外观特征特征融合长短期记忆网络

    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对边坡滑动模式与稳定性的影响

    张飞胡光华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极限分析法中的上限定理,开展了考虑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边坡稳定性研究,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对边坡失稳滑动方式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着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系数减小而减小,其影响程度随着土体内摩擦角和坡度的减小而增大;对于土体黏聚力较大、内摩擦角较小的缓坡,随着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系数减小,边坡的最危险滑动面会由坡脚深层破坏转变为坡底深层破坏,滑动范围显著增大;基于计算结果绘制了稳定图(stability chart),实现了考虑土体抗剪强度各向异性影响的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快速计算与最危险滑动方式的判别。

    边坡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稳定性安全系数极限分析法滑动

    基于离散元的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数值仿真

    刘振辉陈雪琴董侨姚波...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钢渣替换透水沥青混合料中部分玄武岩粗集料,开展室内疲劳试验及数值仿真,研究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基于CT扫描获取图像,通过阈值分割将混合料中钢渣、玄武岩、沥青砂浆和孔隙进行区分,导入颗粒流程序(PFC),建立颗粒直径为0。4 mm的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离散元模型,基于宏观和细观力学参数转换及虚拟强度试验进一步校正细观力学参数,开展虚拟疲劳损伤数值模拟,得到重复荷载作用下试件微裂纹扩展路径及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虚拟强度试验能够较好地模拟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荷载与位移关系曲线,试件裂纹扩展路径符合实际断裂情况,裂纹的分布主要沿着模型内部孔隙处扩展;虚拟疲劳损伤模型能够较好地描绘平行黏结模型的黏结直径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平行黏结接触颗粒间的拉应力增大而加速减小的趋势,虚拟疲劳损伤模型计算结果和室内疲劳损伤试验结果较为接近,误差不到10%,可有效预测高应力比下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

    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离散元方法裂纹扩展

    基于IWOA-LSTM算法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识别

    范旭红章立栋杨帆李青...
    105-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识别桥梁结构的损伤程度,制作了桥梁的关键构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加载试验。收集了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AE)信号,通过AE信号参数分析,将梁的损伤破坏过程划分为4个典型阶段。构建了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根据经验设置LSTM模型的超参数容易导致网络陷入局部最优而影响了分类结果,提出采用Sine混沌映射和自适应权重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WOA),对LSTM进行超参数寻优。设计了 IWOA-LSTM算法模型,训练识别试验梁各损伤阶段的AE信号特征参数。定型网络结构,并识别同种工况下其他梁的AE信号。结果表明:IWOA-LSTM算法模型识别准确率均超过或接近92%,相较于普通LSTM模型,IWOA-LSTM模型识别准确率提高了约7%。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声发射损伤识别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

    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节段存放及吊装方案的优化设计

    邓文琴宋启港刘朵彭宗卿...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节段划分、存放及吊装方案,以南京长江五桥引桥——立新路跨线桥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节段进行合理划分长度,分析标准节段梁存放及吊装期的应力变化及变形特征,并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节段长度为240~400 cm时,对梁体抗弯承载力影响较小,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节段长度的合理划分取决于吊装及运输条件;节段梁存放层数不宜超过2层,如采用双层存放,需在波形钢腹板节段梁混凝土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临时刚性支撑;节段梁吊装宜采用四吊点方案,即在靠近腹板处设置4个吊点,且起吊时在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临时刚性支撑,以避免顶板变形过大,增加现场拼装控制的难度。

    波形钢腹板节段预制节段长度存放阶段吊装阶段临时刚性支撑有限元模型

    考虑盐度影响的粉煤灰固化软土直剪试验

    殷杰邱文杰田雪晨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粉煤灰作为固化剂,制备了多组粉煤灰固化软土试样,其孔隙水中盐度分别为0%、2%、4%和6%,养护龄期分别为3 h、7 d和28 d。通过开展室内直剪试验,探讨盐度对粉煤灰固化软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竖向固结压力为50 kPa时,粉煤灰固化软土的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呈现软化型,而在竖向固结压力为200 kPa时曲线呈现硬化型;高盐度试样具有较低的峰值剪应力和残余强度,表明高盐度对粉煤灰固化软土强度特性具有不利的影响;随着盐度增加,各养护龄期下软土试样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曲线均呈现近似线性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盐度的增加抑制了粉煤灰中活性成分的水化反应。

    粉煤灰软土固化剂盐度养护龄期室内直剪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