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鲜和老化生物质炭应用对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进展

    赵读凤罗佳徐烨红马艳...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而农田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具有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但长期施用后,自然环境造成的生物质炭老化会使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因而比较新鲜和老化生物质炭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综述生物质炭的不同老化方式及其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新鲜和老化生物质炭施用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机制,发现与新鲜生物质炭相比,老化生物质炭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效果并不统一,这与生物质炭的老化方式、老化时间和土壤类型等密切相关,老化生物质炭不仅会改变自身的理化性质,还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活性,从而影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而生物质炭田间老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多为短期的,对于长期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可以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一步探究新鲜和老化生物质炭施用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机制。

    新鲜生物质炭老化生物质炭温室气体减排同位素示踪技术农田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果树品质及抗性性状中的研究进展

    李嘉琦刘有春魏鑫杨艳敏...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是一种基于连锁不平衡理论的成本低、精度高的基因分型方法,用于影响复杂性状的基因或基因组区域定位。随着果树各树种基因组的陆续公布,近年来GWAS在果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 GWAS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综述了 GWAS在仁果类、核果类、柑橘类、浆果类和其他经济类果树中的研究进展,关联性状主要集中在果实品质性状评估(风味、香气、质地、果实外观、色泽、单果重等)和抗性基因鉴定(苹果褐斑病、李痘病毒、褐腐病、草莓枯萎病、葡萄裂果等)等方面,梳理了利用结构变异、转座子开展关联分析的研究报道,基于GWAS+TWAS等衍生应用在作物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对果树相关研究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最后归纳了果树GWAS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果树品质性状抗性性状

    种业振兴行动下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

    袁刚陈晨王伟业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农业种质资源是包含畜禽、水产、农作物以及微生物等的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下,须强化对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抢救了一批珍稀农业种质资源,挖掘培育了一批新种质。从该市农业种质资源基本情况、保护与利用案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开展研究发现,扬州市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74种,畜禽种质资源68种,水产种质资源61种,且优质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然而,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保护能力不足、保护意识不强、资源利用共享不够、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等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种业振兴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乡村振兴扬州

    不同轮作模式对东北黑土地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籽懿黄修梅杨玉荣惠霖...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四大黑土区之一,是东北农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重视对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但我国东北黑土耕地质量由于连年耕种导致土质严重退化,土壤中的有机质流失,土壤结构也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轮作作为保障黑土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对改变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黑土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黑土区耕地修养生息、提升地力和平衡粮食供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保护黑土地,探寻适宜东北黑土区的轮作模式至关重要。本文根据不同轮作模式对黑土地所产生的影响,总结了不同轮作模式对黑土地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等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在分析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未来黑土地的建议与展望,以期为黑土区农业的永续发展提供参考。

    轮作模式东北黑土地土壤养分

    我国大豆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万志前刘政俞秦峰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但存在进口依赖。摆脱进口依赖,实现大豆品种的自主自立,保护大豆品种创新是关键。大豆新品种权的申请与授权情况是衡量大豆品种创新与保护的重要指标,分析其保护现状及影响育种创新的成因,可为完善我国大豆新品种保护的政策法律提供参考。基于农业农村部公开发布的数据,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分析2000-2022年大豆新品种的申请授权详情、审查时长及其演变规律,剖析实施大豆振兴战略,打赢"种业翻身仗"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大豆新品种的申请授权数量、企业申请授权品种比例、审查授权效率等均有明显提高,这与国家政策法律支撑和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但同时存在大豆品种创新能力薄弱、大豆商业化育种机制不完备、品种权审查授权效率不高等不足。因此,应整合创新要素资源,完善品种权保护法律制度,营造有利于大豆育种创新的环境;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大产学融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的形成;强化技术支撑,拓展DUS测试方式,优化品种权保护收费政策,以提高审查授权效率。

    品种权大豆新品种申请量授权量审查时长商业化育种

    百香果SUS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包雨莹彭先蕊潘若云任锐...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虽原产热带地区,但高温也会影响其开花坐果,进而影响产量。果实糖含量不仅影响果实风味品质,还可以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参与高温、干旱、盐害等逆境胁迫。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S)是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在植物糖积累及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功能。对百香果SU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其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百香果蔗糖合成酶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基因结构、系统发育关系、蛋白质保守功能域、染色体定位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其表达模式,利用qRT-PCR技术分析其在高温处理下的表达。结果显示,百香果中包含5个SUS基因,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外显子数量为13~15个。5个SUS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三大类,即SUS Ⅰ、SUSⅡ、SUSⅢ,百香果SUS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中含有激素响应、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表达模式分析表明,PeSUS3基因在百香果叶片和果皮中的表达量均较高。qRT-PCR分析表明,PeSUS1、PeSUS2基因在高温处理后表达量显著下降,PeSUS5基因表达量显著性上升,说明PeSUS1、PeSUS2、PeSUS5基因可能在百香果高温胁迫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百香果蔗糖合酶高温胁迫表达分析

    马铃薯StNAC6基因克隆及干旱胁迫表达分析

    纪艺红索梅芹邵子莹张宁...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NAC对植物种子发育、细胞分裂分化、侧根形成等都有直接影响,它与DNA元件相结合发挥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的抗逆性。通过PCR方法从马铃薯冀张薯8号中克隆获得了 1个StNAC6基因,并对StNAC6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含序列比对、理化性质预测、进化分析等。使用冀张薯8号组培苗作为试验材料,用浓度为10%、15%和20%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处理0、6、12、24 h后,分析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并在马铃薯开花期,采取不同的组织(花、根、茎、叶、块茎、葡匐茎)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NAC6基因全长为876 bp,共编码291个氨基酸,包含1个NAM结构域;等电点为7。04,相对分子量为33。619 15 ku;StNAC6蛋白均含有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3种氨基酸磷酸化位点,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StNAC6第74、262位氨基酸存在N-糖基化位点;预测StNAC6定位于细胞核。荧光定性PCR结果显示,在不同含量PEG胁迫处理下,马铃薯StNAC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不相同,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该基因参与干旱应答响应;StNAC6基因在马铃薯茎、花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说明其可能参与马铃薯生长调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入探究马铃薯NAC6转录因子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马铃薯NAC6基因克隆干旱胁迫NAC转录因子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鸡源和鸭源沙门菌中的流行特征

    孙凡王丽董洪燕吴植...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一种重要的治疗人兽临床上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而16S rRNA甲基化酶是近年新发现的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的一种耐药机制。对2021-2022年分离自泰州鸡源和鸭源的143株沙门菌进行阿米卡星抗性平板筛选,并通过PCR方法检测耐阿米卡星的菌株是否携带相应的耐药基因。结果显示,沙门菌中armA基因较流行(22/143,15。38%),也有少数菌株携带rmtB基因(1/143,0。70%),其他基因未检测到;不同宿主中,鸡源沙门菌是主要宿主;不同血清型中,印第安纳沙门菌是优势血清型。携带armA基因或rmtB基因的23株阳性菌,阿米卡星的MIC值均高达512 µg/mL以上,且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其中,较为流行的耐药谱是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萘啶酸-环丙沙星-氯霉素-喹乙醇-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链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磷霉素。国内外关于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沙门菌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实践中耐药菌株的快速监测提供参考,也可为动物临床或养殖业中合理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鸡源鸭源沙门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耐药性

    绿色木霉对干旱胁迫玉米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曹宇航潘宇徐洪伟周晓馥...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对干旱胁迫玉米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稷秾10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法,于玉米4叶1心期绿色木霉灌根处理,共设4个处理:清水(CK)、干旱(DSCK)、正常水分条件接种绿色木霉(TK)、干旱胁迫下接种绿色木霉(DSTK),研究对幼苗地上部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TK与CK处理组相比,玉米幼苗的地上部株高、茎粗、叶宽、叶面积均显著增加(P<0。05),玉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差异显著(P<0。05)。干旱胁迫下接种绿色木霉处理(DSTK)与DSCK相比,玉米幼苗的株高、茎粗、叶宽、叶面积、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分别增加43。96%、168。91%、96。32%、168。21%、91。56%、138。46%、158。68%、141。16%、66。41%。DSTK组玉米幼苗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也显著高于DSCK组(P<0。05),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降低了 22。55%(P<0。05);玉米叶片色素含量的增幅表现一致,菌液处理的幼苗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幼苗叶片的地上形态学指标与光合特性各参数呈显著正相关。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与形态学指标、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呈显著负相关。绿色木霉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生长,且提高玉米幼苗的光合特性,从而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

    干旱胁迫绿色木霉玉米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

    基于细胞结构与光合生理的雪茄茄芯烟叶适熟采收研究

    茌馨文刘海莹杨锦鹏丁广大...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雪茄烟叶成熟过程中伴随着烟叶细胞结构、组织以及光合生理的变化。雪茄烟的适时采收可以提高烟草的品质,叶片过熟会导致雪茄烟的品质显著下降。为构建轻简高效的雪茄茄芯烟叶适时采收技术,以雪茄茄芯品种楚雪14号(CX-014)为材料,设置不同成熟度梯度的大田试验,测定叶长、叶片含水率、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并进行叶片组织切片和主叶脉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雪茄烟叶片长度、含水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蒸腾速率、腺毛密度均下降,同时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密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在尚熟时期达到峰值,栅栏组组厚度和密度、栅栏组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在成熟时期达到峰值。综上,本研究揭示了雪茄茄芯烟叶成熟过程中外观品质、解剖结构以及光合相关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初步明确了基于细胞结构和光合生理的烟叶成熟度判断标准,为茄芯烟叶适时采收技术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雪茄茄芯成熟度解剖结构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