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FCOS的水稻叶片病害检测模型

    丁士宁姜明富
    232-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水稻病害识别方法主要依赖人工,效率低下且存在人工主观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COS模型的水稻叶片病害检测模型.首先收集950张3种不同病害的水稻叶片图像,构建Pascal Voc格式的水稻叶片病害数据集.为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对划分为训练集的图像进行数据增强,训练集图像由760张扩增到6 080张.然后构建检测模型,改进FCOS模型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在特征融合网络引入CBAM注意力模块;损失函数中,回归损失函数采用CIoU损失函数,分类损失函数和中心度损失函数与原FCOS模型保持一致.改进的FCOS模型在水稻叶片病害数据上的平均精度均值达77.7%,相比原FCOS模型提升了 2.3百分点,改进的模型在不明显提升检测时间的情况下,提升了模型的精度.通过试验与模型YOLOF、Faster R-CNN、VarifocalNet、NAS-FCOS、TOOD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模型取得了最高的检测精度,且在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上取得了最高的权衡.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能够比较精准地识别水稻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和叶瘟病,可以为水稻叶片病害的检测提供参考.

    改进FCOS模型水稻叶片病害图像PascalVoc格式CBAM注意力模块CIOU损失函数

    山顶、山腰、山脚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预测分析

    刘威陈凌芝吴云陇黄双杰...
    239-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豫南山地茶园山顶、山腰、山脚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特征,同时探究土壤细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信阳市狮河区山地茶园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山顶、山腰、山脚茶园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以及土壤微生物功能特点,并开展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RDA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山脚茶园土壤中细菌丰富度显著高于山顶和山腰;山脚土壤中细菌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山顶,与山腰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山脚茶园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山顶.山体不同位置,在门水平上的组成和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其中山顶茶园土壤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髌骨菌等相对丰度高于山腰、山脚,而山腰、山脚茶园土壤细菌相对丰度相似.山顶、山腰、山脚茶园土壤细菌在属分类水平上的组成和相对丰度均存在差异.其中,酸杆菌属相对丰度为山顶(4.48%)>山腰(2.91%)>山脚(1.08%),而山腰和山脚处土壤中苔藓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44%和2.51%,其相对丰度是山顶的2倍左右.山顶、山腰、山脚茶园土壤细菌菌群功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最主要的功能是新陈代谢,其次是环境信息处理.山顶、山腰和山脚茶园土壤细菌功能类型存在差异,山顶茶园具有化学异养型、好氧化学异养型、纤维素分解的细菌相对丰度高于山脚;山脚处掠食性或外寄生性型、细胞内寄生虫、人类病原体、硝酸盐还原型、光异养型细菌相对丰度高于山顶.固氮作用的细菌则以山腰处相对丰度最高.

    茶园山体位置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功能预测分析

    底物浓度对人粪与秸秆半干式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

    王秋媛张铁坚张立勇
    245-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底物浓度对农村人粪与秸秆半干式厌氧发酵的影响规律,在使用沼液对玉米和小麦秸秆进行浸泡预处理后,使其分别与人粪混合开展半干式厌氧发酵研究,设置了 10%、12%及14%3种不同底物浓度,考察其对半干式厌氧发酵的影响,监测试验过程中产气量变化和沼液中pH值、NH4+-N、VFAs、CODc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总结归纳其变化规律,并且分析产生沼渣用于农业生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试验组各指标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产气性能方面,相同底物TS=12%时试验组产气量最优,不同底物的试验组中人粪与小麦秸秆的混合发酵更优;发酵料液特性方面,底物浓度越低发酵料液的指标变化越温和,发酵过程越稳定,缓冲能力越高,相同底物浓度时人粪与小麦秸秆的试验组合更具有缓冲能力、发酵过程更稳定;发酵后沼渣方面,各个试验组的沼渣均符合制肥标准.综上所述,在底物浓度为12%时,人粪与农作物秸秆进行半干式混合厌氧发酵的试验各方面性能最好,小麦秸秆比玉米秸秆更适合做人粪厌氧发酵的调理剂.

    人粪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底物浓度

    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分析

    农泽梅欧克纬卢业飞周全光...
    253-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了解根际土壤微生态与宿根性的关系,为评价甘蔗宿根潜力及促进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盆栽种植甘蔗品种桂热2号(GR2,设为处理1)、柳城05136(LC05136,设为处理2)和新台糖22号(ROC22,设为处理3),于分蘖期采集其根际土壤及未种植甘蔗的盆土(CK),利用传统培养法结合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其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4个处理间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在数量方面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与真菌比表现为处理1>处理3>处理2>CK;UE、SC、ACP活性在4个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CAT活性在不同甘蔗品种的根际土壤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细菌优势菌门相似,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黏球菌门(Myxococc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各处理间优势菌门的丰度存在差异,其中占比最高的变形菌门表现为处理1(43.17%)>处理3(40.66%)>处理2(37.28%)>CK(35.44%);4个处理的真菌优势菌门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此外,丰度排名前10位的其余菌门在不同处理间占比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处理1根际土壤的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占比高于其他品种,而蛙粪霉门(Basidiobolomycota)占比低于其他品种.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综上表明,种植甘蔗改变了原土壤的生态环境,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初步推测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在分蘖期其根际化学反应相对较强,且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较理想.本研究结果可为"甘蔗一根际微生物"的互作在甘蔗宿根性上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甘蔗宿根性根际土壤微生物

    土壤改良措施对参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郭瑞齐管仁伟王萌张华建...
    261-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土壤改良措施对参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筛选老参田土壤改良最优方案,进行大田种植土壤改良试验,设置3个处理组,即棉隆土壤熏蒸组(A)、高锰酸钾化学消毒组(B)、微生物菌肥组(C),并以未改良土壤为空白对照组(CK).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综合评价不同参田土壤改良措施.结果表明,在12个改良参田土壤中共检测537 766个细菌有效序列,701 028个真菌有效序列;土壤细菌在门分类水平上,改良组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等的相对丰度均大于空白对照组,土壤真菌在门分类水平上,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在微生物属分类水平上,处理组有益菌芽孢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热酸菌属、青霉菌、毛壳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引起植物病害的镰刀菌属、芽枝霉属在处理组中的相对丰度呈下降趋势.空白对照组土壤中鞘氨醇单胞菌属、热酸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处理组,在西洋参短期连作体系中,预测土壤中微生物可产生抵御病害的生防菌,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总之,在土壤改良措施中,3种处理方法都有利于有益菌和生防菌丰度的增加,土壤修复以C组最好,A组次之,B组效果较差.

    西洋参高通量测序土壤改良连作障碍微生物

    不同类型土壤保氮剂提高烟田氮效益和烟叶产质量研究

    陈卓方明王浩然杨盟权...
    269-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氮肥利用率偏低,较低的氮肥利用率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还造成环境威胁,为此,依据氮肥平衡原理,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处理,以计算氮肥利用率,并以当地常规施肥作对比,研究沸石、麦饭石、腐殖酸、烟梗水热生物炭、硝化抑制剂(DMPP)、脲酶抑制剂(NBPT)等6种保氮剂对郴州烤烟氮肥利用率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郴州烟田使用的保氮剂,进行大田示范验证.结果显示:(1)施用DMPP、NBPT和自制烟梗水热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组成结构,减少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使施入烟田的化肥氮多数以铵态氮的形式固持在土壤中供作物吸收利用,其中施用DMPP对铵态氮的固持效果最好.(2)施用DMPP、NBPT和烟梗水热生物炭可以增加烟株干重、提升烟株各部位含氮量、改善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烟田氮肥利用率以及烟叶产量产值,其中施用DMPP处理烟株干重、总氮含量、烟田氮肥利用率、烟叶产量、烟叶产值、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产投比分别为264.2 g/株、9.18 g/株、29.57%、2 293.80 kg/hm2、76 407.45 元/hm2、11.03 kg/kg 和 8.58 元/元,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升44.61%、28.75%、125.73%、10.88%、11.18%、13.71%和0.91%.(3)在肥料中添加矿物保氮剂沸石、麦饭石,生物保氮剂腐殖酸、烟梗水热生物炭,化学保氮剂DMPP、NBPT对烟田氮素均有固持作用,效果由低到高为矿物保氮剂<生物保氮剂<化学保氮剂.(4)通过DMPP和自制烟梗水热生物炭大田示范中较高的氮效益和烟叶产质量指标进一步验证了其保氮效果.综合来看,DMPP对郴州烟稻轮作系统下烤烟氮肥利用率提升比例最大,作用效果最好,其次为NBPT和烟梗水热生物炭.

    土壤保氮剂郴州烟田氮肥利用率氮效益烤烟产质量

    稻瘟病拮抗菌短小芽孢杆菌NDY-10的功能特性与全基因组分析

    魏浩卓李宁李静泉
    27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NDY-10对植物病原菌具有广谱拮抗活性,其中对稻瘟病菌的抑菌率最高.从NDY-10菌株对稻瘟病菌的拮抗特性和全基因组分析2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DY-10菌株对稻瘟病病菌具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其无菌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可达100%,且与添加量呈正相关.NDY-10菌株无菌发酵液对温度、紫外线辐射不敏感,强酸或强碱会影响其拮抗活性.经3种蛋白酶处理后,NDY-10菌株对稻瘟病病菌的抑制率下降,说明短小芽孢杆菌NDY-10菌株对稻瘟病病菌的拮抗物质是一种蛋白.NDY-10菌株的完整基因组大小为3 736 781 bp(含41.63%的G+C),包括3 893个编码序列(CDS).从该基因组中鉴定出9条基因簇,其中大部分负责抑制代谢物的合成,并且发现了 tasA拮抗基因(801对碱基).根据之前的研究,推测其为稻瘟病接抗菌NDY-10菌株的关键功能基因.由本研究结果可知,NDY-10菌株可以作为潜在的优秀的生防制剂用于防治稻瘟病.

    短小芽孢杆菌稻瘟病菌拮抗作用生物防治全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