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氨基酸硒叶面肥对秋月梨果实品质、产量及梨树生长的影响

    范嘉林王芳谢一鸣孙剑...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秋月梨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750、900、1 050、1 200、1 350、1 500 mg/hm2.测定不同处理秋月梨果实的硒含量、果实品质、单果重、产量、梨树生长指标等,研究叶面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对秋月梨果实硒含量、果实品质及梨树长势的影响,以期为硒肥的合理施用及梨树高品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喷施硒肥可有效提高硒在秋月梨果中的含量,硒含量与喷施浓度呈正相关,同时喷施硒肥可提高秋月梨果的果品质量,增加梨单果重、产量.在氨基酸硒叶面肥喷施量为1 050 mg/hm2处理下,秋月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16.30%、62.08%,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去皮硬度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28.57%、9.76%,梨单果重、产量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13.13%、29.56%.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能够促进秋月梨梨树的生长,其中在喷施1 050 mg/hm2氨基酸硒叶面肥处理下,秋月梨百叶鲜重、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6.86%、14.51%和15.60%.因此可见,适当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能够提高硒在秋月梨果中的含量,同时促进秋月梨梨树生长发育,提高秋月梨的产量和质量,其中以喷施1 050 mg/hm2氨基酸硒叶面肥处理的效果最佳.

    氨基酸硒叶面肥秋月梨硒含量产量果实品质

    叶面肥配施对人参果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姚雨薇左合君陈士超王健...
    170-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西北沙区风大、沙多,土地生产力低,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要依托自然资源,引种适应性强、高产高收的经济植物,促进当地经济长足发展.人参果可有效利用沙区光热条件,实现创收.针对沙区土壤养分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差的问题,采取叶面肥配施措施,促进人参果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为沙区提升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以绿源1号人参果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在人参果伸蔓期、开花坐果期、第一穗果膨大期及果实成熟期按照试验设计分别配施叶面肥,测定人参果的生长、生理以及果实品质指标,探究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硼肥3种叶面肥对人参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硼肥3种叶面肥中,磷酸二氢钾是影响人参果的生长、生理以及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磷酸二氢钾浓度的升高,人参果的生长、生理、果实指标均有显著提升,其中株高、基径、单株结实数、单株重均在3 g/L的磷酸二氢钾作用下达到最大.(2)生长指标和营养物质含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人参果株高与基径、单株结实数、单株重、维生素C含量显著相关(P<0.05,下同);基径与单株结实数、单株重及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脂肪含量显著相关;单株结实数与单株重显著相关;总叶绿素含量与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脂肪含量显著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可溶性糖、脂肪含量显著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脂肪含量显著相关.(3)通过隶属函数模糊综合评价得出,3g/L磷酸二氢钾、4 g/L氯化钙、2 g/L硼肥的叶面肥配施方案对于促进人参果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效果最佳,人参果株高、基径、单株结实数、单株重及总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增长27%、28%、117%、70%、52%、18%、30%、23%.

    人参果叶面肥配施果实品质日光温室正交试验设计

    基于花粉形态学筛选猕猴桃突变体的研究

    何利钦张茜庄启国鲁松...
    17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粉形态特征可作为猕猴桃属植物的分类依据.现有的研究方法需要使用扫描电镜测量花粉形态的多项特征,不能满足猕猴桃遗传育种工作的需求.为了探究一种基于猕猴桃花粉形态筛选突变体的新方法,以39份不同猕猴桃花粉为试验材料(包含雌株花粉15份、雄株花粉23份、突变体两性花花粉1份),运用扫描电镜在较低倍数(1 000 ×)下观察,选取5项特征指标进行测量,对供试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态分布分析.结果表明,39份样本均为N3C4P5型,赤道面观均为三裂圆形,具3条萌发沟;主成分分析中PC1、PC2贡献的总方差为96.27%;载荷图表明,在较低倍数下5个花粉形态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得分图表明,样本中的雌株花粉和雄株花粉存在明显分离,它们的形态学相似度不大,极轴长度与赤道轴长度的比值(P/E)与赤道轴长度(E)二者夹角最大,具有区分意义;P/E的正态分布曲线轴须图将数据结果可视化,根据样本的区间差异筛选离群的突变体,筛选出突变体材料4份.

    猕猴桃花粉形态扫描电镜突变体

    水产源芽孢杆菌抑菌活性、对抗菌药物和消毒剂耐受性的研究

    孙云贵姚海静张力元谈瑞明...
    187-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具有抑菌性,且对抗菌药物和水体消毒剂具有耐受性的优良益生菌,通过牛津杯法测定了 24株水源芽孢杆菌对常见6株水产病原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VA1株和VA2株,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VP)、哈维氏弧菌(V.harveyi,VH)、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抑菌活性;运用K-B纸片法探究了 24株芽孢杆菌对6种常用水产抗菌药物(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新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并采用稀释涂布法测试了 24株芽孢杆菌对8种常用水产消毒剂(聚维酮碘溶液、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复合碘溶液、苯扎溴铵溶液、浓戊二醛溶液、过硫酸氢钾、漂白粉和高锰酸钾)的耐受性.结果表明:体外抑菌试验中,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V1、BV2、BV3对6种致病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药敏试验中,10株芽孢杆菌(BV1、BT1、BS2、BS4、BS6、BS9、BS10、BH3、BC1和BA1)均对新霉素耐药;消毒剂耐受性试验中,大多数的菌株对特效改底王、漂白粉以及高锰酸钾的常规消毒剂量显示出耐受性,但是聚维酮碘、戊二醛苯扎溴铵、复合碘、苯扎溴铵以及浓戊二醛的常规消毒剂量对菌株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综合以上试验结果,选取BV1作为5种具有抑制效果的消毒产品的定量试验菌株,结果显示,高浓度的消毒剂会严重影响芽孢杆菌的活性,对于贝莱斯芽孢杆菌BV1来说,聚维酮碘、戊二醛和苯扎溴铵和浓戊二醛的消毒浓度不超过2 mg/L;复合碘和苯扎溴铵的消毒浓度不超过1 mg/L.水产源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V1有较强的抗病原菌能力,对抗菌药物有一定耐药性,对常见的消毒产品抗性较好,可以作为潜在益生菌株用于后续水产益生菌制剂的开发利用.此外,常用消毒剂用于水体泼洒的剂量最好不要超过建议使用剂量,以防影响益生菌的活性.

    水产动物芽孢杆菌病原菌抗菌药物消毒产品抗性

    非洲猪瘟病毒p10蛋白和p49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位预测

    孙卓雅王梦翔宋金星秦晓东...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多种生物信息技术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Georgia 2007/1株p10蛋白和p49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及三级空间结构、抗原性、抗原决定簇进行初步分析,并预测其B、T淋巴细胞优势表位.结果表明,p10是亲水性蛋白,含有2个抗原决定簇,该蛋白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的比例为32.05%、11.54%、52.56%和3.85%;p49同样是亲水性蛋白,含有17个抗原决定簇,其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的比例依次为29.91%、7.53%、55.94%和6.62%.基于以上分析,p10不适合用于ASF疫苗制备的候选蛋白;而p49作为亲水性衣壳蛋白,具有一定免疫原性,有望成为疫苗研制的备选蛋白,为ASFV蛋白研究和疫苗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非洲猪瘟生物信息学表位预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胶中3种主要类黄酮物质含量

    余柠未丁燕李卫忠李云涛...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胶中3种主要类黄酮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并用于比较3省份桃胶中类黄酮含量差异.取0.5 g桃胶经10 mL 80%甲醇水超声提取30 min,于6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0.22 μm有机滤膜,采用SunFire 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酸水(体积比40∶60)做流动相,在287 nm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种类黄酮物质在0.5~1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决定系数大于0.999,添加回收率范围分别是92.3%~105.2%,相对标准偏差在1.3%~7.2%之间,方法定量限为1 mg/kg.3省份桃胶样品中,圣草酚、柚皮素、橙皮素浓度范围分别是1.8~63.8、35.1~156.5、3.8~192.9 mg/kg,平均浓度分别是17.7、82.0、86.4 mg/kg.云南桃胶中橙皮素含量明显低于其余2个省份,湖北桃胶中柚皮素含量比较低,而江苏桃胶中圣草酚含量约是另外2个省份的2倍.可见,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测定桃胶中类黄酮物质含量,不同省份桃胶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

    高效液相色谱法桃胶类黄酮柚皮素橙皮素圣草酚

    不同杏品种成熟期果实生长指标、总酚含量及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陈奕琳崔梦凡马晨阳荀天卓...
    20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功能性物质种质资源,综合比较25个不同新疆杏品种成熟期果实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利用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将25个杏品种进行逐一筛选.结果表明,不同新疆杏品种果实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值分别为 33.43 g、40.13 mm、37.90 mm、1.06、4.23 kg/cm2、18.46%、20.96 mg/100 g、17.42 mg/100 g,且不同品种间单果重与纵横径、纵径与横径、总酚含量与总黄酮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个杏品种主要聚为两大类,第1类包括22个品种,第2类仅有3个品种,且当距离系数为15时,显示紫杏单独聚为一类,其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62.88 mg/100 g和61.00 mg/100 g.故紫杏可作为功能性物质种质资源,为研究培育高酚高黄酮含量类杏品种提供遗传新种质.

    果实生长指标生理指标

    基于YOLO v8-Tea的茶叶病害检测方法

    贾瀛睿龙阳胡蓉华崔艳荣...
    213-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真实场景下复杂的茶叶病害特征检测准确率低、误检率和漏检率高,以及难以进行移动设备上部署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 v8-Tea的茶叶病害检测算法.该算法是在YOLO v8的基础上做的改进,首先,替换了 C2f中的Bottleneck,采用FasterBlock来减少参数量和计算量.同时,引入了多尺度注意力EMA模块,以增强全局上下文信息的获取.最后,采用BiFPN模块,以更好地融合多尺度特征,并改进了颈部网络,以提高检测精度.结果表明,YOLO v8-Tea算法在平均精度方面比传统YOLO v8n提高了 5.7百分点,从而能更准确地检测复杂的茶叶病害特征.与此同时,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减少了 47.9%和28.4%,模型的权重文件的大小减小了 45.2%,仅为3.4 M.YOLO vs-Tea算法的平均精度比经典的YOLO系列算法中的YOLO v4-tiny、YOLO v5n、YOLO v6n、YOLO v7-tiny分别提高24.6、6.8、5.5、2.5百分点.这些改进使得本研究算法更适合茶叶病害检测任务以及在移动设备中的高效部署.该算法在茶叶病害检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通过降低参数量和计算量以及优化模型的部署,为实际农业场景中的茶叶病害检测提供了一个更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茶叶产业提供了有前景的技术,可以提高茶叶病害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茶叶病害检测YOLOv8-TeaFasterBlockEMABiFPN

    基于知识蒸馏及改进ShuffleNet v2的棉花病虫害识别方法

    戴硕白涛李东亚王震鲁...
    22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及时、准确识别危害棉花叶片病虫害的方法,做好防护和治理工作.针对自然环境下棉花叶片图像受复杂背景影响导致分类精度降低以及模型参数量大使其不便于移动端部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棉花病虫害识别模型ESSKNet.首先构建了包含8种类别的棉花病虫害图像数据集,其次通过在ShuffleNet v2模型引入SK-Attention自适应调整卷积核的大小关注棉花叶片不同尺寸大小的病斑信息并降低棉花病虫害图像复杂背景对模型的影响,将卷积核大小从3×3调整为5×5使神经网络更好地捕捉图像中的上下文信息和长程依赖关系.然后选取EfficientNet v2模型作为教师模型,ESSKNet模型作为学生模型,使用MGD方法进行知识蒸馏.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对棉花病虫害的识别准确率达96.06%,并且该模型参数量仅有EfficientNet v2的6.6%.该模型能有效识别棉花病虫害且更便于部署在移动设备上,以实现对棉花病虫害图像实时、精确地识别.

    棉花病虫害ESSKNet知识蒸馏图像分类SK-AttentionShuffleNetv2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的烤烟冠层叶绿素含量反演

    王佳丽蒯雁杨成伟字韶兴...
    232-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绿素含量对作物的光合作用有直接影响,同时影响作物有机质的积累,成为监测作物生长的重要指标,烟草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快速监测其叶绿素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快速、无损监测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探索一种快速便捷的估算烤烟冠层叶绿素含量的方法,实现方便高效的作物监测,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仪测定烟草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的实际值,并利用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采集对应时期烟草的光谱图像,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烟草冠层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另外选取58种常用植被指数与冠层实测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与实测叶绿素含量极显著相关的11种植被指数,构建烟草冠层叶绿素含量逐步回归的随机森林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浓度下,旺长期叶绿素含量最高,同一生育期,叶绿素含量随施氮浓度的增加而上升;采用随机森林建立的烟草旺长期模型r2为0.790,RMSE为2.140.本研究证明,叶绿素含量随施氮浓度增加而变化明显,2种建模方法中随机森林模型的精度优于逐步回归模型,研究为烟草叶绿素含量的快速估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利用无人机平台进行作物监测提供了可行的参考.

    无人机多光谱叶绿素含量逐步回归随机森林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