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农业大学小麦新品系农大136为供试对象,采用盆栽方式,研究矿井水灌溉下接种2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AM),即摩西斗管囊霉(Funneltformis mosseae,F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以及二者混合接种处理(FM+RI)对小麦产量以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侵染小麦根系,并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与普通井水浇灌相比,矿井水浇灌下AM真菌的菌根侵染率、根内泡囊数、丛枝数和根上菌丝侵入点数均有所降低;与FM或者RI处理相比,FM+RI处理下的菌根侵染率、根内泡囊数、丛枝数和根上菌丝侵入点数最高.与普通井水浇灌相比,矿井水灌溉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减弱,微生物碳氮含量降低;小麦根系活力下降,在各生育期表现为拔节期最高,开花期次之,抽穗期最低;小麦单茎干物质重及成熟期时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呈现为下降的趋势.矿井水浇灌下,与NM处理相比,接种FM、RI以及FM+RI处理后土壤过氧化氢酶(CAT)、蔗糖酶(SC)、脲酶(UE)和酸性磷酸酶(SKP)分别增加 41.4%~91.4%、5.0%~120.0%、15.0%~40.0%、55.2%~152.3%.矿井水灌溉下,与不接种处理相比,接种FM、RI以及FM+RI处理下的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2.3%~6.9%、7.8%~35.2%、39.7%~64.2%和137.2%~203.0%,成熟期小麦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5.0%~20.3%、7.2%~22.8%、3.4%~11.5%、8.3%~20.0%.综上所述,接种AM真菌能够提高矿井水灌溉下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碳氮含量,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小麦各生育期根系活力,增加单茎秆物质重及成熟期时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其中以共同接种FM+RI处理下小麦增产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