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叶肉结构对不同树龄核桃叶片氮磷钾含量光谱反演精度的响应

    胡珍珠王广龙张迪陈辉...
    239-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树龄核桃叶片、氮(N)、磷(P)、钾(K)光谱特征参量稳定性的响应机理,利用光谱仪测定不同树龄核桃叶片光谱反射率,运用电镜对叶片表面微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探寻核桃叶肉结构和N、P、K光谱特征参量稳定性的内在响应.结果表明:2~6年树龄核桃叶片N、P、K光谱特征参量均不相同,但8~12年树龄核桃叶片N元素光谱特征参量均为Rg、RNIR/Red,P元素光谱特征参量均为Ay,K元素光谱特征参量均为Dy、RNIR/Green、SDr/SDy、Rg/Ra、SDb、(Rg-Ro)/(Rg+Ro).(2)利用稳定光谱特征参量构建的8~12年树龄核桃叶片N、P、K含量光谱反演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其拟合度(r2)为0.763 2~0.973 6,均方根误差为0.512 8~1.011 9 g/kg,相对误差绝对值为0.368 7%~4.948 1%,且均通过置信椭圆F检验.(3)核桃叶片表面腺毛分泌的结晶体随树龄增加而减少,经分析结晶体成分为碳(C)、氧(O)、钠(Na)、镁(Mg)、硅(Si)、K、钙(Ca)等多种元素.(4)叶片靠近上表皮的第1层栅栏组织随着树龄增加排列逐渐增密,8~12年树龄的排列最为紧密,几乎无间隙.8年以下树龄核桃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随树龄增加而增厚,而8年以上树龄的叶肉结构则随树龄变化基本稳定.综上,核桃叶片N、P、K光谱特征参量及反演精度与不同树龄核桃叶肉结构的稳定性高度一致,8年以上树龄核桃树体可构建具有普适性的N、P、K含量光谱反演模型.

    核桃光谱特征参量光谱反演模型反演精度叶肉结构

    矿井水灌溉下添加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产量以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靳苏娜周文峰吴钟
    247-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农业大学小麦新品系农大136为供试对象,采用盆栽方式,研究矿井水灌溉下接种2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AM),即摩西斗管囊霉(Funneltformis mosseae,F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以及二者混合接种处理(FM+RI)对小麦产量以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侵染小麦根系,并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与普通井水浇灌相比,矿井水浇灌下AM真菌的菌根侵染率、根内泡囊数、丛枝数和根上菌丝侵入点数均有所降低;与FM或者RI处理相比,FM+RI处理下的菌根侵染率、根内泡囊数、丛枝数和根上菌丝侵入点数最高.与普通井水浇灌相比,矿井水灌溉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减弱,微生物碳氮含量降低;小麦根系活力下降,在各生育期表现为拔节期最高,开花期次之,抽穗期最低;小麦单茎干物质重及成熟期时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呈现为下降的趋势.矿井水浇灌下,与NM处理相比,接种FM、RI以及FM+RI处理后土壤过氧化氢酶(CAT)、蔗糖酶(SC)、脲酶(UE)和酸性磷酸酶(SKP)分别增加 41.4%~91.4%、5.0%~120.0%、15.0%~40.0%、55.2%~152.3%.矿井水灌溉下,与不接种处理相比,接种FM、RI以及FM+RI处理下的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2.3%~6.9%、7.8%~35.2%、39.7%~64.2%和137.2%~203.0%,成熟期小麦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5.0%~20.3%、7.2%~22.8%、3.4%~11.5%、8.3%~20.0%.综上所述,接种AM真菌能够提高矿井水灌溉下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碳氮含量,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小麦各生育期根系活力,增加单茎秆物质重及成熟期时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其中以共同接种FM+RI处理下小麦增产效果最佳.

    丛枝菌根真菌矿井水小麦土壤理化性质

    烟草黑胫病对不同类型植烟土壤化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高正锋宝童曦徐丝李先伟...
    25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土壤类型对烟草黑胫病发生的响应差异,明确与黑胫病发病程度相关的因素,通过田间调查,收集黄壤土、水稻土烟草黑胫病不发病、中度发病和重度发病烟株根际土壤,测定土壤化学指标,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发病程度下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黄壤土中随黑胫病发病程度增加SOM和NO3--N含量逐渐增加,AP含量中度发病最高.而在水稻土中,土壤NO3--N和AP含量升高,SOM和AN含量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黄壤土中Chao1、ACE指数随发病程度增加呈增加趋势且显著高于不发病和中度发病土壤,水稻土中细菌Shannon和Simpson指数随发病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芽孢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芽单胞菌属和苔藓杆菌属在中度发病土壤中富集.2种土壤类型下有机质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对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贡献率较大,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非生物因素.综上所述,不同土壤类型细菌群落a多样性变化不一致,芽孢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芽单胞菌属、苔藓杆菌属相对丰度随病害加重而增加;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是影响黑胫病发生和细菌群落结构改变的重要非生物因素.

    烟草黑胫病发病程度细菌群落结构化学性状

    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关系研究——基于农户融资行为视角

    汪博文盛苏宇商海亓浩...
    262-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2015、2017、2019年3期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农户融资行为视角,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之间呈现互补关系,即在传统农村金融欠发达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农户家庭的金融可得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缓解了农户的融资约束,对传统农村金融形成有效补充.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分别有效缓解了农户在生产上的投资信贷配给和在生活上的消费流动性约束,在影响农户融资行为方面与传统农村金融呈现互补关系.上述结论表明,要注重地区之间金融的均衡发展,在传统金融较为薄弱的地区,通过促进数字金融的发展,实现对于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进而确保地区间金融的均衡发展;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户提供稳定的、有保障的普惠化金融服务;可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农村信用数据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良性合作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涉农贷款投放,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传统农村金融农户融资行为信贷约束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营销策略——以红安县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为例

    陶雅陶应虎
    27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来实现.2023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首先,阐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以及乡村旅游营销的内涵.其次,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营销的意义,即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扩大客源量.再次,运用SWOT深入分析乡村旅游的营销现状环境,阐述当前乡村旅游营销的主要方式.然后,遴选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这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其乡村旅游营销策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得到启发.最后,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创新营销策略,即整合各项资源形成营销合力;吸引、培养、留住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从事乡村旅游;开发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方式,提升营销效率;规范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乡村旅游良好的营销环境.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营销龙王湖乡村旅游景区策略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与实践——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

    张小燕欧阳欢廖子荣张以山...
    279-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如何构建科学、系统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升农业科研院所整体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科研院所支撑产业、服务社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探索其"十三五"以来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构建及实践,通过梳理科技成果转化资源要素现状,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进展,总结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实践成效,并提出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重点工程、着力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促进优势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强化开展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积极拓展政产学研合作活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国有资产管理加速科技开发、试点推进股权激励壮大科技产业、努力扩大科技开发渠道增加收入、努力营造科技成果转化宽松环境,有效创造科技价值,增强院所发展实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0项对策措施,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实践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