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生菌BM18-2浸染对盐胁迫下饲草高粱生长与Na+、K+吸收和运输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毛峥沣钟小仙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巨大芽孢杆菌BM18-2、饲草高粱苏牧5号为材料,在土壤NaCl胁迫浓度为0、4、6、8 g/kg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或无BM18-2处理的苏牧5号幼苗在移栽后生长35 d,植株生长和根、茎、叶中Na+、K+吸收与运输及饲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无菌处理(对照)相比,内生菌BM18-2浸染可促进苏牧5号生长,显著提高有或无NaCl胁迫下根、茎、叶的干重以及盐胁迫下根中Na+含量,降低茎和叶中的N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根中的K+含量,提高茎和叶中的K+含量且土壤NaCl胁迫浓度为6、8 g/kg条件下茎、叶的K+含量均显著提高.与对照BM(0)相比,内生菌BM18-2浸染处理根中的K+/Na+仅NaCl胁迫浓度为6 g/kg时显著提高,极显著提高了 NaCl浓度≤8 g/kg胁迫下饲草高粱茎中的K+/Na+,提高了盐胁迫下苏牧5号叶中的K+/Na+且NaCl胁迫浓度为4 g/kg时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有菌处理的选择性运输系数SK+/Na+(stem/root)是无菌处理的1.15~1.39倍,且差异极显著;无盐胁迫条件下,内生菌BM18-2浸染处理的选择性运输系数SK+/Na+(leaf/stem)比无菌处理极显著提高20.57%;土壤NaCl浓度为6、8g/kg胁迫下SK+/Na+(leaf/stem)显著降低10.48%、12.50%.在土壤NaCl胁迫浓度≤8 g/kg条件下,BM18-2可显著提高苏牧5号的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粗饲料分级指数.本研究结果可以为耐盐牧草-巨大芽孢杆菌联合改良海涂和种养结合提供支撑,为牧草专用微生物菌提供实践依据.

    内生菌巨大芽孢杆菌盐胁迫苏牧5号饲草高粱饲用品质选择性运输系数

    鹅星状病毒RdRp蛋白对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

    饶丹尹磊吴佩王媛媛...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鹅星状病毒(GAstV)RdRp蛋白对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试验将构建的pCMV-RdRp真核质粒转染293细胞,并于转染后12、24、36 h收集细胞,提取核酸检测细胞内CCL2、CCL5、IL-1 β、IFN-α、TNF-α、IFITM1和IFITM2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GAstV RdRp蛋白于12、24、36 h极显著抑制CCL2转录,12 h极显著促进CCL5表达,24、36 h 极显著抑制 CCL5 表达(P<0.01);GAstV RdRp 蛋白于 24、36 h 极显著促进 IL-1β 转录(P<0.01);GAstV RdRp蛋白于12 h极显著促进IFN-α的转录,于24、36 h极显著抑制IFN-α转录(P<0.01);GAstV RdRp蛋白于12、24、36 h显著或极显著抑制TNF-α转录(P<0.01);GAstV RdRp蛋白于24 h极显著抑制IFITM1转录(P<0.01),于36 h显著抑制IFITM1转录(P<0.05),于12、36 h极显著促进IFITM2转录(P<0.01),于24 h极显著抑制IFITM2的转录(P<0.01).表明GAstV RdRp蛋白过表达能够诱导儿-1β的转录,抑制CCL2、TNF-α和IFITM1的转录;GAstV RdRp蛋白早期促进CCL5和IFN-α的转录,后期抑制CCL5和IFN-α的转录;GAstV RdRp蛋白早期和晚期促进IFITM2转录,中期抑制IFITM2转录.

    鹅星状病毒细胞因子转录RdRp蛋白

    不同施肥处理的连作障碍辣椒成分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

    柳小兰邓廷飞高安勤魏福晓...
    169-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障碍辣椒果实矿质元素和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期寻求有效缓解辣椒连作障碍的最佳施肥处理,为辣椒产业高效高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施肥处理辣椒中12种矿质元素及3个品质指标进行差异分析,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辣椒中重金属Cr、Cu、Pb、Cd、As和Hg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了 T2和T11处理重金属Cd含量分别为0.253、0.269 mg/kg,接近限量值0.3 mg/kg外,其余各处理中的各重金属含量均远远低于限量值,且各施肥处理的健康风险评估危害指数HI辣椒均远远小于1.0,即不会产生明显的健康影响,但应对Cd引起重视;辣度与辣椒素含量、二氢辣椒素含量、Ca含量和Sr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79、0.81、0.70,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T6处理矿质元素Ca、Ni、Be、Sr的含量在各处理中均最高,分别为CK的1.64、1.36、1.36、2.75倍,且T6处理的辣椒素含量、二氢辣椒素含量及辣度分别较CK提高了24.52%、36.16%和26.80%,较其他施肥处理均明显增加(T5、T7处理的二氢辣椒素含量除外);T6处理的主成分分析(PCA)的综合得分为3.575,排名第一,评价最高.说明T6(复合肥+功能性有机肥+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处理能够提高辣椒辣度,改善辣椒品质,可安全有效缓解辣椒的连作障碍现象,为最佳施肥方式.

    辣椒连作障碍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健康风险评估

    不同品种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的活性和含量差异分析

    张思璐汤冰镟耿智德吕宏斌...
    17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不同品种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α-AI)的活性和含量差异,为α-AI专用型白芸豆的品种选育和加工生产提供指导.以大白芸豆(YWL1、YWL2)、中白芸豆(Tbh1、Tbh2)、小白芸豆(云白1、云白2)品种为材料,对其营养成分、α-AI的活性和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超滤膜进行不同分子量α-AI1(6~20 ku)、α-AI2(21~40 ku)、α-AI3(41~60 ku)的分离,测定不同分子量α-AI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白芸豆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灰分含量差异明显,含量分别为17.5%~26.9%、1.1%~2.3%、32.9%~43.5%、3.8%~4.6%.云白1蛋白质含量最高(26.9%);YWL2灰分含量最高(4.6%),Tbh2脂肪含量最高(2.3%);α-AI的活性依次排序为YWL1>YWL2>云白 1>Tbh1>Tbh2>云白 2;α-AI 的含量依次为云白 1>YWL1>Tbh1>YWL2>Tbh2>云白 2;将 α-AI提取液进行膜分离得到3种不同分子量结构的α-AI1(6~20 ku)、α-AI2(21~40 ku)、α-AI3(41~60 ku),活性平均值分别为(2 315±313)、(1 1491±1 226)、(45 683±1 914)U/g,依次是 α-AI3>α-AI2>α-AI1.综合比较发现,YWL1具有较高的α-AI活性和含量,分别为23 156 U/g和7.04%,更适于α-AI的生产.

    α-淀粉酶抑制剂白芸豆品种筛选膜分离

    基于GA-PLS-SPA的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测

    彭俊杰汪泓王宇肖玖军...
    184-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绿素对辣椒的长势评估和营养状况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高光谱存在数据量大和冗余度高的问题,探究不同特征选择算法相结合进行高光谱叶绿素含量估测的可行性.以贵州省遵义市栽培辣椒为研究对象,采集盛果期辣椒冠层高光谱数据,通过卷积平滑(SG)、一阶微分(FD)、二阶微分(SD)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处理原始光谱数据,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下的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BO-RF)估测效果,以MSC预处理后的数据为基础,运用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结合连续投影算法(GA-PLS-SPA)进行最优特征波段选取,最后以GA-PLS、SPA和GA-PLS-SPA分别选取的特征波段作为输入变量,建立BO-RF、RF和BP神经网络模型来验证GA-PLS-SPA的普适性和广泛性.结果表明,MSC相比其他预处理方法对叶绿素含量的反演效果最好;相同估测模型条件下,基于GA-PLS-SPA建立的估测模型精度最高,选取特征波段数量最少,为7个,GA-PLS-SPA-BO-RF是估测叶绿素含量的最佳模型,训练集的R2、RMSE和RPD分别为0.896、2.791和3.124,测试集的R2、RMSE和RPD分别为0.913、2.965和3.414;相同算法建模条件下,BO-RF的精度明显高于RF和BP神经网络.MSC处理后的光谱能极大程度提取出辣椒叶片的叶绿素信息,GA-PLS-SPA能有效实现特征波段选取,降低模型复杂度,BO-RF具有良好的叶绿素含量反演能力.

    辣椒叶绿素高光谱波段选择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连续投影算法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

    型孔可变凸轮式大豆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陶珍董慧峰许洋洋傅晓珍...
    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窝眼轮式大豆排种器的工作性能,对排种盘结构进行优化改进,设计了一种型孔可变凸轮式大豆精量排种器,对排种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了分析.根据大豆种子的几何尺寸确定了排种器结构的关键参数:排种盘直径为200 mm、宽度为50 mm、型孔直径为12 mm、型孔深度为15 mm、凸轮偏距为7 mm.利用EDEM软件对大豆排种器进行仿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参数组合:排种盘转速为34.68 r/min、转速比为1.59、型孔数量为24.23个,排种合格率为98.132 4%.选取排种盘转速为35 r/min、转速比为1.6、型孔数量为24个进行台架试验,得到排种器合格率为97.64%,与仿真试验结果之间的误差相对较小,能够满足实际作业要求.

    大豆排种器型孔可变凸轮EDEM仿真响应面分析

    基于改进YOLO v5n的葡萄叶病虫害检测模型轻量化方法

    蔡易南肖小玲
    198-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较大的参数量和较高的计算复杂度,直接在移动端部署通用检测及识别模型的难度较高.为了解决轻量化的移动端部署难题及提升移动设备上葡萄叶病害的检测能力,拟提出1种轻量化、高精度、实时性的检测模型.首先,引入Slimming算法对传统的YOLO v5n网络进行缩减,利用模型稀疏化训练、批归一化的缩放因子分布状况对不重要的通道进行筛选;其次,引入轻量级上采样算子CARAFE增加感受野,进行数据特征融合;最后,将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改进为WIoU损失函数,制定合适的梯度增益分配策略来获得更加精准的框定位提升模型对每个类别目标的检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在保持模型性能的情况下有效轻量化.与传统的YOLO v5n相比,改进后的算法mAP提高了 0.2百分点,同时改进后的模型权重、参数量、计算量分别为1.6 MB、0.6 M、1.8 G,分别比原模型减少了 58%、67%、57%,能够满足移动端和嵌入式设备的部署要求.

    葡萄叶病害YOLOv5Slimming剪枝WIoU损失函数CARAFE算子

    基于改进MobileNet v3的苹果叶片病害识别方法及移动端应用

    张风伟朱成杰朱洪波
    205-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识别苹果叶片病害种类以进行及时防治对于苹果增量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在移动设备实时对苹果叶片进行病害识别,提高苹果的产量,减少种植者的损失.首先收集了黑星病、斑点落叶病、锈病、白粉病、混合病、褐斑病等6种苹果叶部病害和健康叶片的图像,并使用Retinex算法对图像进行数据增强,以提高数据集质量,然后将数据集按照8∶1∶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其次对MobileNet v3网络模型进行改进优化调整,在精简网络结构的同时减少冗余参数,并在非线性激活层后加入批归一化层,以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为了提升在低精度移动设备上的准确性和模型运行效率,将全连接层中的激活函数替换为ReLU6函数;最后,在模型训练时使用动量随机梯度下降优化器来进行模型权重系数的寻优,以减少训练时间和达到更高的分类准确率.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obileNet v3-A3网络对苹果叶片病害图像的识别准确率为96.48%,模型权重为2.98 MB,识别速率为8.82 ms/幅图片,与其他同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相比识别精度更高、模型更小、识别速度更快.本研究使用Android Studio将权重模型封装到安卓软件中,实现了移动设备对苹果叶片病害的准确快速识别.

    苹果叶部病害图像识别MobileNetv3Android

    枯草芽孢杆菌Y25对龙牙百合生长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涂镜杨谢斌魏宝阳赵鑫...
    214-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芽孢杆菌Y25灌根对百合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减轻百合连作障碍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以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百合种植基地连作3年以上进行3种不同处理,不种植百合空白处理(BG);种植百合但不用菌剂灌根处理(CK);种植百合且用Y25菌剂灌根处理(Y25).探究3种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对百合进行病情调查,统计分析不灌根与灌根处理对百合病情和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组(CK)相比,芽孢杆菌灌根处理后龙牙百合的株高、茎粗、鲜重以及产量均有提高,且百合枯萎病防治效果高达65.86%.此外,根际土壤中总磷、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速效磷、有机磷含量均显著增加.PCoA结果显示,施用芽孢杆菌后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而真菌群落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Y25菌剂灌根处理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相对丰度也发生变化,其中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疣微菌门、壶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γ-变形菌纲(未确定)以及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枯草芽孢杆菌Y25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得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增加,进而促进龙牙百合生长及有效防治病害.

    枯草芽孢杆菌龙牙百合防病促生长微生物群落结构

    麦洼牦牛粪便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姜立春付丹阳赵欣悦蒋道玉...
    223-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从麦洼牦牛粪便中筛选出具有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分离培养,再利用滤纸条崩解和刚果红平板透明圈试验进行初筛,将获得的菌株使用DNS法测定CMC酶活力进行复筛.根据菌体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序列测定及序列同源性比较结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该菌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麦洼牦牛粪便中筛选出1株酶活性为11.88 U/mL的纤维素酶产生菌株,经菌种初步鉴定该菌为溶杆菌属,命名为Lysobacter sp.MY16.以菌株MY16发酵产酶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最适碳源蔗糖(50 g/L),最适氮源尿素(7 g/L)为基础,对其培养条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结合Box-Benhnken试验响应面法分析,得出培养条件优化结果为温度41 ℃、接种量8.1%、时间21 h.在最适条件下,培养CMCase活性为36.12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 2.04倍.综上可知,本研究筛选出了 1株具有高CMC酶活性的菌株MY16,可为纤维素的生物高值转化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

    纤维素降解菌牦牛粪便纤维素酶单因素法响应面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