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给水排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给水排水
给水排水

关兴旺

月刊

1002-8471

gsps@vip.163.com

010-68302907;68362263;68316321;883754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德胜凯旋A座402

给水排水/Journal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64年,是中国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设有城市给排水,工业给排水,建筑给排水,施工、材料与设备,策略研讨,科技信息综述,标准规范交流园地,计算机技术,研究生论文摘要,信息市场等栏目。主要报道内容:给水排水行业的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新设备、新规范、新标准以及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法规等。主要读者对象 建筑设计院、市政设计院、工业设计院、自来水公司、运行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安装公司、设备制造厂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YOLOv8的城市排水管道缺陷检测算法研究

    杨帆刘如飞刘扬胜宋佰万...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排水管道系统在城市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实现排水管道缺陷的自动化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排水管道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针对管道图像亮度不均和网络泛化能力差的问题,采用Zero-DCE亮度增强和图像对比度调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增强处理.然后通过对YOLOv8算法添加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增强算法对缺陷位置信息的感知和捕捉能力,以便于算法能够更好的识别排水管道细小缺陷.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YOLOv8算法,改进后的算法精确度和召回率分别提升5%和7.9%.与其他三种网络相比,精确度和召回率分别提高了5.5%、7.6%、2.2%和 7.9%、4.2%、2%.

    排水管道缺陷YOLOv8注意力机制数据增强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室外排水管道设计

    周利刘光胜李波柴克鹏...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室外排水管道设计,重点分析了减少管道埋深的措施和结构基础对排水管道布置的影响.项目排水管道与传统建筑工程的排水管道相比,其管径更大,覆土更深,与市政排水管道相比,其安装受到更多的限制.针对狭窄空间,对传统跌水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尺寸更小、安装更灵活的跌水井方案.其中,设计了一种供多支管接入的矩形混凝土检查井,可有效减少支管检查井数量,节省造价.

    室外排水管道布置结构基础跌水井矩形混凝土检查井

    排污泵站内流特性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优化研究

    王俊华钱辉王朝飞
    132-136,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RNG k-ε紊流模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排污泵站的内流特性,基于佛汝德相似准则搭建了模型比例为1:1的排污泵站模型试验台,测试了正向高位进水工况下的泵站内部流动状态,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可靠性.通过对比分析排污泵站内部不同结构形式下的水泵的流动模式、漩涡及喇叭管吸入口预旋,评估泵站底部防旋板、隔板对排污泵运行的安全稳定可靠性的影响,为排污泵站内部不良流态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在泵站底部增加防旋板和隔板这种结构形式对改善泵站内部流态和喇叭管吸入口进水条件、降低漩涡风险及预旋风险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保证排污泵的安全稳定运行.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的结果为排污泵站的改进优化提供了方向,该研究为相似排污泵站设计和改造过程中的方案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排污泵站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内流特性漩涡预旋

    基于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特征识别供水管网漏损的机器学习模型比较研究

    何立新张宏洋张峥陈炯禧...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声信号在供水管网漏损识别领域备受关注,成为水务行业研究的焦点.针对探漏培训基地采集的声信号进行处理,提取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特征,并运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XGBoost和BP神经网络五种有代表性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5种机器学习模型都能有效识别管道中的漏损声信号特征,F1分数都超过86%.将上述模型应用于诊断实际管网中获取的漏损声信号,支持向量机表现最优,准确率达到82.8%,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结果验证了基于MFCC的机器学习模型可提高管网漏损诊断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供水管网漏损检测声学信号机器学习MFCC

    BIM技术在用地紧张大型水厂管线综合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郭子玉覃新元田萌王洋...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厂管线综合设计过程中,各类管线错综复杂,利用二维设计软件设计时,管线交叉位置多,高程计算工作量大,设计难度高.以松山湖水厂一期工程为例,采用BIM技术软件进行厂区管线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节省了设计周期、优化管线布置、减少厂区管线之间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并在设计交底过程中采用BIM模型进行交底,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节约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补充了 BIM技术在厂站内管线系统设计内容的使用场景.

    给水厂管线综合模型碰撞检查可视化交底BIM

    勤奋做事躬谦作人——-记崔玉川教授的水墨人生

    张弛陈琳
    149-154页

    Call for Papers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