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热处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徐跃明

月刊

0254-6051

jsrcl@vip.sina.com

010-62935465;8241508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金属热处理/Journal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8年创刊,1979年公开发行。办刊特点:1、研究所、学会、协会合办,拥有资深编委,开门办刊;2、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努力为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3、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实际效果好。主要栏目:1、专题综述;2、新工艺、材料、设备;3、组织与性能;4、典型零件热处理;5、工艺改进与设备改造;6、计算机应用;7、专业化生产与管理;8、热处理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处理对热轧态4343/3003/4343铝合金复合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

    张伟陈子健蔺永诚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4343/3003/4343铝合金复合板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热传输的复合板材,一般通过热轧进行复合成形制造.然而,热轧后的合金组织均匀性不理想,严重影响后续的冷轧质量,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对热轧态复合板材进行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热轧态4343/3003/4343铝合金复合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退火温度、退火时间,以及热轧后冷却速度对复合板材的微观组织存在显著影响.提高退火温度、延长退火时间、减缓热轧后的冷却速度会加速复合板材中析出相的聚合粗化,但是较长时间的退火会导致析出相回溶,不利于后续的冷轧加工.通过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较优的热处理工艺为:退火温度约为500℃,退火时间约为4 h,热轧后水冷为较优的冷却方式.

    热处理4343/3003/4343铝合金复合板微观组织

    不同冷轧压下率对因瓦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何承渝蔡晨谷宇李静媛...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XRD、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热膨胀测试、磁性能测试等研究了 20%~90%不同冷轧压下率对因瓦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热膨胀性能、饱和磁化强度和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固溶态等轴晶粒通过位错滑移发生变形,合金被逐渐压扁拉长形成了特定的取向,导致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快速下降,90%压下率时合金抗拉强度为777 MPa,而伸长率则只有5%.当冷轧压下率未超过80%时,合金的在20~10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和饱和磁化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在60%压下率时取得最小值.合金中{110}<112>黄铜织构,{112}<111}铜型织构,{136}<634>S型织构强度随变形程度的提高而增大,当冷轧压下率达到80%时合金中形成了强烈的织构.

    因瓦合金冷轧压下率微观组织热膨胀系数磁性能织构

    第20期全国材料热处理高级研修班

    127页

    变形量对EH47止裂钢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张九鑫任潇健金东正田勇...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MMS-200热模拟机试验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对EH47止裂钢组织演化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量从15%增大到60%时,原奥氏体晶粒长宽比从1.2±1.4增加至2.7±2.3;显微组织形态由粗化的贝氏体向细化的铁素体贝氏体转变;大角度晶界比例(HAGB)由34.6%升高至61.7%,有效晶粒尺寸从4.5±5.9 μm减小至3.4±4.2 μm;硬度从230 HV50降低至211 HV50.变形60%试样的奥氏体晶粒在相变前具有106.7 mm-1的单位体积有效界面积,是其显微组织细化、均匀化的根本原因.在原奥氏体晶粒边界形核、长大并相互接触的铁素体晶粒,提高了 20°~47°取向差范围内的HAGB比例(21.5%),是其具有61.7%HAGB的关键.高含量的铁素体、位错密度的降低、再结晶晶粒比例的增加是显微硬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EH47止裂钢变形量原奥氏体晶粒显微组织硬度

    调质工艺对Cr-Ni-Mo-V超高强韧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周琮陈献刚曹铁山赵杰...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冲击试验机结合维氏硬度计研究了 780、830和880℃淬火+500~580 ℃高温回火处理对Cr-Ni-Mo-V超高强韧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尺寸较大碳化物会发生溶解转变,合金碳化物由基体中不断弥散析出.硬度和冲击性能均随回火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与碳化物弥散析出形貌和残留奥氏体分解转变有关;3种温度淬火试验钢均在540℃回火时出现二次硬化峰值,最高值分别为488、517、532 HV20,在540~560℃回火出现最大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49.7、58.5、51.0 J.为充分保证钢的强韧性,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30 ℃亚温临界淬火+560℃回火.

    Cr-Ni-Mo-V超高强韧钢调质处理二次硬化冲击性能

    第十二期金相分析、检验及相关标准技术培训班

    141页

    固溶温度及冷却方式对00Cr40Ni55Al3Ti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崔毅曹文全王艳崔继红...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热轧态00Cr40Ni55Al3Ti合金为研究对象,采取1150~1250 ℃固溶+水冷/空冷的试验方案,探究了固溶温度及冷却方式对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1150~1250℃范围内,合金晶粒及α-Cr相的尺寸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1150℃后晶粒急剧长大,超过1200℃固溶并空冷后,α-Cr相在晶界片层状析出.合金的显微硬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冲击吸收能量在1200℃达到峰值;水冷条件下α-Cr相和纳米级γ'相析出受到抑制,与空冷条件相比,硬度、冲击吸收能量分别降低和升高;拉伸性能受冷却方式的影响显著,空冷条件抗拉强度相对较高,1250 ℃固溶后空冷引起混晶及晶界粗大片层组织出现,导致伸长率与水冷相比下降了 26.5%.

    无磁轴承合金固溶处理冷却方式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淬火裂纹

    148页

    双级时效对ZL205A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杨泾萍周文凤闻福林刘建辉...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ZL205A合金试验件进行双级时效处理,探究了双级时效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级时效能调控显微组织,提高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伸长率.500 ℃ ×30 min+535 ℃ ×60 min+540 ℃ ×720 min分级固溶处理、150 ℃ ×540 min+210 ℃ × 300 min时效后ZL205A合金的抗拉强度最高为428.5 MPa,硬度最高为126 HBW,伸长率最高为9.3%.该热处理工艺方法能够针对不同批次材料稳定铸件组织,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ZL205A合金双级时效力学性能

    人工时效对7075铝合金微观腐蚀行为的影响

    汤慧珍王帅燕丽娟张永超...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腐蚀电化学测量、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EDS元素分析,研究了时效时间对7075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下时效6 h的合金试样较时效2、12、24 h的合金试样自腐蚀电位更正,腐蚀驱动力更小,合金更不易发生腐蚀.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整体腐蚀形貌由晶间腐蚀转变为点蚀.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合金基体早期腐蚀形貌发现,时效6 h的合金表面呈现均匀分布的腐蚀浅坑,而时效24 h试样则呈现小而深的点蚀,基体溶质元素分布均匀程度对合金腐蚀行为有较大影响.

    7075铝合金人工时效腐蚀形貌析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