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热处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徐跃明

月刊

0254-6051

jsrcl@vip.sina.com

010-62935465;8241508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金属热处理/Journal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8年创刊,1979年公开发行。办刊特点:1、研究所、学会、协会合办,拥有资深编委,开门办刊;2、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努力为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3、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实际效果好。主要栏目:1、专题综述;2、新工艺、材料、设备;3、组织与性能;4、典型零件热处理;5、工艺改进与设备改造;6、计算机应用;7、专业化生产与管理;8、热处理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第十三期金相分析、检验及相关标准技术培训班通知

    168页

    焊后热处理对热丝TIG焊接10Cr9Mo1VNb锅炉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赖春明李琴周家林吴兴欢...
    169-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0Cr9Mo1VNb锅炉用钢进行了热丝TIG多层多道焊接试验,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不同温度(740~790℃)和不同时间(1~4 h)的焊后热处理,采用硬度、金相、室温拉伸以及夏比摆锤冲击、SEM等试验手段分析了焊后热处理对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后热处理可以把焊接过程中接头形成的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从而使接头各个区域的组织性能的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在740 ℃下进行热处理,随着热处理时间增加,强度小幅度降低,塑性与韧性均得到进一步改善.而在790 ℃下进行热处理,强度、塑性和韧性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这主要是因为接头中M23C6型碳化物发生了粗化.

    焊后热处理热丝TIG焊10Cr9Mo1VNb锅炉用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预变形对7085超强铝合金环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刘强盛智勇张超李杰...
    176-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残余应力、拉伸、冲击、应力腐蚀等试验,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 7085铝合金环件固溶处理后,经1.5%、3%、5%预变形及时效处理后的力学性能以及抗应力腐蚀性能变化规律,并分析相应的微观组织变化特点.结果表明,7085铝合金环件的预变形为3%时,残余应力最大减小87.2%.切向(TD)方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显著高于径向(RD)和轴向(AD)方向.经过预变形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各向异性指数变化较小,但断后伸长率各向异性指数显著提高.预变形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其抗应力腐蚀性能.观察合金的TEM显微组织可以发现,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合金晶内析出相尺寸不断增大,且密度增加,析出相体积分数增大.晶界析出相(GBPs)不断粗化,析出相粒子间距不断增大,无沉淀析出带(PFZ)宽度逐渐增大.

    预变形铝合金环件力学性能应力腐蚀

    脱碳退火时间对含Cu取向硅钢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滑小杰白璐张弛舒泽腾...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含铜取向硅钢一次冷轧板在840℃下进行不同时间(1~13 min)的脱碳退火处理,探究退火时间对取向硅钢C、O含量、初次再结晶晶粒、氧化层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脱碳退火时间的增加,O含量逐渐增加,C含量先降低后保持不变.由于一次冷轧过程中板厚方向受力不均匀,导致钢板再结晶晶粒尺寸不均匀,随脱碳退火时间增加,不均匀性变得更加明显.随脱碳退火时间增加,氧化层厚度增加,旋转立方织构{001}<110>和立方织构{001}<100>占比逐渐降低,{111}<112>织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高斯织构{ 110}<001>占比基本不变.

    含Cu取向硅钢脱碳退火时间组织织构

    热处理工艺术语(回火类)

    190页

    时效处理对15-5PH不锈钢室温和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徐锋孙强贾云浩
    19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在1040 ℃保温1 h固溶处理后,进行480 ℃保温不同时间(1、2、4 h)的时效处理,并对其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和性能进行观察和测试,研究时效时间对其室温和-50℃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延长,15-5PH钢室温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变化不明显;-50 ℃拉伸性能变化也不明显,但冲击性能显著提高,冲击吸收能量从31.5 J提高到77.5 J,归因于时效保温时间越长,钢中逆转变奥氏体含量越高,导致低温冲击性能越好.

    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时效处理组织力学性能

    淬火转移时间对16CrSiNi钢回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马蓼奕董志杨立新李世键...
    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节淬火转移时间,利用万能试验机、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研究16CrSiNi钢在不同淬火转移时间下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淬火转移时间由10 s增加至100 s,16CrSiNi钢回火后的抗拉强度由1154 MPa降低至676 MPa,断后伸长率从16%升高至28%,断面收缩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先从68%降至52%,再升高至70%;显微组织经历了从板条状马氏体到等轴块状铁素体,再到铁素体与回火马氏体共存,最后出现珠光体的变化,最终的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回火马氏体和珠光体组成.淬火转移时间对于16CrSiNi钢拉伸宏观断口存在显著影响,随着淬火转移时间的增加,断口的纤维区面积逐渐减小,放射区和剪切唇区面积增大,断口形貌由脆性断裂特征向塑性断裂特征转变;其断口均以韧窝特征为主,当淬火转移时间在30 s以内时,韧窝较小且密集,而超过30 s时,韧窝尺寸明显增大.对于直径φ10.5 mm的16CrSiNi钢棒,淬火转移时间应控制在30 s以内,以保证其组织和性能基本不受影响.

    16CrSiNi钢淬火转移时间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43 kg/m爬坡式尖轨的离线热处理

    杨含兰超锋王雄万静斌...
    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材质为U71Mn钢的43 kg/m爬坡式尖轨离线热处理后的整体性能,避免热处理过程中尖轨小断面台阶处打火缺陷,通过改变机加工顺序和加工量,以及针对不同断面长度区间,采用不同车速和风压的欠速淬火热处理方式,对热处理后的尖轨表面硬度、断面硬度和硬化层形貌及显微组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从尖端至35 mm断面统一按35 mm断面尺寸加工,35 mm断面至跟端按成品尺寸加工,热处理后再机加工到成品尺寸的改进工艺后,小断面硬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断面硬度达到32.0~34.5 HRC,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少量铁素体,无马氏体、贝氏体等异常组织,并消除了打火缺陷,完全满足相关要求.

    U71Mn钢爬坡式尖轨离线热处理机加工

    工程机械大弹簧制造工艺过程中的热处理缺陷和防范

    208页

    小模数地铁联轴器的离子渗氮工艺

    陈琳李子岩白小波李双喜...
    209-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材料为31 CrMoV9合金结构钢、模数为4 mm的地铁联轴器开展离子渗氮工艺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弯曲疲劳试验机对其进行渗氮层表面硬度、渗氮层深度、显微组织分析及弯曲疲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保持NH3流量不变时,随着Ar流量的增加,从齿顶到齿根部渗氮层深度均匀性及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增加,表面化合物层厚度更加均匀.最终确定渗氮工艺为540℃×36 h,NH3∶Ar=10∶7,炉压为280 Pa时的离子渗氮工艺满足图纸技术要求,最终经实际生产验证,具有较好的实际操作性.

    联轴器离子渗氮辉光厚度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