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材料热处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材料热处理学报
材料热处理学报

周敬恩

月刊

1009-6264

clrcl@vip.163.com

010-62914115;82415080

100083

北京海淀学清路18号北京电机研究所内

材料热处理学报/Journal Transactions of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和北京机电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读者对象:国内外通用机械制造、冶金、能源、交通、化工、轻纺、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兵工、电子、橡塑等行业的专业人员。同时还定期向相关展览会、交流会、研讨会及有关团体会员单位和个人等赠阅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固溶温度对汽车用6016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闵旭东罗沁郑明煜习禹...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固溶温度(530~580 ℃)对汽车用6016铝合金冷轧板材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强度和伸长率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合金在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合金经550 ℃固溶处理30 min及人工时效后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30.2 MPa、286.8 MPa和12.9%,这主要归因于此时合金基体中的Mg、Si等溶质原子溶解的更充分,AIFeSi等细小而未过烧的第二相的形成,以及时效后更多沉淀强化相的析出.

    6016铝合金固溶温度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固溶和挤压对Mg-2.0Zn-1.0Y-0.5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贺俊光程振飞李旭阳郜清磊...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拉伸实验和浸泡测试等研究了固溶和挤压对Mg-2.0Zn-1.0Y-0.5Zr(mass%)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合金中的第二相数量,提高合金的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伸长率和耐蚀性;热挤压可明显细化合金晶粒,大幅提高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但却降低其伸长率和耐蚀性.440 ℃固溶10 h的合金有较低的腐蚀速率,为(0.304±0.021)mm/y;进一步460 ℃挤压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最好,其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93.9±4.8)MPa、(317.1±5.5)MPa和(16.7±1.5)%.

    Mg-2.0Zn-1.0Y-0.5Zr合金固溶挤压组织性能

    固溶处理对Mg-1.5Er-1.0Zn-0.3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贺俊光冯武云文九巴龚圆...
    124-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化学实验和拉伸实验等研究固溶处理对Mg-1.5Er-1.0Zn-0.3Zr合金组织、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由a-Mg基体、Mg3Er2Zn3、Mg24Er5和MgErZn2相组成.经固溶处理后,第二相逐渐溶解在镁基体中,且合金平均晶粒尺寸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合金经460℃固溶处理8 h后的综合性能较好,其腐蚀速率为(0.44±0.051)mm/y,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27.97±4.84)MPa、(137.96±5.03)MPa和(14.42±1.06)%.

    Mg-1.5Er-1.0Zn-0.3Zr合金固溶处理腐蚀性能

    退火处理对富Zr型Ti-Zr-Nb-Sn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炊鹏飞程尊鹏李春梅王晶...
    13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退火工艺对冷轧后Ti-49Zr-21Nb-1Sn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对其在850 ℃分别进行了 10、20和40 min的退火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纳米压痕仪、电化学工作站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了不同时间退火后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合金的晶粒明显长大,相组成没有发生变化,为单一的β相,合金的弹性恢复轻微升高,塑性指数轻微降低.退火处理后合金的弹性模量、H/Er和H3/Er2值分别在88.4~94 GPa、0.0463~0.0479和0.0088~0.0103 GPa之间变化.极化曲线和阻抗图谱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增大,容抗弧半径减小,退火10 min时,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容抗弧半径最大,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

    Ti-Zr-Nb-Sn合金退火处理显微组织纳米压痕腐蚀性能

    循环变形对纳米晶TiNiFe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超弹性的影响

    李亚鹏武泽园张会廖仲尼...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拉拔变形及低温退火获得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5 nm的Ti50Ni48Fe2(原子分数)记忆合金丝材,通过拉伸实验机研究了拉伸应变为6%及20次循环变形对纳米晶TiNiFe记忆合金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超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循环变形次数由1次增加至20次,纳米晶TiNiFe合金马氏体相变的超弹应力由871 MPa减小至723 MPa,残余应变由0.53%增加至0.73%.本文中的纳米晶TiNiFe合金在循环变形后呈现出高超弹应力和小残余应变,明显优于已经报道的TiNi记忆合金.这主要是由于纳米晶TiNiFe合金中高密度晶界产生的细晶强化和Fe元素产生的固溶强化,由此抑制了合金中位错的产生从而提高了马氏体相变的超弹稳定性.

    记忆合金NiTiFe马氏体相变超弹性循环变形

    Al含量提高对IN 617合金持久性能及组织稳定性的影响

    任利国白亚冠聂义宏杨晓禹...
    150-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温持久实验、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 Al含量提高对IN 617合金持久性能及组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含量提高后,基于超过4万小时的实验数据,IN 617合金700 ℃、10万小时的外推持久强度超过170 MPa,持久性能显著提高,合金的持久断裂机制仍以微孔聚集长大为主;Al含量的提高会明显促进IN 617合金中γ'相的析出,提高其含量,同时也会促进合金中µ相和σ相等TCP相(Topologically close-packed phases)的析出,从而提高合金的硬度与持久性能,但尚未发现TCP相会对合金持久强度产生不利影响;时效处理时间越长,晶界析出相尺寸越大且愈加连续,致使晶界结合强度降低,而Al含量的提高又会提高晶内强度.二者共同作用,会使IN 617合金的持久塑性降低.

    IN617合金Al含量持久性能组织稳定性析出相

    长期时效对GH4738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杨成斌李振团曲敬龙唐超...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 650和700℃长期时效对GH4738合金组织以及γ'相的影响,并测试了其长期时效后的室温、高温、冲击及持久性能.结果表明:650 ℃时效时,随着时效时间增加,合金的室温、高温强度变化较小,持久断裂时间先降低后增加;700 ℃时效时,室温、高温强度以及持久断裂时间随着时效时间增加逐渐降低;650和700 ℃长时时效时合金的冲击性能变化较小,晶粒尺寸、γ'相形貌变化也较小,但随着时效时间增加,二次γ'相尺寸逐渐增大、含量逐渐降低;通过建立不同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条件下的强化模型,揭示了长期时效过程中一次γ'相对合金的强度影响较小,基体强度以及持久断裂时间的降低主要源于二次γ'相的粗化、溶解.

    GH4738合金长期时效组织稳定性力学性能

    加工方式对含Cu高强度无取向硅钢力学和磁性能的影响

    刘四洲程朝阳钟柏林王小小...
    169-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万能拉伸试验机和磁性能测量仪等研究了线切割和激光切割两种加工方式对含Cu高强度无取向硅钢组织及力学、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切割会使试样加工边缘晶粒粗化,而线切割则会细化加工边缘晶粒,并且影响区域均约为0.21 mm.此外,在线切割加工试样边缘还观察到应力集中现象.由于加工方式对试样晶粒尺寸及应力状态的影响,导致线切割加工试样加工边缘区域硬度值高于激光切割试样,并且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均高于激光切割试样.同时,线切割加工试样磁感略低于激光切割试样,铁损显著高于激光切割试样.

    含Cu高强度无取向硅钢加工方式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磁性能

    调质处理对1000 MPa级水电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肖桂枝杨继学安茹马金磊...
    176-183,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伸和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调质处理工艺对1000 MPa级水电用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后的实验钢组织呈准等轴状,板条马氏体组织细小.在890~950℃淬火温度范围内,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板条束尺寸增加,经过620 ℃回火后组织转变为回火索氏体,回火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及其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实验钢的强度.随淬火温度升高,实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基本保持不变,-60℃冲击吸收能量呈现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减小的趋势,冲击断裂方式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解理断裂.经920 ℃×30 min+620 ℃×60 min调质工艺处理后,实验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及-60℃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970 MPa、986 MPa、15%和185 J,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优,满足1000 MPa级水电用钢的性能要求.

    水电用钢调质处理微观结构演化力学性能强化机理

    特大型替打环用钢HG80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

    程振飞贺俊光庞庆海陈学文...
    184-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Formastor-F Ⅱ热膨胀相变仪对HG80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热膨胀曲线进行测定,结合微观组织和维氏硬度绘制其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分析不同冷却速度对其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冷却过程中,HG80钢发生了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的相变;当冷却速度小于0.1 ℃/s时,HG80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此时显微硬度较低,为214 HV2;当冷却速度为0.3~0.5 ℃/s时,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显微硬度增加到240 HV2;当冷却速度升高到3℃/s时,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显微硬度为299 HV2;当冷却速度为5~20℃/s时,组织为贝氏体和马氏体,显微硬度快速增加;当冷却速度大于20℃/s时,只发生马氏体转变,显微硬度达到最高,为571 HV2.

    HG80钢连续冷却CCT曲线微观组织维氏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