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常州大学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常州大学

史国栋

季刊

2095-0411

xb@cczu.edu.cn

0519-86330173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常州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化学工程、化工机械、计算机、能源、材料、管理科学、基础科学以及综合性学术评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页岩油井置换条件下的环空压力分布

    邓嵩殷文崔猛赵飞...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置换过程中,井筒内的钻井液与井周地层流体形成了动态的流体交换现象,导致环空中流体组成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环空压力的变化.现有环空压力计算模型无法准确预测基于置换条件下的压力分布,因此建立了一种基于置换条件下页岩油井环空压力计算新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影响环空压力分布的各因素,结果表明:① 保持环空流入地层的排量不变,增加地层流入环空的排量,环空压力降低约为1.19 MPa/L;② 环空压力分布曲线上会出现一个拐点,且拐点位置与置换点位置一致;③ 随着置换流体页岩油密度的增大,环空压力升高约为 0.034 MPa/(kg·m-3).研究结果可为发生在复杂地层钻井中的置换、漏失和溢流等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油基泥浆置换现象环空压力页岩油

    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稠油乳状液稳定性机理

    赵静文庆梁启凡张琦...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稠油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元热流体(超临界蒸气、CO2 和 N2)吞吐开发技术能够克服传统蒸气驱能耗高、热利用率低、效果差的问题,已成为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前景技术.然而,稠油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多元热流体的复杂组分会导致多元热流体吞吐过程中形成稳定且复杂的乳状液,为后续稠油破乳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首先通过分析稠油族组分含量、沥青质微观形貌及官能团特性,明确了稠油基本物性.随后,基于含水率、乳状液粒径尺寸分布等参数,探讨了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稠油乳状液稳定性,并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技术揭示了乳状液稳定性机制.最终,研究了聚醚型破乳剂对稠油乳状液的脱水效果.为针对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的高效破乳剂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多元热流体稠油乳状液稠油采收率多元热流体吞吐破乳剂

    氯离子质量浓度对N80稠油管柱腐蚀机理研究

    赵永刚李欢杨杰张禹...
    1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高温高压哈氏合金反应釜模拟 N80 油管钢在采出液中的恶劣腐蚀环境,研究不同氯离子质量浓度(0,5 000,10 000,15 000 mg/L)对采出液中 N80 油管钢的腐蚀行为及腐蚀机理的影响,利用宏观和微观手段相结合,对 N80 油管钢的腐蚀速率,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膜结构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氯离子含量环境下其腐蚀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含有氯离子的对照组中,随着氯离子质量浓度提升腐蚀速率上升显著,腐蚀产物表面点蚀坑逐渐增大.这是由于氯离子破坏了原本致密的腐蚀产物膜,使碳钢再次暴露在腐蚀溶液中,加速点蚀的产生.

    氯离子质量浓度N80油管钢点蚀腐蚀产物膜

    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不同燃料燃烧工况优化

    钱坤窦祥骥唐君实郭二鹏...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稠油多元热流体发生器典型燃烧组分进行分析是注入能力评价、采收率预测、多次吞吐优化的关键.研究利用 Fluent软件对多元热流体发生器进行三维仿真建模,模拟发生器不同工况下温度场和流场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的多元热流体发生器需要根据不同的燃料设计相应的燃料喷嘴,以促进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热效率.当柴油作为燃料时,燃油喷嘴需要与空气喷嘴相匹配,以加强其雾化效果.天然气是多元热流体发生器的首选燃料,但在燃料供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液态柴油和气相天然气可以相互替代,作为燃料在同一发生器中使用.当煤粉作为燃料时,即使有过量氧气,也难以充分燃烧.但是,在综合考虑成本或缺乏其他燃料时,可通过优化燃料喷嘴设计,最终实现煤粉在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中的高效燃烧.

    多元热流体燃烧柴油天然气煤粉

    基于异质集成的井漏预警模型

    宫闻浩李朝玮李栋邓嵩...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井井漏事故具有突发性和难以控制的特点.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井漏预测方法.将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异质积分器 Stacking 应用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首先对目标区块的数据集进行处理,运用灰色关联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其中 10 个相关性高的参数,后设置两层堆叠集成,第一层选择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 BP 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基础学习器,第二层选择逻辑回归模型作为元学习器.结果表明,异质集成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0.981 的准确率、0.970 的精确率、0.963 的召回率和 0.960 的F1 分数),克服了同质分类器的局限性.强调了综合井漏预警预报中考虑多种地质因素的重要性.

    井漏异质集成模型随机森林智能预警

    多元热流体开发稠油出砂机理及规律

    姜志生徐慧何岩峰刘楠楠...
    4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元热流体开发稠油时的储层特征,进行多元热流体岩心驱替地层模拟实验、空化水射流破岩实验等,发现多元热流体高温组分的溶蚀作用、气泡的空化作用、降黏作用以及多元热流体的组分变化都会导致储层出砂.进一步通过多组分多元热流体吞吐出砂模拟实验,发现焖井时间是影响出砂的主要因素.针对吞吐开发时的多轮次特点,进行了多轮次出砂模拟实验,随着吞吐轮次的变化,各因素对出砂的影响愈趋明显,即温度影响程度最强,注入速度次之,压力最弱.研究有利于指导精细化防砂,设定合理的生产开采制度,对延长油气井寿命和提升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元热流体稠油出砂机理风险评价

    油品火灾改性干水材料灭火效能试验

    朱飞昊王月盈黄安麒王祥...
    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油品泄漏火灾,设计并制备了 4 种不同组分的改性干水样品(DW),利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热重分析仪进行表征分析,并搭建灭火实验平台,研究不同组分的 DW对油品火灾的灭火效能.结果表明,制备的DW具备稳定的核壳结构,DW内部的含水量可达 80%~90%,灭火组分和凝胶剂能够增大体积密度,有利于灭火剂到达火焰根部,提高灭火效能.灭火试验中,纯水 DW1 的灭火时间为49 s,加入草酸钾和凝胶剂的DW4 的灭火时间为 17s,灭火时间减少了 65.3%,充分发挥了物理和化学共同抑制燃烧的作用,有效缩短了灭火时间.研究结果对于干水灭火剂在石油化工领域的推广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干水油品火灾灭火剂核壳结构灭火效能

    含点蚀缺陷高钢级弯管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张延兵张涛孙佶沛赵永涛...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油气管道运输过程中,由于荷载和腐蚀介质等因素,弯管相比直管更容易发生腐蚀.以点蚀缺陷为研究对象,建立含有点蚀缺陷弯管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点蚀缺陷的位置、缺陷的几何形状和管材性能等因素对弯管极限内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点蚀缺陷弯管的极限内压受缺陷相对位置的影响,当缺陷位于弯管的内拱时,弯管的极限内压最小;含点蚀缺陷弯管的极限内压同样受缺陷尺寸的影响,极限内压随点蚀缺陷深度增加而减小,随点蚀缺陷半径增大而减小;管道尺寸、管道弯曲半径和管材性能等敏感因素也会对管道极限内压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含缺陷弯管的安全评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点蚀弯管极限内压有限元分析等效应力

    Ag/SiC和Ag/Al2O3-SiC催化剂的乙烯环氧化催化性能

    李祥焦志锋赵吉晓魏珍妮...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高分散的 Ag/SiC 和 Al2O3 修饰的 Ag/SiC 催化剂,并用于乙烯环氧化反应.结果显示,Al2O3 修饰的 Ag/SiC催化剂对乙烯的转化率显著提高,但环氧乙烷的选择性急剧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反应过程中乙烯吸附在 SiC表面;O2 在 Ag 表面解离后,活性 O 物种溢流到 SiC 表面参与环氧化反应.Al2O3 修饰后改变了Ag的电子性质,抑制了活性O物种在SiC表面的迁移,导致反应性能的改变.该工作为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Ag/SiC催化剂乙烯环氧化Al2O3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