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心电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心电学杂志
江苏大学
实用心电学杂志

江苏大学

卢喜烈

双月刊

2095-9354

syxdxzz@sina.com

0511-84446662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实用心电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Electrocardiology
查看更多>>《实用心电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曾用名:《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国内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之一。本刊聚焦心电学理论与心脏病学临床实践,面向全国心电学工作者和心血管内科医师,刊发具有创新性、前沿性与实用性的科研论文。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名誉主编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主编为解放军总医院卢喜烈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房颤动时损伤电流指导心房电极植入1例

    冯宇钟文陈旸唐艺加...
    362-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女,72岁,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心房颤动"等,反复发作头昏、视物黑矇,考虑由心动过缓所致,拟行起搏器治疗,但术前患者心房颤动发作,术前、术中均未转为窦性心律。为了避免右心室起搏的危害,术中行左束支区域起搏,并在损伤电流指导下植入心房电极,术后转为窦性心律,心房电极起搏功能正常,起搏参数良好。术后1个月复诊,测试心房、心室电极参数良好。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电极损伤电流左束支区域起搏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致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

    任永丹黄彦生杨媛媛
    365-368,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致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200例因AMI行PCI术的患者,其术后均接受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是否发生消化道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及二元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AMI患者PCI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1200例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中,38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3。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血组肌酐、年龄,以及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吸烟史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血红蛋白和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未出血组(均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血红蛋白均为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AMI患者PCI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PCI术后接受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AMI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较高。在这类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影响因素

    非洛地平联合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蔺建云周梦苏钰
    369-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探讨非洛地平联合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炎症相关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比索洛尔治疗,联合组予比索洛尔+非洛地平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心率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一氧化氮(NO)]、炎症相关指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VEGF、NO水平高于对照组,HCT、PLT、PV、WBV、ET-1、Lp-PLA2、VCAM-1、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洛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压及心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药物治疗手段。

    非洛地平比索洛尔高血压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清炎症指标

    尼非卡兰联合普罗帕酮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屠静静刘统路营辉刘蓓...
    374-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尼非卡兰联合普罗帕酮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联合组采用尼非卡兰注射液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HRV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全血低切黏度(low shear rate blood viscosity,LBV)、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全血高切黏度(high shear rate blood viscosity,HBV)]、血清炎症相关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核因子 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enylate diphosphoribose polymerase 1,PARP1)]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 vs。 77。50%,P<0。05)。联合组治疗14d后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Fib、LBV、PV、HB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联合组治疗14d后血清PARP1、TNF-α、hs-CRP、NF-κB水平更低(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尼非卡兰与普罗帕酮联合治疗可改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HRV及血液流变学,缓解炎症状态,改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心律失常尼非卡兰普罗帕酮疗效心率变异性炎症反应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后的影响

    孟宁崔文静许玉霞
    379-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行PCI治疗;依据就诊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CGA护理组,各43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CGA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CGA护理。对比两组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min步行距离],自护能力[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scale,CSMS)],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生活质量[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hina 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QQC)]的改善情况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CGA护理组LVEF、LVEDV、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常规护理组,NT-proBNP水平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CGA护理组CSMS评分、CQQC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S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期间,CGA护理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4。65% vs。 18。60%,P<0。05);CGA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95。35% vs。 81。40%,P<0。05)。结论 CGA护理用于PCI术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状态,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心功能好转,减少MACE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老年综合评估冠心病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量化管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王东南杨静贾转曌钟恒坤...
    385-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量化管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均接受常规护理+量化管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心脏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干预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中的基础护理、患者管理、风险评估、应急管理、日常生活指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干预后观察组LVEDD、LVESD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LVEF及HPL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65%(2/43)低于对照组的21。43%(9/42)(P<0。05)。结论 量化管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强化健康行为,促进心功能好转。

    量化管理急性心力衰竭心脏功能不良事件情绪状态

    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比较

    刘魁军王秀丽
    390-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特征,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并比较这两种检查方式对冠心病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电图fQRS特征。结果 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80例受检者中心律失常阳性45例,阴性35例;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律失常阳性55例,阴性25例。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3。10%)、准确率(93。75%)明显高于心电图(分别为74。14%、78。75%),漏诊率显著低于心电图(6。90% vs。 25。76%,均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患者房室阻滞、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均P<0。05)。冠心病患者心电图fQRS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冠心病患者(P<0。05),且多发生于下壁导联。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心电图,可为临床早期筛查与诊断提供依据。临床上可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心律失常,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冠心病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心电散点图解析策略之向量平移法

    景永明申继红赵瑞刘津...
    394-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向量平移法是在充分了解Lorenz散点图与差值散点图的作图原理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两图合参的分析方法,体现了Lorenz散点图与差值散点图的优势互补关系。向量平移法不仅适用于二维Lorenz散点图与二维差值散点图的综合分析,也适用于三维Lorenz散点图与三维差值散点图的综合分析。有向临界连通图是闭合的向量环,表明差值散点图满足向量守恒定律;正确标注有向临界连通图是向量平移的前提。疑难复杂病例的散点图分型复杂、规律性较隐蔽,利用两图合参的向量平移法能够充分揭示心电大数据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差值散点图特征点集互不重叠,能更好地实现编辑、选图等分析操作,使快速准确地分析疑难复杂动态心电图成为可能。

    动态心电图心电散点图Lorenz散点图差值散点图向量平移法

    心电瀑布图在快速识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各种逸搏心律中的应用

    赵瑞马凌焦丕奇曾伟华...
    400-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房性、室性、交界性逸搏心律的心电瀑布图特征,为快速分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合并有上述三种逸搏心律的SSS病例,在常规观察其心电散点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心电瀑布图特征;结合心电瀑布图的逆向技术,分析和总结三种逸搏心律的心电瀑布图特征及其与相应心电图的对应关系。结果 SSS患者在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的背景下出现的这三种保护性逸搏心律(房性、室性、交界性逸搏心律)的频率接近,相互竞争、反复交替,其心电散点图、RR间期直方图等常用分析工具揭示的特征不明显,但各种心律的心电瀑布图却特征各异,为快速分析此类病例提供了捷径。正常窦性心律的R峰带水平居中,宽度小于120ms,色谱代表QRS波群的高度;P峰带、T峰带平行分居于R峰带上下,宽度与色谱分别代表P波、T波的时限和极性。窦性心律的三峰带心电瀑布图宽度、色谱若有变化,则意味着节律变换,其中房性逸搏心律的心电瀑布图特征为P峰带变色,R峰带、T峰带正常;室性逸搏心律的心电瀑布图特征为P峰带消失,R峰带变宽变色、T峰带变色;交界性逸搏心律的心电瀑布图特征为P峰带消失,R峰带、T峰带正常。结论 心电瀑布图可用于快速识别SSS患者中的各类逸搏心律,在心电大据分析中能弥补心电散点图及RR间期直方图的不足。

    动态心电图心电散点图心电瀑布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性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心律交界性逸搏心律

    我国农村高血压病领域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图谱解析

    胡仁学
    405-410,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近20年来国内农村高血压病研究领域的文献特征与发展趋势。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1—2023年)收录的文献数据,系统梳理其中的核心及CSSCI期刊上关于农村高血压病的研究论文。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通过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突现词分析等方法,对国内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进行归纳。结果 农村高血压病研究已经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形成了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团队内部合作较为紧密,而团队之间的合作相对松散。研究热点目前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特征、干预手段等方面。结论 农村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调查是目前相关研究的热点,此外,需关注农村高血压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在农村高血压病的管理和干预层面,需要更加重视健康教育、老年群体以及治疗率和控制率等方面的问题。从社会服务层面探讨如何保障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农村患病群体得到持续的健康干预服务,是未来值得研究者关注的议题。

    农村高血压病CiteSpaceVOSviewer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