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卫生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卫生保健
江苏卫生保健

汪华

双月刊

1008-7338

jswsbj@jscdc.cn

025-83759435,025-83759436

210009

南京市江苏路172号

江苏卫生保健/Journal Jiangsu Health Care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广大基层医务卫生工作者的综合指导类医学科技期刊,宗旨是宣传健康促进理论,积极反映国内外卫生保健学术的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推动基础医务卫生工作者在疾病控制和临床实践方面的经验交流,以及促进其卫生保健工作技能的提高。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年龄、吸烟对心脑血管高危人群的交互作用

    盛凤丁海健史春兰赵建华...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年龄、吸烟与心脑血管高危人群的相加交互作用.方法 2021-2022年在东台市4个社区35~75岁人群中选取调查对象,共8 147人纳入调查,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年龄和吸烟对心脑血管高危人群的交互作用,计算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百分比(AP)和协同指数(SI).结果 心脑血管高危检出率为35.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高龄组患心脑血管高危的风险是低龄组的17.37倍(OR=17.37,95%CI:15.25~19.79),吸烟人群患心脑血管高危的风险是不吸烟的1.49倍(OR=1.49,95%CI:1.3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性别、城乡、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收入、BMI、中心性肥胖、饮酒等因素后,年龄和吸烟存在相加交互作用,与低龄不吸烟人群相比,低龄吸烟者(0R=1.79,95%CI:1.50~2.14)、高龄不吸烟者(OR=19.14,95%CI:16.53~22.16)、高龄吸烟者(OR=24.76,95%CI:19.58~31.30)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危风险度增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龄、吸烟同时存在时患心脑血管高危的风险高于两者单独存在(RERI=4.83,95%CI:2.55~8.00);年龄与吸烟的协同作用是两因素单独存在效应之和的1.26倍(SI=1.26,95%CI:1.16~1.35);全部心脑血管高危的人群中可归因于年龄与吸烟的协同作用的比例占19.51%(AP=19.51,95%CI:13.02~25.56).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年龄和吸烟对心脑血管高危人群有相加交互作用,两者同时存在时心脑血管疾病高危风险高于两者单独存在.

    心脑血管高危人群年龄吸烟交互作用

    2018-2022年扬州市广陵区结核病共病情况分析

    孙丽万金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扬州市广陵区结核病共病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广陵区结核病例,通过比对身份证、联系电话、住址等信息,在艾滋病专报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随访系统查找共患艾滋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信息,对结核病病例的报告与治疗、共病的随访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2018-2022年共报告结核病例1 203例,其中单纯结核感染1 090例,结核病与糖尿病共病100例,结核病与艾滋病共病8例,结核病与肿瘤共病3例,结核病、糖尿病和艾滋病三病共病2例.以结核病共病糖尿病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2,P<0.05);单纯结核感染占比,女性比男性多,<15岁年龄组最高(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55、6.65,P值均<0.05);结核病共病糖尿病,男性占比高于女性,45~<65岁年龄组占比最高(1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86、8.78,P值均<0.05).结核病与糖尿病共病者中,有81.37%是经结核病诊治发现(83/102),50%(51/102)共病者糖尿病没有纳入基本公共卫生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管理的50.98%(26/51)血糖控制不理想.结核病与糖尿病共病患者中32.35%(33/102)有多次结核诊疗史,其中48.48%(16/33)结核病诊断类型升级;8例结核病共病艾滋病者均为艾滋病病毒感染以后的并发感染病例.其结核病诊断类型由高至低分别为病原学阴性肺结核(62.5%)、病原学阳性肺结核(25.0%)、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12.5%);3例结核病与肿瘤共病均未在基本公共卫生系统建立肿瘤随访专案,2例结核病与糖尿病、艾滋病三病共病均为男性,其糖尿病均未纳入基本公共卫生管理随访;未发现结核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共病.结论 今后要针对结核病共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积极探索双向筛查、双向转诊的共筛、共管、共防的多部门医防融合机制,努力减少共病患者的发生和发展.

    结核病共病糖尿病艾滋病肿瘤

    2020-2023年响水县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潘永富戴启刚
    96-9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0-2023年响水县流感的流行特征以及不同年度的疫情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流感监测年度的诊断报卡数据,描述流感病例的性别、年龄结构、职业分类等整体情况,并对不同流感亚型的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20-2023流感监测年度期间响水县域范围内累计报告流感病例2 858例,6~<18岁学龄期儿童以及<6岁的托幼、散居儿童为高发年龄段和主要人群.流感病例在3个监测年度的分布呈现显著变化,2021-2022年报卡率低于全省水平,而2022-2023年则高于全省水平,报卡诊断方式也有所不同,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 exact P值均<0.01).各亚型流感流行背景下,3个监测年度的诊断报卡数量差异较大,绝大多数病例来源于2022-2023年A(H1N1pdm09)流行峰,共2 546例(占89.08%).结论 儿童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应着力提高学校和托幼机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不同年度的诊断报卡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流感诊疗方案更新和新冠疫情防控策略的影响相关.建议加强省级层面对于流感疫情的预警提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验室诊断水平.

    流感诊断报卡流行特征疫苗接种

    2018-2022年安徽省某流感哨点医院监测结果分析

    吴俊赵科伕储昊旻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了解病原学变化.方法 以2018-2022年安徽省某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的ILI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共监测ILI 30 374例,占同期科室就诊病例的4.92%,其中2020年占比较高(8.21%),不同年份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 617.46,P<0.05).随机抽取5 226例进行样本采集和送检,流感病毒阳性标本470份,阳性率为8.99%,以B型Victoria系为优势毒株(占42.13%);各年度优势毒株不同,2018年以新甲H1为主,2019-2022年以B型Victoria系为主,其中2021年仅检出B型Victoria系,除2021年,不同年份B型Victoria系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62,P<0.05).2019年检出阳性率较高(20.47%),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0.65,P<0.05);1-3月份检出阳性率较高,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53,P<0.01);女性检出阳性率(9.93%)略高于男性(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P=0.02);15~24岁组检出阳性率较高(13.04%),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4,P<0.05);学生检出阳性率较高(11.71%),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83,P<0.05).结论 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在冬春季,B型Victoria系成为当地近几年的优势毒株.对哨点医院的监测结果及时分析总结,掌握流行株的交替变更,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同时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提高易感人群接种率,是预防流感暴发和流行的有效手段.

    流感流感样病例病原学

    2013-2022年泗洪县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李栋张明访石月
    101-10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泗洪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规律和流行趋势,为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泗洪县2013-2022年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三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泗洪县2013-2022年病毒性肝炎共报告5 301例,年均发病率62.16/10万,发病率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 049.62,P<0.05);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9.75,P<0.05);类型以乙肝为主,占84.14%,乙肝、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甲型5月份累计报告病例较多,占25.00%;戊肝2-4月呈现高峰,占34.73%;发病年龄主要为20~<60岁(占81.12%),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6.30%);乡镇年均发病率高于城区(街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15,P<0.05).结论 泗洪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乙肝发病率仍相对较高,今后应以乙肝为重点,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乙肝

    2006-2020年泰州市姜堰区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徐丽丽张炜殷静周稳兰...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泰州市姜堰区HIV/AIDS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以2006年9月-2020年12月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71例感染者为对象,对其治疗过程中免疫应答情况和病毒载量数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171例HIV感染者中,有免疫学应答135例(78.95%),免疫学失败36例(21.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CD4细胞计数与免疫学应答存在统计学关联(OR值=0.041,95%CI:0.005~0.311,P<0.05);基线CD4细胞数≤200/μL免疫学应答较高.治疗后病毒抑制率为95.32%,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病毒抑制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1,P<0.05).结论 规范抗病毒治疗是HIV/AIDS艾滋病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应提倡早期治疗,实现快速降低病毒载量,延缓疾病进程.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应答

    2020-2022年南通市手足口病病原分型及流行特征分析

    李莉卫青青蔡秀丽陈诗瑶...
    105-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南通市2020-2022年手足口病病原分型及流行特征,为南通市手足口病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2022年南通市8个监测点的定点医院首诊手足口病病例咽(肛)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20年-2022年共采集样本1 189份,检测出肠道病毒937份,阳性率为78.8%.其中,CA16型363例、CA6型481例、CA10型27例、EA71型8例、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EVG型)58例,分别占比38.70%、51.33%、2.88%、0.85%、6.19%;2020-2022年南通市CA16、CA6交替呈主要优势病原,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差异,主高峰集中在6-8月;阳性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31∶1,病例年龄集中在3~7岁;阳性样本中检出率较高的辖区为如皋市、通州区、海安市、崇川区.结论 南通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性、人群分布性、地区分布性和优势病原种类的差异,应继续开展肠道病毒病原学监测,落实有效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病原学流行特征

    2016-2022年南通市通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姜晓清杨雨晴戎毅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南通市通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布特征.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2016-2022年南通市通州区手足口病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5 863例,年均发病率为75.59/10万,其中重症26例,重症比例为0.44%,无死亡病例.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分别在5-7月和11-12月;高发地区为川姜镇、先锋街道,年均发病率高达150/10万以上;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59,P<0.01);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实验室确诊的370例阳性样本中,EV71型病毒占比逐年下降,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35.77,P<0.01).结论 应以手足口病2个发病高峰为重点时期,以外来流动人口集中地为重点地区,以10岁以下儿童为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2020-2022年南京市溧水区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魏信信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南京市溧水区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情况,为加强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从疫苗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20-2022年南京市溧水区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相关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0-2022年南京市溧水区共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22种209 070剂次,其中2022年接种量为81 443剂次,较2020年与2021年有所上升;人用狂犬病疫苗、肠道病毒71型疫苗和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量最高,占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量的50.79%.下辖的东屏街道、洪蓝街道接种品种和接种量较少,永阳街道、柘塘街道接种量较多.结论 2020-2022年南京市溧水区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部分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处于较低水平,各镇街接种量有较大差异,需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家长对疫苗的认知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接种率

    2022年泗洪县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陈晓军田树慧徐倩朱秀花...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泗洪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防制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在泗洪县分层随机抽取3周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利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观察粪便中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情况,对3~13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法检测蛲虫卵,同时采集调查点的土壤进行钩蚴分离培养,并开展土源性线虫病个人健康知识行为、服药情况等调查.结果 2022年泗洪县2 264人完成调查问卷以及粪便样本的采集,检测出土源性线虫感染18人,感染率0.80%,其中,钩虫感染率0.66%,鞭虫感染率0.04%,儿童蛲虫感染率1.37%.高龄(OR=4.40,95%CI=1.24~15.65)、农民(OR=4.21,95%CI=1.14~15.61)、文盲(OR=2.68,95%CI=1.05~6.82)人群的土源性线虫感染风险较高.通过 Mann-Whitney 检验发现,感染组的防治意愿得分(2.50±1.00)低于未感染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宿迁市泗洪县土源性线虫感染以钩虫和蛲虫为主,应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群体加强寄生虫病防治的宣教,提高重点人群关于土源性线虫病的防治意愿.

    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影响因素流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