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唐维新

双月刊

1005-7803

jswssygl@163.com

025-83620738 025-83620735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42号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Journal Jiangsu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省、市两级医学会医疗鉴定对比分析

    刘小琴
    65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省市两级医学会鉴定结论差异的因素,为更好地做好医疗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省市两级医学会鉴定结论不符的31例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级医疗鉴定结论基本定性不符21例、占67。74%,定责不符10例、占32。26%;鉴定结论差异主要与专家能力、知识经验、鉴定人职业品质、工作重视程度、观点差异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对鉴定专家的培训与管理,制定相关的制度,不断提升鉴定质量。

    医疗纠纷医疗鉴定鉴定专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认知量表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张亚辉盖婷马玲杨丽媛...
    659-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编制适用于医疗安全不良认知的调查量表,并检测其信度、效度。方法:2023年11-12月,以健康信念模型理论为依据,在文献研究、专家指导的基础上确定原始量表条目,以石嘴市某三级医院的医护为研究对象,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问卷并分析其信效度。结果:正式问卷由认知严重性(3个条目)、认知益处(3个条目)、认知易感性(3个条目)、认知障碍(4个条目)及自我效能(7个条目)5个因子共20个条目构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1。44%,各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量表的Chronbach's α系数为0。810,各维度的Chronbach's α系数0。733至0。902,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拟合指标。结论:所编制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认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测评医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健康信念模型

    基于大数据的2016-2020年儿童日间手术现状分析

    张婷婷陆如纲李伟孔日...
    663-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儿童医院儿童日间手术的开展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的26家儿童医院2016。1。1-2020。12。31出院的日间手术病历,共计252 488例,分析目前儿童日间手术的三间分布、常见手术方式和费用结构差异等。结果:2016。1。1-2020。12。31日儿童日间手术的人数和微创手术数量逐年增加,对比同期出院手术病人,不同年度日间手术占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年度日间手术占比存在线性趋势,随着出院人数手术比例增加,日间手术的比例也呈逐年增加趋势(P<0。001);3-12岁儿童是日间手术的主要年龄段,占所有手术病人的81%,不同年龄段日间病人和同期出院病人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年手术量在50-500例的主要分布在华东(33。3%)、华北(23。1%)和西北地区(17。9%),占总体的74。3%;年手术量大于500例的主要分布在华中(34。9%)、华东(23。3%)和华南(14。0%),占总体的72。2%;前五位主要手术方式分别为疝修补术、阴茎手术、阴囊和睾丸鞘膜手术、眼睑手术、皮肤和皮下组织手术;费用最低包皮环切术,均费为2 339元;但例均费用逐年升高,2020年小幅度回落。另外4个病种例均费用的变化趋势相似,都是逐年升高;手术治疗费、医疗耗材费的增加是导致费用增加的因素。结论:目前儿童日间手术快速发展,在关注主要病种手术的同时,扩大日间其他可能的病种,手术的年龄段也可以相应延伸。

    大数据儿童日间手术费用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探索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减少抢救室患者滞留时间

    张晶董青苗郑蕾张云...
    667-669,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优化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急诊患者在抢救室内的急救环节,以有效缩短抢救室滞留时间,提高患者安全性。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期间急诊抢救室患者中的3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HFMEA模型后,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筛选出3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诊疗流程,观察组采用HFMEA模型优化后的急救诊疗流程,探讨两组患者的诊疗情况,包括入抢救室至出抢救室的用时、最终临床结局、投诉和纠纷,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风险优先指数(RPN)较低,患者在入抢救室后的每一个环节的用时及总用时均较短。患者死亡率、投诉与纠纷的比例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模型能方便高效地识别影响抢救室患者病情救治的失效风险,建立针对性的优化方案。通过协调多科室和多部门的医疗资源,显著减少急救延误,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患者满意度。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疫情常态化抢救室患者滞留时间

    从院际会诊需求情况探讨妇产专科医院完善学科体系的策略

    林伟臻林财兴
    670-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妇产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申请院外会诊的现状,为完善妇产专科医院学科体系提出建议。方法:从医院住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提取2021和2022年全部住院患者院际会诊病历相关数据,从申请科室、受邀会诊科室、会诊数量、会诊原因等维度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和2022年院际会诊比例为0。69%和0。83%。外院会诊科室主要为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心内科。会诊的主要原因是静脉血栓、输尿管支架置入、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妇科与产科会诊需求有所不同。结论:妇产专科医院邀请院际会诊主要针对危重孕产妇和妇科肿瘤患者,参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治疗,评估手术患者基础疾病,开展围术期指导。通过建设综合内科与综合外科,可为妇产专科医院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会诊支持,也是当前妇产专科医院建设"1+N"学科模式的必要条件。

    妇产医院会诊学科建设

    基于Meleis转变理论的出院准备干预在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

    孙唤陈苗苗王明珠
    674-677,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Meleis转变理论为导向的出院准备干预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AILD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以Meleis转变理论为导向的出院准备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当天的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RHDS)、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干预前后的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RHDS各维度评分(疾病知识、自身状况、出院后应对能力、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及总分和QDTS的讲授技巧、需要的内容、实际获得的内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UPPH积极态度、减轻压力、决策及总分较干预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结论:以Meleis转变理论为导向的出院准备干预应用于AILD患者,可有效提高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和患者满意度。

    Meleis转变理论出院准备干预自身免疫性肝病应用效果

    项目化管理方式预防NICU新生儿心电监护期间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价值

    陈梅胡京梅魏欣杨晓玉...
    678-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项目化管理方式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心电监护期间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在本院NICU住院期间应用心电监护的43例婴幼儿为观察组,以2020年住院期间应用心电监护的43例婴幼儿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项目化管理方式。比较两组专项质量控制情况、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项目化管理实施后,观察组目标达成率为107。27%。观察组患儿专项质量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皮肤发红及皮损总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揭除电极片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化管理用于NICU心电监护,可减少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儿揭除电极片的疼痛感。

    项目化管理方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心电监护医源性皮肤损伤

    "5E"康复护理方案在腰椎间孔镜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王贤梅王盛赵祥梅莉...
    682-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方案在腰椎间孔镜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骨科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30例("5E"康复护理方案)和对照组30例(常规康复护理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2周前后的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12周后,其腰椎JOA、VAS、SF-36评分及康复锻炼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5E"康复理论框架构建的腰椎间孔镜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方案,能较有效促使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5E"康复护理腰椎间孔镜延续护理

    系统化肺功能锻炼应用于肺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邱凤英李勤勤陈凤玉周淑渟...
    686-688,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肺功能锻炼应用于肺切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82例肺切除手术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和呼吸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化肺功能锻炼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术后12 h的肺功能、胸腔引流管以及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 h,研究组FEV1、FVC、MV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胸腔引流管以及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肺功能锻炼能显著减轻肺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下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适合推广。

    系统化肺功能锻炼肺切除术围术期肺功能

    医院传染病闭环管理体系的构建

    张倩李雅蒋重阳黄梦晓...
    689-690,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依托电子病历建设,构建医院传染病闭环管理体系,为促进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实践经验。方法:自2021年起医院成立工作专班,对传染病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分计划、实施、查核和评估四个步骤,分析建设前后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医院建立传染病监测预警规则,医师端实现自动识别传染病,填卡界面主动提取患者就诊基本信息。管理端实时审核和反馈报卡信息,可一键上报至国家平台,同时实现自动漏报督察、统计分析,科学开展预警处置。数据分析显示,建设后漏报率明显降低,传染病卡填写准确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报速度由之前的3-5 min提升至3-10 s。结论:电子病历建设完成后,成功构建传染病全流程可追溯、可核查和可管控的闭环管理体系,提高了医院传染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传染病闭环管理医院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