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中旬刊)
交通世界(中旬刊)

月刊

1006-8872

交通世界(中旬刊)/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通立交合流区安全性评价及优化研究

    吕钊
    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通立交作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行车安全和道路通行能力.结合工程实例,针对互通式立交合流区,分别对直线段、曲线段及纵断面线形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同时对合流区安全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算法.结果表明:采用混沌遗传算法能得出较为客观、全面的安全性评价结果,经优化处理后合流区的安全性有显著提升.

    互通立交合流区安全性评价

    SA级开口护栏过渡结构研究

    虞叶东马云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高速公路部分中央分隔带标准段护栏与开口护栏过渡不合理的问题,以SA级波形梁开口护栏与SA级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为基础,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及实车足尺碰撞试验的方法,研发了一种防护等级达到SA级,且具有合理的过渡宽度、过渡长度及过渡刚度的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结构.实车足尺碰撞试验结果表明:过渡结构满足现行评价标准中的SA级中分带开口护栏的各项安全性能指标要求,所提出的开口护栏过渡结构为SA级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的最终成功研发奠定了基础.

    开口护栏过渡宽度过渡长度过渡刚度计算机仿真实车足尺碰撞试验

    基于交通安全的山区公路路线设计

    李萌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山区公路行车的安全性,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主要有线形组合、视距、纵坡、平曲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交通安全的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策略,包括合理选取公路等级、合理布设避险车道、做好横断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纵面线形设计等,旨在提高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山区公路行车安全.

    山区公路交通安全路线设计线形

    双向临空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技术研究

    聂廷立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顺层岩质边坡开挖后发生顺层破坏的情况较多,已成为路基边坡工程设计的难点,且边坡开挖过程中可能存在双向临空形成楔形体的情况,设计过程中容易忽略其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技术.鉴于此,结合华南地区客货共线Ⅰ级铁路路基案例,从双向临空、软弱结构面、强降雨天气、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双向临空顺层边坡溜坍的原因.通过瑞典圆弧法及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稳定性,得到土质圆弧滑面以及层间顺层滑面的最大下滑推力约550kN/m.为解决浅层坡面滑动及深层顺层滑动问题,从土石方工程、工程措施可靠性、施工难易度、用地规模、工程投资角度出发,经方案比选后最终确定锚杆框架梁联合锚固桩加固的方案.运营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铁路路基双向临空边坡稳定性顺层边坡加固

    地铁与其他出行方式接驳换乘研究

    张超宇陈筱薷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拥堵加剧,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出行势在必行,然而现阶段全国范围内地铁线网建设相对密集的城市不多,对于大部分已修建地铁的城市,尽管地铁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主城区的交通压力,但是地铁出行与公交、小汽车、非机动车等其他出行方式并行运转,地铁总体客运密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地铁乘客的转化效率有待提升.鉴于此,以青岛地铁为例,分析各种接驳方式的特点及弊端,就如何促进其他出行方式向地铁出行转化、有效提升地铁出行乘客数量、优化地铁交通接驳方式进行分析,并推荐对K+R接驳换乘方式进行研究和推广.

    地铁换乘交通接驳P+RK+R

    全深式水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衰减研究

    段王蕾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水泥掺量(4%,5%,6%,7%,8%)的全深式冷再生混合料基层力学特性并预测其性能衰减趋势,采用力学试验及干缩应变评价其路用性能,再监测铺筑基层状况探寻其损坏状况指数PCI衰减规律,并结合ARIMA模型预测基层衰变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合料的力学强度和干缩应变逐渐增大,最佳的水泥掺量为6%;而铺筑成的基层PCI衰减趋势为先慢后快.

    再生基层力学特性PCI耐久性衰减规律

    不同条件下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高渤炎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道路服务水平、延长服役年限,通过浸水劈裂试验分析不同RAP温度、泡沫沥青温度、泡沫沥青用量等条件下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RAP温度越高,泡沫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也越高;泡沫沥青温度过高会加速混合料的老化;泡沫沥青用量过高会导致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下降.因此,推荐采用如下两组条件配制混合料:第一组泡沫沥青用量为2%,沥青温度为180℃,RAP温度为55℃;第二组泡沫沥青用量为1%,沥青温度为160℃,RAP温度为55℃,以确保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最佳.

    废旧沥青混合料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

    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老化路用性能研究

    李楠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老化性能,对纤维稳定剂的特点及沥青混合料老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对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后的抗高温性能、抗水损坏性能、低温抗开裂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高温性能和抗水损坏能力最优,其次分别为木质纤维和玻璃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表现最差;玄武岩纤维的低温稳定性也较好.故推荐玄武岩作为纤维稳定增强剂,从而更好地提高路面的抗老化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纤维沥青混合料抗老化高温性能水损坏低温稳定性

    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王贵斌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结合工程实例,总结该公路采用的超薄磨耗层原材料方案和配比设计,分析其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害性、抗滑性等路用性能.结果表明: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害性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混合料构造深度受湿度、温度的影响,但影响都较小;构造深度的残留率受油石比影响较大,需严格控制油石比,以提升路用性能,减少早期病害.

    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害性抗滑性

    钢纤维掺量对桥梁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吴业君
    30-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钢纤维掺量对桥梁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不同钢纤维掺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针对混凝土的扩展度、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可有效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但会一定程度降低混凝土的扩展度,使其工作性能下降;对于混凝土工作性能而言,钢纤维掺量不宜超过3%;而对于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而言,钢纤维掺量超过3%后的增强效果不明显.综合来看,对于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而言,钢纤维的掺量选择3%相对合理.

    超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工作性能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