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
交通世界

月刊

1006-8872

transpoworld@moccats.com.cn

010-58278975/2/3

100013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办公楼11层

交通世界/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夯置换法在软基处理施工中的应用

    张超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建阳互通K98+010—K98+273强夯置换施工为实例,研究了强夯置换法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预设强夯置换施工参数,对施工方法全过程以及施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低能级强夯连续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0 mm时,置换墩体已经密实并穿透软弱地基进入密度较高持力层;因置换墩体嵌入持力层以及置换材料向周边挤压,实际记录的总夯沉量均大于置换深度的1.5倍,并能计算出所需置换材料数量;经强夯置换处治后软基被挤密且排水固结,承载力显著提高,对软基处治具有良好效果.

    软基处治强夯置换施工技术

    高聚物注浆在改扩建路面纵缝处治中的应用

    庞晓雯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注浆孔位置、注浆孔深度、纵缝宽度等因素对高聚物注浆效果的影响,利用亚克力板制作路面纵缝注浆可视化模型,观察不同因素下高聚物的扩散半径,依托试验段对注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注浆孔深度的增大,高聚物浆液的反应更充分;纵缝宽度在0.8~2 cm范围内增大时,高聚物浆液扩散距离增大但变化幅度较小;当注浆孔位于纵缝中部时,浆液呈正态分布;高聚物注浆技术对路面弯沉、裂隙病害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高聚物注浆改扩建路面纵缝处治

    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施工技术研究

    陈永亮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问题,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展形成更大的破坏,首先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类型及产生原因,然后结合某高速公路路段实际情况,分析其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工艺,内容包括裂缝修补的时间选择、工艺类别、结构形式、施工设备、裂缝修补施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沥青路面裂缝类型裂缝成因裂缝修补

    橡胶沥青与单粒径碎石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研究

    陈瑾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某公路工程,探析橡胶沥青与单粒径碎石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含施工前的准备、橡胶沥青洒布、碎石撒布等施工环节.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明显,顺利完成了本次公路工程施工任务,保证公路工程路面施工质量,希望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橡胶沥青单粒径碎石应力吸收层

    季冻大温差地区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研究

    杨霖明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季冻大温差地区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基于国内外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理念,拟定了三种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对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路面结构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基层层底拉应力、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和面层剪应力的空间形态相似,分别呈M形、A形、V形和正负交替状态;三种沥青路面结构在静载作用下力学响应均小于控制指标容许值,符合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要求.

    长寿命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应力应变分析层底拉应力

    道路工程泥石流地质灾害分析及治理方案设计——以S280省道西侧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例

    黄礼胜冯耀栋念建刚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后受灾区域道路的通行安全,避免道路及附属设施受到泥石流的破坏,结合广东省信宜市S280省道西侧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阐述了泥石流灾害地区的气象、水文及地质情况,对泥石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灾后道路治理工程方案进行设计,提出具体的灾后治理措施,供泥石流灾害易发区域的工程建设和灾后处治人员参考.

    泥石流成因机制道路工程地质灾害治理

    改扩建道路路基沉降特性及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马文霞
    50-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改扩建道路路基沉降特性,提高沉降控制水平,以某市政道路改扩建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新、旧路基台阶模型,研究新、旧路基顶面沉降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换填法中换填物参数和土工格栅层数对沉降量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旧路基顶面沉降曲线呈凸形,新路基顶面沉降曲线呈凹形.在选择换填方案时,换填物的重度越小,换填物弹性模量越大,路基顶面的沉降量越小,方案越优.新、旧路基以铺设3层土工格栅为最优沉降处置措施,土工格栅铺设的距右侧边坡0.5 m范围内的土体可不进行加固.

    改扩建道路路基沉降数值模拟处治对策

    基于数值模拟的拓宽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苏亚丽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路面加宽前后路基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采用GEO-STUDIO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路面加宽前后路基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路基拓宽方式、填土类型对路基稳定性和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双侧拓宽方式得到的稳定性为1.73,而采用单侧拓宽方式的路基稳定性为1.70.当拓宽宽度小于4 m时,路基的稳定性系数随拓宽宽度增大迅速减小.②路基稳定性随坡率的减小显著提高,随新路堤的高度增大而减小,随填土重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内摩擦角的变化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内聚力变化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③路基的变形量随拓宽宽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当拓宽宽度小于4 m或新路堤高度小于8 m时,路基变形速率较大.④填土弹性模量对路基变形的影响不显著.

    路基拓宽稳定性数值模拟路基变形

    城乡结合段山区公路改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分析

    吴文彬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城乡结合段的山区公路能够适应当前的交通状况,提出山区公路改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以某高速公路下线中南北走向的山区公路为例,进行山区公路改市政道路的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分析.结合原山区公路标高,进行市政道路纵断面的拉坡设计,根据交通需求、功能定位、设计时速、原山区公路路基宽度等,设计道路横断面为两板块形式.实践表明,山区公路改市政道路路线设计方案合理,可为城乡结合段山区公路改市政道路路线设计提供参考.

    山区公路市政道路路线设计设计要点城乡结合

    高速公路固化软土地基动力响应与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邹会强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潮汕环线高速第9标浅层软基就地固化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固化层厚度和弹性模量对软基就地固化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固化软基的动力响应特性和沉降规律.结果表明,固化层的厚度对软基的动力响应特性和沉降量具有显著影响,增加固化层厚度可以有效抑制路面的沉降病害;固化层弹性模量的改变对软基动力响应特性和沉降量的影响较小;就地固化层具有明显的板体支撑作用,随着固化层厚度的增加,软基顶部的动荷载值和沉降量不断降低,但固化层厚度超过2 m后,继续增加固化层厚度对道路结构强度的提升已无明显作用;固化层的动应力扩散系数整体上与固化层厚度成负相关关系,当固化层厚度达到2 m时,可使动应力在固化层内部得到有效衰减.

    软土地基动力响应地基沉降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