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研究

    任丽星姚蔚峦张旭雯田明学...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情况.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功能性构音障碍的46例患儿(研究组)和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参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黄昭明-韩知娟词表》评估研究对象的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进行组间对比.根据病情程度的不同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三组的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再次接受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对比本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结果:研究组的识声母别能力得分、韵母识别能力得分均较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中,亚组重度组的声母识别能力得分、韵母识别能力得分均较其他两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的声母识别能力得分、韵母识别能力得分均较治疗前高(P<0.05).结论:评估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有利于医师进一步明确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疾病特征.

    功能性构音障碍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韵母识别能力声母识别能力

    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研究

    高珊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对诊治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本院接收的70例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患儿,回顾性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患儿的临床特点大多为咳嗽、发热,并且会有一些并发症和肺外症状,并且有大叶性肺炎的显示,一般治疗方案是药物联合治疗,治愈率为97.14%.结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一般都有较长的病程,治疗方案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和布地奈德气雾剂,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诊治方案

    小剂量瑞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患者燥动的预防效果观察

    净宁波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患者燥动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4月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停用麻醉药,观察组术后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025µg/kg·min.结果:观察组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后5分钟的呼吸频率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及预防苏醒期躁动,而且不会延长患者的拔管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小剂量瑞芬太尼燥动全麻苏醒期预防效果

    螺旋CT诊断肺癌的应用与CT特征研究

    陈辉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诊断肺癌的应用与CT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用日立(HITACHI)SCENARIA64排128层螺旋CT为患者开展螺旋CT扫描检查,对比对患者用螺旋CT以及病理两种检查结果的检出率,并将CT扫描和病理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图像肺癌征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螺旋CT检出率为91.00%,病例检出率为98.00%,(P<0.05);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有较高的诊断肺癌临床检查的准确率,为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在肺癌临床中应用螺旋CT影像学有重要意义.

    螺旋CT肺癌诊断CT特征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研究

    薛成英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中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间收治的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并作为实验组,抽取健康检查儿童70例为对照组,作为实验对象.收集两组儿童的血液检验其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状况,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免疫球蛋白M水准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水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红细胞数量、免疫粘附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免疫系统遭受损伤,患者免疫球蛋白以及红细胞免疫状况明显低于健康孩子,因而在医治过程中务必重视患者的免疫系统状况.

    免疫球蛋白肺炎支原体红细胞免疫

    细银质针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

    叶爱霞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细银质针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网球肘患者共24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12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细银质针.比较两组旋臂屈腕转阴时间、肱骨外上髁压痛消失时间、肘关节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旋臂屈腕转阴时间、肱骨外上髁压痛消失时间、肘关节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细银质针对于网球肘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更好恢复肘关节正常活动和减轻疼痛,值得推广.

    细银质针网球肘疗效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与意义

    吕扬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进行救治的89位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4).研究组患者接受临床微生物检测及防控感染措施,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防控感染措施.比对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程度和感染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感染率均较低(P>0.05);研究组感染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医院内的感染程度,感染程度评分较低.

    医院感染控制微生物检验

    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

    徐辉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于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治疗中开展宫腔镜治疗的有效机制分析.方法:课题纳入对象为笔者单位内科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共计52例,模拟随机抽签模式均分小组,26例设为传统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26例设为微创组,实施宫腔镜手术.结果:微创组治疗有效机制、术中出血量、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均异于传统组,经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结论:于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治疗中开展宫腔镜手术治疗,利于疾病转归.

    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颈息肉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及呼吸训练对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黄回银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中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及呼吸训练的应用情况.方法:参与本研究的60例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均处于稳定期,入院治疗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和研究组(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及呼吸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情况以及肺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呼吸困难(mMRC)评分对比,研究组低,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对比,研究组高(P<0.05).结论: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时配合呼吸训练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尽早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减轻患者痛苦,提升其肺功能.

    噻托溴铵N-乙酰半胱氨酸呼吸训练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

    葡萄糖酸锌对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张海峰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对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片,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退烧所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与头痛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1.90%)相比,观察组(95.24%)显著升高,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退烧所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与头痛消失时间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可提高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缩短退烧所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与头痛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葡萄糖酸锌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症状改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