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菌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菌物学报
菌物学报

戴玉成

双月刊

1672-6472

jwxt@im.ac.cn

010-64807521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菌物学报/Journal Mycosystem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真菌学报》),1982年创刊,是我国目前真菌学领域唯一的学报级专业学术期刊;在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和交换。本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造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主要栏目:菌物系统分类学及菌物多样性、菌物资源开发利用(食用药用真菌;工业真菌)、真菌生态及生物防治(是生真菌等);4、菌物共生作用(内生真菌、菌根、地衣等)、真菌毒素、致病真菌(人、动物、植物)、菌物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西南地区真菌区系新成员:拟胶瑚菌属和焰耳属物种

    崔杨洋范雪萍郭龙洁杨祝良...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报道了拟胶瑚菌属Tremellodendropsis的 3 个新种和焰耳属Guepinia的 1 新种.它们是梭孢拟胶瑚菌T.fusispora,长椭孢拟胶瑚菌T.oblongispora,隔担拟胶瑚菌T.transseptata和山地焰耳 G.montana.这几个新种在中国西南地区真菌区系中较为常见,但过去曾误作为欧洲种处理.本研究基于形态学、分子系统发育和生态习性等证据,证明我国西南的这些物种与欧洲或其他大陆的物种不同,是独立的物种.

    拟胶瑚菌目木耳目形态学系统发育分类学中国西南区系新组成

    中国四个线虫草新种

    杨雨Jayawardena Ruvishika S卢永仲谢述琼...
    1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虫草属是线虫草科中最著名的属,以其具有显著药用价值的众多昆虫病原真菌而闻名.尽管该属已报道了许多物种,但该属的多样性仍然是个谜.在本研究中,采用综合方法对在中国采集的 4 个线虫草属物种进行分类鉴定,包括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ITS、SSU、LSU、RPB1、RPB2和 TEF1α)以及形态学评估,确定了它们的分类地位.本研究为这些新发现的物种提供了图解描述和分类讨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线虫草属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昆虫病原菌线虫草科系统发育学形态学新分类单元

    我国食药用菌灰树花物种名称修订

    谢雪娇吴芳李守勉Vlasák Josef...
    3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灰树花是中国具有较高食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国内外学界过去多认定其学名为 Grifola frondosa.本研究结合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自东亚、欧洲和北美洲的 45 份样本进行分类研究.多基因联合分析的研究显示了对应各大洲灰树花菌种的高支持率分支,表明不同地域灰树花的遗传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分离自我国的灰树花菌种均属于东亚分支,欧洲和北美分支的成员在中国尚未发现分布.因此,东亚分支应代表了一个独立的物种.东亚地区的灰树花过去在日本曾经被描述为白树花G.albicans,而且该种曾经被认为是欧洲灰树花G.frondosa的同物异名,因此,东亚分支的物种学名应该是白树花G.albicans.由于中国多数野生和栽培灰树花菌盖颜色较深,故将其命名为白树花的一个新变型G.albicans f.huishuhua,并指定了该变型的模式标本和菌种(凭证标本HBAU15778,凭证菌株HBAU LM502).

    担子菌多基因复合种分类系统发育

    中国鬼笔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与资源

    李挺李泰辉邓旺秋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鬼笔属真菌是大型真菌的一个重要类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分类学地位.我国是鬼笔类真菌物种多样性的中心区域之一,分布了约占世界已知鬼笔物种数量的 1/4,但鬼笔属真菌的分类一直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过去报道的鬼笔属物种 32 种,有些分类单元是存在争议的.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和凭证标本,确定我国分布的鬼笔属真菌25种,其中17种有ITS分子序列,15种有LSU分子序列.有7种属于无分布种或待定种.本研究为鬼笔属真菌的分类学研究、栽培和鉴定提供参考.

    竹荪属分类学食用菌栽培

    中国刺毛鬼伞属的物种多样性

    朱力扬图力古尔
    7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刺毛鬼伞属Tulosesus是鬼伞类真菌中已知物种数量仅次于拟鬼伞属Coprinopsis的第二大属,其主要特征为菌盖和菌柄均具囊状体,此前一直被认为是小鬼伞属Coprinellus的成员,直到近期才作为属级分类单元独立,然而其系统学位置和框架仍存争议.2021-2023 年我们对该类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野外调研,共发现20余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10种,本研究对这些新记录种进行描述并绘制线条图,分别为短毛刺毛鬼伞Tulosesus brevisetulosus、织篮刺毛鬼伞T.canistri、灰白刺毛鬼伞T.cinereopallidus、褐囊刺毛鬼伞 T.fuscocyetidiatus、灰糠刺毛鬼伞 T.marculentus、半透刺毛鬼伞 T.pellucidus、斜孢刺毛鬼伞T.plagioporus、沙生刺毛鬼伞T.sabulicola、塞斯刺毛鬼伞T.sassii和绒幕刺毛鬼伞T.velatopruinatus.联合ITS和LSU片段,对该属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Tulosesus单系,由3个独立的亚属级分支构成,结合形态学特征,初步阐明该属的属下各分支的特征.

    形态学系统树小脆柄菇科鬼伞类真菌新记录种

    中国云南省热带地区大型木生真菌多样性

    朱安红张秋月罗凯月何双辉...
    10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热带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及多样性的植被孕育了极其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本研究对云南省热带地区大型木生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 2 100 余份馆藏标本和新采集标本进行研究,共鉴定发现大型木生真菌 668 个种,隶属于 2 门、17目、67科、245属,其中1个新科、4个新属和64个新种是作者等人根据云南省热带地区的模式标本发现描述的.物种组成分析表明:含 10 种以上的优势科有 14 科,分别为多孔菌科、锈革菌科、炭角菌科、齿耳菌科、木耳菌科、炭团菌科、皮孔菌科、原毛平革菌科、皱孔菌科、小菇菌科、白肉迷孔菌科、裂孔菌科、韧革菌科和花耳科,共500个种,占总数的74.85%;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有锈革菌属、炭角菌属、栓菌属、灵芝属、褐孔菌属、干皮菌属等34个属,共336个种,占总数的 50.30%.云南热带地区大型木生真菌属级和种级成分主要以热带分布为主,说明该地区大型木生真菌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在所有种类中,共有27个种为食用菌,75个种是药用菌,6个种是有毒菌类,部分种类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担子菌子囊菌分类物种名录物种组成分析

    吉林省集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其驱动因子

    庹拥兰胡佳君李玉张波...
    12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森林中大型真菌群落的季节性动态仍不清楚.在 2019-2021 年的 7-9 月对保护区内不同季节 5 种典型植被类型的大型真菌标本进行系统采集,并分析了 5 种森林植被类型中大型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同时对选定的 5 种典型植被类型样地的环境变量和大型真菌群落进行了评估.通过标本系统采集,共收集大型真菌标本 1 325 份,经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为 293 种,隶属于 2 门 6 纲 18 目 68 科 125 属.通过群落多样性分析发现集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科(物种数≥10)有 6 个,其中占比较高的为红菇科 Russulaceae(37 种,12.63%)、鹅膏科Amanitaceae(26 种,8.87%)、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20 种,6.83%)和牛肝菌科Boletaceae(19种,6.48%)等;优势属(物种数≥5)有16个,其中占比较高的为乳菇属Lactarius(19种,6.48%)、鹅膏属Amanita(16种,5.46%)、红菇属Russula(16种,5.46%)和丝膜菌属Cortinarius(14种,4.78%)等.从红松林到蒙古栎林大型真菌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物种累积丰度:蒙古栎林>阔叶混交林>蒙古栎-红松混交林(蒙古栎为优势树种)>红松-蒙古栎混交林(红松为优势树种)>红松林.伞菌(204 种,69.62%)是集安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真菌类群,主要分布在蒙古栎林中(集中发生在八月),该类群受到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土壤湿度和蒙古栎覆盖率影响,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真菌群落偏好于蒙古栎覆盖率相对较高的森林类型.因此,保护蒙古栎林有益于维持集安国家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

    森林类型大型真菌多样性群落组成环境变量保护

    京冀太行山区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

    王科杜卓郭耀宾刘铁志...
    13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冀太行山区是华北地区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对于真菌多样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团队对该地区 12 个区县的 40 个采样点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大型真菌调查,共采集标本1 200余份.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共鉴定发现345个物种,隶属于2门、5纲、20目、64科、138属,其中37种和1个变种为中国首次报道.对上述物种开展区系分析和资源评价,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和红菇科Russulaceae等 11 个科为优势科;在资源价值方面,有食用菌 43 种,药用菌 56 种,以及毒菌 27 种.上述结果可为该地区大型真菌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翔实的数据基础.

    物种多样性大型真菌中国新记录

    北京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多样性与区系研究

    姜雨含王科黄嘉茂边禄森...
    17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物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部分种类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北京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大型真菌的多样性较为丰富,但过去对该地区大型真菌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该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其区系特征的研究则更为缺乏.本研究对北京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的大型真菌多样性和区系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发现大型真菌 14 目 67 科 126 属 208 种,其中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和类脐菇科Omphalotaceae,优势属依次为裸脚伞属Gymnopus、靴耳属Crepidotus、黏滑菇属Hebeloma和乳菇属Lactarius.

    大型真菌真菌区系物种多样性

    武陵山西部优先区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其特点

    王晶刘冬梅张菁王敏...
    18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武陵山区西部优先区的赤水市、习水县、务川县、印江县、江口县及重庆市南川区6个区域开展了大型真菌的调查和评估,分析了该地区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优势科属种的数量和分布、物种区系地理成分以及物种多样性现状.研究发现,该地区分布大型真菌 1 148 种,隶属于 2 门13 纲 26 目 91 科 304 属,新增武陵山西部优先区新记录物种 784 种.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等,科内种数占总种数的81.27%;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鹅膏属Amanita、小皮伞属Marasmius、小菇属Mycena等,属内种数占总种数的 48.69%;在地理分布上,世界广布种和北温带分布种是该地区最常见的物种,分别含有 763 种和 230 种,分别占总数的 66.46%和 20.03%,中国特有种 93 种,占总种数的8.1%;受威胁、易危、近危种共 29 种,仅占总物种的 2.52%;本研究为保护和管理该地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分类优势科属区系组成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