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张小毛

季刊

1673-0097

jxdlxb@163.com;jxdlxb@126.com

0791-83898661

330032

江西省南昌市麦园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校内外作者在电力、热力、计算机、管理等学科领域内的科研成果,教育、教学实践和人文理论研究中所取得的新成果及电力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成果。欢迎从事电力科研、生产和管理的电力工作者、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企业培训课程服务商模式探究——以某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为例

    李颖慧胡小琪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也获得长足的进步.基于此,以市场为导向,探究电力企业培训课程服务商模式,抓牢"微笑曲线"两端,扩大受众面,打造品牌师资团队,设计契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创新开展"互联网+职业培训"活动,构建全过程闭环评价体系,提高培训课程服务竞争力.

    电力企业互联网+职业培训课程服务商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Web前端设计智能推荐系统

    于平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图书馆藏书量的不断增加和用户借阅需求逐步多样化,传统的图书推荐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图书馆可设计一种结合大数据技术和web前端设计的智能推荐系统.该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读者的借阅历史、浏览行为、评论等信息,使用联合过滤和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推荐符合读者兴趣和需求的书籍.通过设置模拟实验,发现随着用户请求数据的增长,该系统处理信息的速度也在加快,但最慢的反馈时间也在0.5 s以下,并且接受信息速度与反馈信息速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为6 ms,最大间隔时间为50 ms.这证明该系统能显著提高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和用户满意度,为实现图书馆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智能推荐系统web前端设计大数据技术图书推荐

    虚拟社区互动视角下网络零售发展策略研究

    郭瑜婷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零售市场需求不断细化、网络零售加速提质升级的背景下,虚拟社区的出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此,在虚拟社区互动视角下研究网络零售发展的策略,并针对零售平台中的网络零售企业和虚拟社区运营者提出相关建议,以增加网络渠道的成员流量,促进网络零售行业有序发展.

    虚拟社区网络互动网络零售电子商务

    跨境电商发展对流通价值链提升的影响分析

    黄夏昕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以流通业为代表,重塑与提升流通价值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通过研究流通价值链,假设跨境电商发展对流通价值链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该假设成立.为了更好地适应跨境电商发展背景,全面促进流通价值链提升,提出了提高数字化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刺激消费增长等建议,旨在将流通价值链提升至更高水平.

    跨境电商流通价值链数字经济

    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政治策略研究

    刘梦瑶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文化翻译政治策略模型,以ChinaDaily(中国日报社)官网有关北京冬奥会的新闻报道为语料,阐析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式.研究发现:译者采用直译、直译+增添、省略等翻译策略向世界传递中国智慧和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同时也采用改写式和混杂式翻译政治策略实现全球化语境下诠释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与理解,有效传播汉语(原语)文化,也丰富英语(译入语)文化.

    北京冬奥会翻译策略政治策略

    基于语言文化转换视角的英语翻译研究

    李凤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英语翻译中,语言文化转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语言文化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语言文化转换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探讨了英语翻译中语言文化转换的策略.

    英语翻译语言文化语言转换

    "两个确立"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栗媛张光存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两个确立",逻辑梳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与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做的相关理论探索与实践努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逻辑回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自在到自觉进而到自为,理论逻辑回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阐述,实践逻辑回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两个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下《梦溪笔谈》在英国的译介与传播

    付爱玲张奕婷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场域、惯习和资本三个概念,对《梦溪笔谈》的英译与传播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在所涉及的文学场域、翻译场域和出版场域,各参与者比较活动积极,助推了《梦溪笔谈》英译本的译介;而在传播场域,各参与者不够活跃,合力不足,导致《梦溪笔谈》在英国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因此,中国科技典籍的海外传播不应割裂翻译与传播之间的联系;翻译不是译者工作的终点,译者还应积极推动科技典籍向海外传播.

    场域理论《梦溪笔谈》科技典籍译介与传播

    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生态环境补建策略研究——以《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为例

    张凤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负载词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其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点,也是翻译过程中的难点.作为从生态学视角纵观翻译活动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基于此,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世界遗产城市·苏州》一书的中英译文,提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生态环境补建策略.

    文化负载词生态环境补建策略

    立德树人视角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三个着力点分析

    黄雪茹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一体化教育体系是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以政策法规为统领,践行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以数字赋能为手段,拓宽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通过理念更新、机制保障、数字赋能等措施,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从松散、偶发的主体合作走向制度化协同育人,在育人实践中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家校社协同育人立德树人机制建设数字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