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于凯生

月刊

1672-6758

jxdx.xb@163.com

0467-2395013

158100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和平南大街99号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Journal 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集文、理、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所设栏目内容广阔,覆盖上千个学科。《学报》将努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急鸣”的学术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宗旨,直接面向科研、面向国内外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哲人贤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距离特性分析

    李新恒周小杰郭家稳娄树勇...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磁耦合共振系统中,相邻线圈之间距离的变化会影响传输性能.为了研究距离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四线圈结构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基于互感耦合理论,得到了传输功率和效率与耦合系数之间的关系.在仿真分析和实验证据的验证下,发现耦合系数k23(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是影响传输效率的最显著因素.在最佳k23下,传输效率会随着耦合系数k12(源线圈与发射线圈之间)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耦合系数k34(接收线圈与负载线圈之间)的增大,传输效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推导了k12、k23、k34的理论计算公式,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参数优化和传递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无线能量传输磁耦合谐振耦合系数

    基于深度卷积CNN的采摘机器人动态避障方法研究

    张茉莉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植园环境除了静态障碍物外,还存在较多动态障碍物,干扰采摘机器人行动.为了提升采摘机器人动态避障能力,引入深度卷积CNN,提出一种新的避障方法.以立体视觉系统实时感知外界环境,获取深度图像;利用深度卷积CNN提取深度图像特征,识别动态障碍物,根据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相对速度进行适当调整,以保持安全距离,控制机器人移出碰撞区域,实现动态避障.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采摘机器人和障碍物未发生碰撞行为,且每一次相遇时采摘机器人与动态障碍物之间的实际距离均大于 1m安全距离限值.由此证明,研究方法具有有效性.

    深度卷积CNN采摘机器人立体视觉系统动态避障方法

    隧道L型斜井施工期通风系统配置优化

    崔光耀陈然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隧道L型斜井的施工期通风问题,以某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L型斜井隧道进行模拟,分析不同风机组合下的通风效果,并对L型斜井进行通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施工期通风系统初选需风量为3491m3/min,风压为5230Pa,考虑到斜井线型为L型,对三种满足初选要求的方案进行比选,模拟发现 2×160kw风机的通风效果较好,但出口断面处CO的平均浓度为4.072×10-5m3/min,仍不符合规范.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在转角处设置 1台75kw的局扇,优化后出口断面CO的平均浓度为3.25×10-12kg/m3,满足规范要求,建议该工程选用2×160kw(风机)+1×75kw(局扇)通风方案进行斜井通风.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期通风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隧道工程斜井通风施工期局扇配置优化

    饱水砂岩SHPB试验研究与耗能分析

    唐庆林平琦马闯武祥...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部工程岩石常处于饱水状态,爆破开采时往往承受各种复杂的冲击力作用.为保障施工安全高效进行,研究不同冲击荷载下饱水砂岩的动态力学性能有着理论指导意义.试验测量饱水处理后砂岩试件的基本物理参数,并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HPB)对饱水砂岩试件开展6 种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饱水砂岩试件动抗压强度随加载速率增大而增大,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正相关性显著;随应变率提高,动抗压强度增长,两者近似指数函数关系;动应变受应变率作用明显,表现为二次增长关系;试件压缩破坏时的破碎程度随冲击速率增大而增大.随冲击气压增加,试件破裂面逐渐增多,吸收能量也越多,破碎程度加剧,碎块尺寸减小.

    岩石动力学饱水砂岩加载速率冲击压缩SHPB

    早期受力对再生混凝土孔隙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曹颖卓张会芳王润清高玉增...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缓解废弃混凝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减少废弃混凝土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用粗骨料全替代制备了再生混凝土,并探究了早期受力对后期性能的影响.将制备好的混凝土养护至定龄期(1d、3d、7d、14d)后对其压载(定龄期极限荷载的 20%、40%、60%、80%),通过测其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及微观孔隙结构分析,得出混凝土试块早龄期(1d、3d)施加预压荷载,将其养护至28d时抗压强度几乎不受影响;当加载小于极限荷载的60%时,其抗压强度下降幅度较小,当加载超过极限荷载的60%,对混凝土内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速度加快;加载后的试块其劈裂强度均受到了影响,其强度均低于未压荷载的试块强度,且当加压荷载一定时,随着养护至定龄期时间的增加,劈裂强度越低,微观孔隙结构分析印证了对其力学性能的分析.

    工程材料再生混凝土早龄期受力力学性能孔隙结构

    流固耦合作用下矩形顶管施工地层稳定性研究

    蔡常宽雷庆关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基于流固耦合原理的顶管施工对地层稳定性的影响,以合肥市某在建顶管隧道为背景,结合顶管施工中的监测资料,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顶管施工三维数值模型,在流固耦合作用下分析不同工况顶管隧道周围的渗流场及位移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顶管隧道的开挖,隧道周围的孔隙水压力显著减小,受开挖扰动影响地表沉降值不断叠加,在隧道轴线上方的位置达到最大值,由于地下水渗流影响地表沉降加剧,初始水位距地表高度增大地表最大沉降值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施工提供理论参考,以确保施工安全.

    顶管流固耦合地表沉降数值模拟

    我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封2页

    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