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工程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杨武

月刊

1000-3738

mem@mat-test.com

021-65556775-368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机械工程材料/Journal Material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材料科技与应用专业技术性刊物。刊登钢铁材料、合金材料、粉末冶金、硬质合金、精细陶瓷、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等工程用材料和特殊功能材料的科研成果和实验研究报告。介绍材料制备、热处理、加工、性能检测的新技术、新仪器设备。设有综述、试验研究和工厂经验等栏目。读者对象为材料科研、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钨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畅李宽路陈寅王珊...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钨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理想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可以不需要引入其他合金元素,通过充分发挥钨纤维本身的优异性能而提升其韧性。对钨纤维增韧钨基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增韧相类型、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钨纤维表面改性、钨纤维体积分数以及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指出了该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钨基复合材料钨纤维增韧制备方法增韧机理力学性能

    黏结剂喷射制备陶瓷型芯抗弯强度、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江红涛杨昕昊王秀峰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黏结剂喷射因具有低成本和可控性优势而在陶瓷型芯的制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制备陶瓷型芯的抗弯强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较低,而这些不足可以通过改变制备工艺参数来进行改进。综述了粉末、黏结剂、成形工艺和后处理工艺这4个方面的参数对陶瓷型芯抗弯强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提高黏结剂喷射制备陶瓷型芯抗弯强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未来发展方向。

    陶瓷型芯黏结剂喷射抗弯强度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影响因素

    《机械工程材料》防诈骗公告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14页

    回火温度对5Cr5MoSiV1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郭志凯连明洋曹培泽王超锋...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球化退火态5Cr5MoSiV1钢进行1050 ℃×1h的淬火以及不同温度(515,530,560,590,620 ℃)保温1h的回火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该钢显微组织、硬度、冲击韧性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回火后5Cr5MoSiV1钢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和少量碳化物,随着回火温度升高,碳化物增多并发生聚集长大,当回火温度超过560 ℃时,基体回复和再结晶加剧,马氏体板条状特征逐渐模糊;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5Cr5MoSiV1钢的硬度降低,冲击吸收能量先基本不变后升高,磨损质量损失呈先波动下降后升高的趋势。5Cr5MoSiV1钢合适的回火温度为590 ℃,此时该钢兼具良好的冲击韧性和耐磨性能,硬度为51。1 HRC,冲击吸收能量为25。7 J,磨损质量损失为3。864 g。

    5Cr5MoSiV1钢回火温度显微组织冲击韧性耐磨性能

    轧制变形量对AlFeSi0.2Sc0.2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刘建江刘松涛姜凤阳思芳...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室温下对采用熔炼浇铸法制备的AlFeSi0。2Sc0。2Zr合金进行轧制,研究了轧制变形量(45%,55%,65%,75%,85%,90%)对其微观结构、拉伸性能及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前后AlFeSi0。2Sc0。2Zr合金均主要由基体铝相、α-AlFeSi、AlZr2和AlZr3组成;铸态合金中存在大量缩孔缺陷,同时沿晶界分布着大量呈鱼骨状或短棒状α-AlFeSi初生相,在轧制过程中,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合金中的缩孔闭合,晶粒细化,初生相枝晶破碎且分布变得均匀,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热导率同步增大,塑性降低。当轧制变形量为90%时,合金的断后伸长率为7。4%,断裂方式仍为韧性断裂。

    AlFeSi0.2Sc0.2Zr合金轧制变形初生相热导率抗拉强度

    征稿启事

    25,44页

    激光功率对铝/铜激光熔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杜道忠张超周宇浩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激光熔钎焊方法对5052铝合金和T2紫铜进行对接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2 000,2 200,2 400,2 600,2 800 W)对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激光功率下接头铜侧钎焊区组织均以柱状晶为主,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焊缝区树枝晶由细针状转变为雪花状;铜侧钎焊区由界面层和金属间化合物层组成,2 000,2 600 W激光功率下的界面层主要为AlCu相,金属间化合物层主要为Al4Cu9相,2 400 W激光功率下的界面层主要由AlCu相和CuZn相组成,金属间化合物层主要为CuZn5相;焊缝区主要由Al4。2Cu3。2Zn0。7和Al0。71Zn0。29相组成。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增加。激光功率对铜侧钎焊区的显微硬度影响较大,各接头的最高显微硬度均出现在铜侧钎焊区。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接头最高硬度增加,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激光功率为2 400 W时,接头的抗拉强度最大,达到铝合金母材的92%,此时接头在靠近铝合金母材处断裂,而其他激光功率下制备的接头均在铜侧钎焊区和焊缝区处断裂。

    铝/铜异种金属接头激光熔钎焊激光功率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化学铣切对2524-T3铝合金薄板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雷越陈高红郝敏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524-T3铝合金薄板进行化学铣切试验,研究了化学铣切前后薄板的表面形貌、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铣切前薄板表面存在尺寸为5~10μm的粗大第二相粒子AlCuMg和氧化物,化学铣切后表面出现大量直径为10~50 μm的浅表腐蚀坑,还有第二相粒子部分溶解剥离而残留的微孔洞,表面粗糙度提高;化学铣切对薄板的室温拉伸性能无显著影响,化铣前后的屈服强度不低于330 MPa,抗拉强度不低于460 MPa,断后伸长率保持在20%以上;化铣前后薄板的疲劳强度分别为153。5,138。3 MPa,化铣后疲劳强度相比化铣前下降了9。9%。

    化学铣切2524-T3铝合金薄板疲劳性能表面形貌断口形貌

    铸态Mg-6Zn合金的半固态压缩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的建立

    蔡晓文任俊罗霞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Gleeble-3500型热力模拟试验机对铸态Mg-6Zn合金在变形温度500,520,540 ℃,应变速率0。1,1,5 s-1下进行半固态压缩试验,得到了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基于真应力和真应变试验数据及Arrhenius模型,建立该合金的半固态压缩本构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Mg-6Zn合金的半固态压缩变形过程主要分为类弹性变形、应变硬化变形和流变黏塑性变形3个阶段;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减小而降低。利用建立的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真应力与试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很好,相关系数为0。947,平均相对误差为5。57%,说明该本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铸态Mg-6Zn合金的半固态压缩变形行为。

    Mg-6Zn合金半固态压缩变形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本构模型

    2195铝锂合金的热变形本构模型及热加工图

    王会敏李炎光马秉馨原国森...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G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2195铝锂合金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在360~510 ℃变形温度和0。001~10 s-1应变速率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根据试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数据,建立基于Zener-Hollomon模型的流变应力双曲正弦函数本构模型,并绘制相应的热加工图,获得适宜的热加工工艺。结果表明:2195铝锂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提高,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该合金具有正应变速率敏感性;2195铝锂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为189。392 kJ·mol-1;2195铝锂合金的适宜热加工工艺为变形温度在410~430 ℃、应变速率小于0。014 7 s-1以及变形温度在470~510 ℃、应变速率小于0。026 9 s-1。

    2195铝锂合金热变形行为本构模型热加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