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墨烯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油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许文龙王晟包艳王海燕...
    433-441,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漏油的频繁发生以及采油废水、工业含油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水资源大片污染和生态系统平衡的严重破坏.目前,从水体中分离油品和有机污染物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商业和学术的关注.石墨烯基气凝胶是由二维石墨烯片层组装成的三维宏观材料,因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密度低、机械性能强等特点在油水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该文总结了石墨烯基气凝胶的结构设计、组装及干燥方法,归纳了近年来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石墨烯基气凝胶在油水分离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石墨烯基气凝胶吸附油品后的再生方法,并对石墨烯基气凝胶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评述.

    石墨烯基气凝胶结构设计和组装干燥方法油水分离吸附剂再生

    木质素催化氧化制备芳香醛研究进展

    周姚红张晓华熊万明
    442-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催化氧化技术是实现木质素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将木质素转化为具有高度官能化的芳香醛(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紫丁香醛等).芳香醛是合成染料、香料及药品的重要中间体,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木质素在金属催化氧化、有机催化氧化、电化学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和离子液体催化氧化方面制备芳香醛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不同催化体系下反应过程机理进行了简要阐述.展望了有关木质素催化氧化增值的研究方向,对不同木质素应研发具有针对性的催化剂,以便有助于实现木质素高值化利用.最后,指出调控金属氧化物的表面氧空位是一种选择性催化木质素制备芳香醛的有效策略.

    木质素催化氧化芳香醛高值化利用

    基于可逆共价键自修复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刘超薛新殷青李茜...
    454-460,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氨酯作为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轻工、建筑、汽车、航空和航天等领域.但是,其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难免因外力作用而发生结构破坏,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产品的使用寿命.可逆共价键是一种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可逆断裂与重组的动态共价键.因此,将其引入聚氨酯分子链段中,不仅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小且能够赋予其自修复功能,从而显著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和附加值.该文综述了基于可逆共价键自修复聚氨酯的修复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自修复材料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可逆共价键自修复聚氨酯机理应用

    凹凸棒石复合分离膜的研究进展

    蒋丽红彭世鸿郭成金杨晨...
    46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凹凸棒石(ATP)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天然黏土矿物,具有比表面积大、阳离子交换容量高、表面官能团丰富等特点,通过不同的方法改性,可以与各种基膜结合形成复合膜.综述了ATP复合分离膜的不同制备方法,比较了其优缺点;总结了ATP添加量对复合膜拉伸强度、杨氏模量、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介绍了ATP复合分离膜在CO2分离、重金属分离、染料分离、油水分离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分离机理.最后展望了ATP复合分离膜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

    凹凸棒石膜制备复合膜力学性能膜分离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水中药物与个人护理品的研究进展

    刘汝鹏张震孙翠珍王国秀...
    469-47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是一类新兴的有机污染物,与常见的污染物相比,在水环境中浓度很低,但化学结构复杂,种类多,性质差异大,具有毒性,常规处理技术很难完全去除.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具有固相催化剂可回收重复利用、二次污染少的优点,已在PPCPs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总结了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降解PPCPs时常遵循的表面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机理、协同反应机理;进一步阐释了自由基反应机理中的4种途径;简要介绍了不同因素对PPCPs降解的影响,总结了非均相催化臭氧化在PPCPs治理领域的应用进展;提出了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催化臭氧化非均相催化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催化机理因素

    轻质高强芳纶纳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卓龙海蔡亚玲沈东谢璠...
    480-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4,4′-二氨基二苯醚和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为单体,采用冷冻干燥与热亚胺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气凝胶.在PI气凝胶引入芳纶纳米纤维(ANFs)以增强其骨架强度.采用FTIR、XRD、SEM、TEM、万能试验机、TGA及DSC表征了ANFs对气凝胶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压缩性能、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NFs通过氢键与前驱体聚酰胺酸(PAA)结合,并均匀分散在气凝胶骨架中,从而有效增强了气凝胶的强度.ANFs的引入使气凝胶制备过程中的体积收缩率有效降低.与PI气凝胶相比,当ANFs添加量为4%(以PAA粉末的质量计)时,制备的复合气凝胶体积收缩率由62.88%降低至52.46%,杨氏模量由1.8 MPa提升至6.9 MPa,压缩回弹率提升了37%.

    聚酰亚胺芳纶纳米纤维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功能材料

    无载体水溶性聚卟啉纳米粒用于肿瘤的光动力治疗

    杜梦徐翔姜珊郑楠...
    488-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大环共轭类光敏剂存在的聚集诱导猝灭(ACQ)效应与强疏水性,通过引入不同长度的醚基柔性链合成了一系列水溶性聚卟啉(P-1O、P-3O和P-5O).其中,P-5O具有最优的水溶性、最高的单线态氧产率(单线态氧产率是四羧基苯基卟啉单体的1.95倍);P-5O在不借助外源载体的情况下可自组装形成粒径在100 nm左右的纳米粒,该纳米粒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血清稳定性、稀释稳定性、冻干稳定性以及时间稳定性.对P-5O纳米粒进行了体外光暗毒性表征,结果表明,P-5O纳米粒在肿瘤细胞(Hep1-6)以及正常细胞(293T)中均具有较低的暗毒性(细胞存活率达80%以上),并且在Hep1-6中具有明显的光毒性(细胞存活率低于30%),具有典型的光动力杀伤肿瘤的效果.

    水溶性聚卟啉纳米粒光动力治疗无载体功能材料

    抗菌黏附型酪蛋白基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徐群娜杨羽西闫文飞马建中...
    496-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酪蛋白为基体,引入纳米氧化锌(ZnO NPs),通过"半溶解溶胶-凝胶酸化法"制备了抗菌黏附型酪蛋白基纳米复合水凝胶.通过FTIR、SEM、EDS对水凝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抗菌性能、黏附性能、溶胀性能、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水凝胶具有立体的三维网络结构,孔径分布均一;当引入ZnO NPs添加量为酪蛋白质量的3%时,其溶胀率可达79.19%;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达1.95 MPa和137.4%;该水凝胶能够通过氢键作用、疏水相互作用与皮肤、玻璃、塑料、金属等产生良好黏附性,且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酪蛋白水凝胶纳米氧化锌抗菌性能黏附功能材料

    UV固化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麦颖王锋胡祝平于英豪...
    505-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蓖麻油(CO)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合成了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COPUA);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EMO)为前驱物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改性硅溶胶,将其作为无机相与COPUA有机相复合得到了UV固化COPUA/SiO2杂化材料.考察了MEMO与TEOS的物质的量比对改性硅溶胶性能的影响,当MEMO与TEOS物质的量比为1:1时得到性能最佳改性硅溶胶MT-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OPUA/SiO2杂化材料中MT-1的添加量对固化涂层性能的影响.用FTIR、TEM、SEM、TGA、AFM对COPUA/SiO2杂化材料和涂层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杂化涂层的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当MT-1添加量为COPUA质量的15%时,制备的涂层表面光滑平整,纳米SiO2在COPUA中分散效果良好,其透光率达到100.20%,硬度为5H,附着力0级,柔韧性1 mm;拉伸强度达到13.52 MPa,断裂伸长率为7.49%.

    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硅溶胶杂化材料力学性能UV固化功能材料

    电驱动PEG/EG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郝玉鹏刘璐张宇昂唐炳涛...
    513-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组分,膨胀石墨(EG)为支撑材料,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PEG/EG相变储能材料.考察EG的质量分数对PEG/EG复合相变材料的电热转换与热能存储效率、定形效果、相变焓值、储放热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 G不仅能够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还赋予其导电性能.当E G质量分数为5%(以材料总质量计,下同)时,PEG/EG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热转换性能,在外加电压为7 V时,其电热转换与热能存储效率达到80.6%.同时,复合相变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定形效果、较高的相变焓值(152.2 J/g)和优异的导热性能,与纯PEG相比,其储热所用时间减少了73%,储放热速率大幅提高.

    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材料定形电热转换功能材料